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助學聯誼活動 是陪伴更是傳承

2023-04-24   | 吳南凱、沈雅慧
3月18日,慈濟志工在庫達巴卡學院舉辦了第二次助學聯誼活動,有十四位受助學生參加,除了讓學生彼此更加認識,也讓他們了解慈濟。(攝影者:梁桂燕,地點:藍毘尼庫巴卡學院,日期:2022/03/18)


慈濟在尼泊爾推動零輟學計畫,在學校的協助下,走進一個個輟學生的家庭,了解輟學原因,給與相應的補助方案,讓學生重回學校,期盼他們透過教育未來能擁有更多求職的選擇,翻轉自己甚至是全家人的命運。
 
並於每三個月舉辦一次「助學聯誼活動」,除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讓他們了解慈濟的慈善與教育志業、竹筒歲月與「米撲滿」的精神,慈濟志工李麗華說:「畢業後能夠回饋社會,成為手心向下的人,翻轉自己的人生,改變家人的命運。」

 
為了帶動上課氛圍,志工巧妙的讓學生組合兩張拼圖,用以帶出慈善和教育志業。(攝影者:梁桂燕,地點:藍毘尼庫巴卡學院,日期:2022/03/18)


本土志工分享 聯誼活動學習承擔
 
今年(2023年)1月11日慈濟志工在庫達巴卡學院首次舉辦助學聯誼活動,16位助學生全員參與,讓不同年級的受助學生,彼此互相認識也了解慈濟,希望他們在求學的路上勇猛精進,也讓他們知道,慈濟是經由點滴小錢的累計,凝聚成無私的大愛幫助有需要的人,希望啟發大家的愛心加入慈濟,也期待受助者只要有心也能助人。
 
第二次助學聯誼活動則在3月18日舉辦,共14位助學生參加,為了舉辦這次聯誼活動,教育團隊事前精心籌備,讓本土志工全權負責。活動中,本土志工以尼泊爾語分享慈濟四大志業的慈善與教育。志工巧妙設計讓學生組合兩張拼圖,用以帶出慈濟的慈善及教育志業。

來自加德滿都的志工圖西(Tulsi Narayan Matang),透過影片向學生分享小女孩「孫陀利」一家的慈善個案——近乎瞎眼的父親和精神障礙的母親以及三個孩子,全家三餐無以為繼,於是志工啟動了物資發放;因雨季的到來屋頂漏水、土牆傾毀,所以為他們蓋起簡易屋;較年長的孩子沒有去上學,便安排他們去上幼兒班讀書識字,做到「安身、安心、安生」的長期關懷與陪伴。

 
克莉提(左上灰衣)是大愛村的孩子,也曾是慈濟的獎助生,後來從社工系畢業,如今也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她透過拼圖遊戲教導大家如何正確的洗手方式。(攝影者:梁桂燕,地點:藍毘尼庫巴卡學院,日期:2022/03/18)


教育課程由克莉提(Kriti Gole)帶動,她也是加德滿都的本土志工,更是尼泊爾大愛村的孩子,在慈濟的獎助學金幫助下從社工系畢業,如今也投入慈濟志工行列。為了要讓學生們有所體會而應用日常生活中,她透過拼圖遊戲教導大家如何正確的洗手,活潑的帶動方式讓學生們印象深刻。
 
志工Krishna則用心說明助學金不是來自於一、兩個人的捐款,而是來自於有心人點滴的愛心投入竹筒,小錢行大善。他還介紹「米撲滿」,鼓勵大家學習緬甸農民日存一把米,「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的慈悲利他精神。志工真誠的分享,讓所有前來參加聯誼的學生無不專注的聽著。
  心中有愛行善不難 受助學生發好願
 
慈濟志工不僅將輟學生找回來,更將慈濟人文帶進校園,甚至成立教聯會。受助學生之一Subika Dhawal覺得,因為「靜思語」,學校變得越來越好了,自己也是因為「靜思語」而有所改變。她說:「『靜思語』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歡喜的笑臉,所以我現在慢慢學習,每天用笑臉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另一個讓Subika頗有心得的是學習到洗手的七個步驟,畢竟之前她從未聽過洗手也有這般的學問在,而且還關乎身體健康。

 
承擔活動協調的志工李麗華(左二)期望學生了解慈濟的慈善與教育志業,學習竹筒與米撲滿的精神,畢業後能夠回饋社會,成為手心向下的人,翻轉自己的人生,改變家人的命運。(攝影者:梁桂燕,地點:藍毘尼庫巴卡學院,日期:2022/03/18)


「每天存一把米可以助人,是我從來都無法想像的!」受助學生Jagarnath Yadav,看到影片介紹才知道,原來在藍毘尼也有「米撲滿」助人的行動,存滿後可以送給慈濟,讓這分愛再轉送給更貧窮的人。
 
他心有所感的說道,「所以不可輕視一個人微薄的力量,大家共同一條心,力量就很大。」來陪伴學生的志工馬諾科密(Manoj Kurmi)也是學院的學生,聽到「米撲滿」能助人,也觸動了他回到家後要召集家人開始日存一把米。
 
在庫達巴卡學院攻讀工商管理二年級的學生羅比娜(Rabina Kasaudhan),是慈濟以工代賑的志工,她說參加慈濟的活動後,才曉得慈濟是如何助人,她深刻體會慈濟不是很多錢,而是很多愛心人士的付出,讓她感動而進一步想幫助別人。
 
羅比娜說家裡沒有自耕田,因為家裡貧窮,父母沒能力讓所有的子女讀書她才輟學,「沒想到慈濟給了我機會,讓我能繼續讀書,我也要學習『竹筒精神』,日存五毛錢,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文:吳南凱、沈雅慧 尼泊爾報導 2022/04/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