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五年 使命讓愛一直在
2015-01-15 | 大愛新聞
短中長期援助 五年不間斷關懷
2010年1月12日,海地時間下午四點五十三分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天搖地動後,首都太子港隨處可見無家可歸的人,住在臨時搭建起的帳棚區。
1月18日,慈濟美國總會組成四人勘災團抵達多明尼加,並在19日抵達重災區太子港。「這張入境單,就是我們可以進到海地。」慈濟志工張慈揮說。1月29日,慈濟志工在皮尼爾孤兒院進行第一場的食物發放。皮尼爾孤兒院長說:「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收到來自慈濟的幫助,慈濟很多次贈與我們糧食。」
災後第一場塑膠布發放,2月17日在聖亞拉罕卓教堂進行。至此,美國慈濟志工結合加拿大慈濟志工展開三個月的急難救助;三個月內,慈濟共進行了八十四場的物資發放,發放共六千頂帳棚以及四萬張塑膠布。美軍艾蜜莉說:「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發放,之前我是從影片上看見,你們(慈濟)用心地在規畫這場發放,我相信當所有的人領到你們的物資時,都能感受得到。」
受災戶則是感動地說:「我收到這些禮物,很感謝你,感謝上帝,感謝神。我總是感謝神,感謝一切。」

跨越宗教助援建 結緣十五愛永在
三個月期間,慈濟共幫助近五萬個家庭,十九萬六千人;八場次的義診,服務超過一萬五千名病患;以工供糧計畫,共有二千四百人加入清掃家園的行列。以工供糧婦女說:「我們除了為大家煮飯之外,我們也有得到額外食物,所以我們有食物能給我們的家人。」
慈濟協助重建的加拿大聖恩修女會三所女子學校,於2012年1月21日舉行動土典禮。經過近十六個月的施工,2013年5月17日,瑪麗安中小學以及祕書學校在眾人的祝福下,正式舉行啟用典禮。
致詞時,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正式詢問修女:「我不知道瑞塔修女是否接受這所學校?」瑞塔修女回答:「我們接受這所學校。」在場見證這一刻,眾人抱以熱烈掌聲。
聖恩修女會瑞塔修女說:「這是一份希望的禮物,尤其是在地震後,在這個國家已經很難看到這樣的希望。我今天要對所有的慈濟志工們說,你們回來了,做到了你們答應要做的事,你們信守承諾。」而慈濟協助海地女童軍重建的杜佛榭幼兒園,也將在2015年初正式完工啟用。
1998年,因為喬治颶風和密契颶風重創中美洲,慈濟人前往海地賑災,一直到海地大地震後五年,十五年來慈濟人的愛一直都在,也將一路陪伴,是一分不捨的深情,更是一分使命。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摘自:大愛新聞「海地震災五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