古往今來 「素」有道理
2017-10-27 | 郭齡璘、羅秀娟而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著有《呂氏春秋》:「肥肉厚酒,務以相強,命之曰爛腸之食」。北魏的《齊名要術》中列了素菜一章,介紹十一種素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一本素菜譜。綜合各方面的考證,說明素食早已根植於中華文化並影響著人們的飲食養生指標。
2017年10月14日,主講人楊立前中醫師,亦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廣州素食學校素食健康研究所所長、世界素食聯合會會長、慈濟人醫會醫師、馬六甲慈濟義診中心中醫部召集人。他在馬六甲靜思書軒,與眾分享素食之真善美,並從素食深邃的文化內涵和悠久的歷史開始侃侃談起。
透過吃救地球 古今東西都談
楊立前中醫師的演講中,提及中華的素食文化糅合了道家的清淡養生,儒家的修身養性,佛家的慈悲不殺,還有對世俗口味的理解包容——托葷,即模仿葷食品形狀、借用葷食品名稱製作的素食品。而現代西方國家的素食主義因應動物解放運動而產生,與文化沒有直接關聯,反而更傾向於一種生活方式。
從東方提到西方,從古時談到今日,楊立前中醫師提到近年來,環保與資源保護意識提高、動物保護運動的推廣、多國環保政策上的獎掖與產業扶持、宗教的慈悲提倡、健康的概念鼓吹、蔬食文化的流行,甚至茹素名人效應等,越來越多人開始將飲食習慣從葷轉為素。
而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楊醫師提出數據,吃素一天等於一百八十至三百六十棵樹,一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一個人一生吃素,可保存七百六十隻雞、五頭牛、二十隻豬、二十頭羊、五百公斤魚,一個人吃全素一年,可以減排溫室氣體一點五公噸;一公頃土地可餵養一位吃牛肉的人或兩位吃羊肉的人,二十二位吃土豆的人或十九位吃大米的人。
吃素拯救地球,減少因開發畜牧業而導致動物與人類搶糧的局面,促使在地球另一端兒童飢饉致死的悲劇發生。
植物性營養素 適合人體吸收
吃素的好處,除了心懷天下眾生的慈悲,楊醫師也談到對個人的裨益。「現代人開始體解素食不僅健康養生,還能預防疾病和輔助治療,甚至有美容養顏、延年益壽之作用。」
楊醫師說明,素食的飲食結構若搭配得宜,其實都能得到充足和均衡的營養補充,部分甚至高於肉類。例如:黃豆的蛋白質達百分之四十五,對比肉類只有百分之十五至三十;海藻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黑木耳的鐵質比豬血高;海帶的鈣質為一千一百七十七毫克,而牛奶僅有一百二十毫克。
同時,蔬果類包含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如花青素、葉綠素、胡蘿蔔素、茄紅素、生物類黃酮素、水溶性纖維、多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抗氧化、抗血脂、抗腫瘤活性,有助於維持良好身體健康的重要因子。
吃素還有方法 身體沒更負擔
「什麼吃素方法會更健康?」雖然民眾郭慧莉茹素接近五年了,但她還是被今天講座的主題吸引而來。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楊醫師分享吃素的方法,雖然早已知曉豆類的營養可以與牛奶相比,但她沒想到原來是更高。
她認為,吃素身體比較沒負擔,減低疾病風險。為了守護家人的健康,她改變飲食習慣,三餐親手烹煮,一家人歡喜吃素。她分享,未茹素前,孩子經常生病,尤其老大體弱多病;茹素後,病痛不再,身體健康了。
志工楊愛樺對於楊醫師所分享西方的素食觀很有共鳴。一個月前,她與先生到德國探望大兒子,兒子介紹了當地文化及飲食習慣,第一次接觸西方素食讓她感到非常震撼,原來蔬食如此簡單!如早餐是美奶滋及水果,午餐有澱粉類食物及蔬菜,晚餐則是蔬菜沙拉。雖然她本身已茹素,但這一個月的清淡蔬食,讓她的健康有明顯改變,視力也在那一段時間更好轉。
從事餐飲業的楊愛樺,現在也逐步轉為素食餐飲,先把一部分餐食改為素食,烹煮食物的湯底也是素的,以五種顏色蔬菜作為基本食材,有時還會善巧引導食客接受素食食材:「魚丸賣完了,可以用手工豆腐取代嗎?」儘管她仍面對種種困難,但聽聞證嚴上人開示:「凡事都要用方法。」就如同當頭棒喝,繼續堅持改變營運方式,終於讓好口碑一傳再傳,吸引了不少食客光顧。
馬六甲靜思書軒舉辦的講座,讓重視健康與養生的聽眾們收穫滿滿,而楊醫師的旁徵博引,談古喻今,也讓志工們推廣素食上,得到更多寶貴的知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郭齡璘、羅秀娟 馬來西亞馬六甲報導 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