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傳遞者 給予信心希望

2015-06-26   | 施月嬌
以「愛在尼泊爾」為題,參與尼泊爾賑災的臺北慈濟醫院藥師蔡佩珊感言,雖然語言沒辦法完整傳達他們的意思,但只要一個微笑、一句NAMASTE(感恩之意),就能帶給災民們信心、希望與愛,「讓我們一起做個愛的傳遞者,在佛陀的故鄉灑下愛的種子。」(攝影者:施月嬌,地點:桃園分會靜思書軒,日期:2015/06/13)
意為「光明之城」的加德滿都,因為有精美的建築藝術及木石雕刻,是尼泊爾古代文化的象徵,但在強震過後,舉目望去盡是斷垣殘壁,塵土飛揚。全球慈濟人愛的馳援,愛心接力為災民付出。

愛的故事,善的啟發,一場位於桃園分會靜思書軒的心靈講座,以「愛在尼泊爾」為題,邀請到參與第三梯次慈濟賑災醫療團的成員,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葉光庭和臺北慈濟醫院藥師蔡佩珊,6月13日與民眾分享,在尼泊爾震災的點點滴滴。

深夜強風暴雨 尼國小志工拼命守護


一場地震不只葬送了親人,更震斷了人類與歷史的連結,葉光庭醫師雖感嘆,但仍盡心力的為災民付出,「當第三梯次到達時,其他國家的醫療團大都已經離開了,慈濟的團員主要在巴塔普地區定點或行動義診,也進行物資發放並前往帳篷區關懷。雖然語言隔閡在溝通上顯得困難,幸好當地居民都很善良,不吵不鬧也願意回饋,在舉辦愛灑活動後,原本充滿恐懼與不安神情的鄉親,終於展露笑容,也因此接引了許多小志工擔任翻譯及協助物資的發放,也讓賑災團的運作,能夠順利進行。

「慈濟在當地醫師尼爾蒂斯及小志工的陪伴下,走進村莊,只要居民有需要,一間屋子或是屋簷下,擺上兩、三張桌椅就能展開行動義診。」令葉光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住在帳篷區,屁股上有嚴重褥瘡的災民,每次換藥都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傷口不斷散發出異味,雖然每天換藥,看起來也有好轉,但是復原的機會還是很渺小,大家都希望她不要就此離世;可是很不幸地,在葉光庭回到臺灣兩個星期後,卻傳出她已過世的消息,實在令人震撼。

參與尼泊爾賑災中,令他們感動的就是能在佛陀的故鄉舉辦浴佛典禮,儘管佛像、花卉等取得不易,但大家仍用心布置莊嚴的浴佛臺;因為大多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不用過多的解釋及彩排,婦女們在浴佛後,紛紛將花朵插在頭髮上,以對佛陀尊敬之意及心中的歡喜。

另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則是在一個深夜裡,颳起了強風暴雨,隔天一早賑災團的成員來到醫療站,看見慈濟的帳篷雖然歪斜但沒被風吹走,詢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在半夜,一群小志工跑到醫療站,拼命拉著四根柱子……葉光庭醫師分享至此,仍對當時小志工的貼心舉動,感動得紅了眼眶,久久不能言語。

灑下愛的種子 給鄉親信心希望與愛


藥師蔡佩珊也分享慈濟在當地除了醫療、慈善、愛灑外,也推行環保教育,大家利用工作的空檔帶領小志工在帳篷區撿拾塑膠瓶,小朋友做得很開心,更高興的是善的啟發,讓許多人報名參加志工培訓課程,學習付出。
靜思書軒志工及民眾把握因緣與蔡佩姍藥師、葉光庭醫師合影留念。(攝影者:施月嬌,地點:桃園分會靜思書軒,日期:2015/06/13)

「只要碰到地震就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尤其看到尼泊爾發生這麼強烈的地震,不禁令我想起因為九二一地震,而往生的姊姊。」民眾張菱娟流著淚哽咽說,她能體會災民的恐慌與不安,還有親人往生的不捨心情,這分恐懼至今很難平復。

聽著兩位醫師的分享,張菱娟非常佩服志工與大醫王及時前往尼泊爾,克服重重的困難,在艱難的環境下付出,除了醫療外在的傷痛、發放物資外,還膚慰他們的心靈,帶給他們歡笑;藉此,她也希望自己能向他們多學習,朝向慈濟路。

蔡佩珊感言,雖然在尼泊爾,語言沒辦法完整傳達他們的意思,但只要一個微笑、一句NAMASTE(感恩之意),就能帶給災民們信心、希望與愛,「讓我們一起做個愛的傳遞者,在佛陀的故鄉灑下愛的種子。」【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施月嬌 桃園報導 2015/06/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