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獨自打電動 來這更好

2015-06-22   | 許秀玉
「打籃球是我的愛好,如果與電動玩具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打籃球。」楊家三兄弟在慈籃愛的團隊裡,快樂成長,以球會友跟一群同好流汗打球。(攝影者:施並洋,地點: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日期:2015/06/14)
「以前大兒子被我打的機會最多,現在卻是與我最有話題聊。」一顆籃球,滾動大愛,孩子能在愛的團體中,快樂成長,以球會友跟一群同好相處,體會流汗打球。在慈籃(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有志工、家長的陪伴與成長,是孩子人生難得經歷。

6月14日是年度彰化慈籃回娘家的日子,三十七位學員在父母與志工的陪伴下,回到臺中中興大學參加中興組圓緣籃球聯誼比賽。

與電動相比 打籃球才是最棒的

眾人看著場上,「裁判!判技術上犯規。」大隊長搶得罰兩球機會,第一球空中拉板不進,再一球,進了。「哇!漂亮!」大隊長嘴角揚起,轉身和隊友來個Give me five;楊智維搶下球,一個小動作半蹲,轉身跑,用最快速度,快攻擦板得分;高大的程奕勳將球空拋,葉晉宏轉進籃板底下,後仰跳投得分;只見楊智維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被盯住,有些推擠,但楊智維迅速起身,又加入戰場,發揮以球會友的團隊良好默契。

讀秀水高中的楊智維,身形瘦弱,穿梭球場,無論快攻或籃板底下搶球,身手敏捷。參加慈籃已兩年的他說:「媽媽很辛苦要獨立養育我們,每個周日都會載我們三兄弟,到鹿港國中參加慈籃打球,來這裏學到打球技術,而且每個人都很好,來陪伴我們,我真的很感恩。」楊智維語帶哽咽說出內心感恩。

讀秀水高中的楊智維(運球者),身形瘦弱,穿梭球場,無論快攻或籃板底下搶球,身手敏捷。(攝影者:施並洋,地點: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日期:2015/06/14)
楊智維的弟弟楊育碩也說:「打籃球是我的愛好,如果與電動玩具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打籃球。除了可以長高,還認識很多真實的人一起玩,覺得這種感覺才是真實的,很棒!」

陪伴受感動 笑談慈籃像教會?

「打籃球,孩子去就好,為什麼父母也要去!」家長郭榮祿談著對「慈籃」最初印象,怎麼像教會一樣,連父母都要整個上午陪同。

因為兒子的邀請,郭榮祿勉為其難參加,但也讓他感受到:「慈籃環境給人安定和放心,這麼多志工們用心付出,感動著我。」

太太吳美真歡喜形於臉上說:「因為喜歡慈濟人文,所以讓孩子來打球。先生郭榮祿陪伴兒子冠庭上課後,原本不認同的他,也深深受感動,自願往培訓志工目標前進,讓我很高興。」

一顆籃球,滾動大愛,慈籃提供喜歡運動的孩子一個盡情揮汗,和型塑良善循環愛不止的平臺。學員長張永同說:「鹿港成立慈籃隊,和孩子有了共同話題,讓家變得更圓滿和樂。孩子只要我們在背後支持,盡量尊重孩子,陪伴他們這段成長的黃金歲月。以前大兒子被我打的機會最多,現在卻是與我最有話題聊,孩子都比較好動,如果能找個團隊讓孩子去發揮,那慈籃團隊就是值得我們,為善競爭去推介參與的好團體。」

親子共處時 情感交流增添話題

志工爸爸施並洋不只為活動攝影做記錄,更補位陪伴國小組學員比賽,和兩個兒子在慈籃團隊中一起成長,他說:「希望孩子能在愛的團體中,快樂成長,以球會友跟一群同好相處,體會流汗打球。這只是個小社會團體,外面還有更大的社會等他們去探索,來慈籃有大家的陪伴與成長,是孩子人生難得經歷。」
友誼賽結束,眾人在體育館前拍下團體照,留下奮戰足跡,也為青春填寫滿滿快樂篇章。(攝影者:施並洋,地點: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日期:2015/06/14)

慈籃學員黃子珅的媽媽余翠鳳,回想起到慈籃的初衷原本只是想尋找改善親子間的磨擦。一年來常從學員長與隊輔請益孩子教育問題,讓她學習到:「外面沒有的慈濟人文精神,最困難的時候要堅持,在最平順時,也要淡定。現在與孩子磨擦變少了,都在改善進步中。兒子來除了學會打球,更懂得養成善心善念!」黃子珅也感恩地說:「謝謝大家陪我們一起打球,學習不一樣的人文,在流汗中,我們都很快樂!」

父母平時為生計奔波,透過慈籃陪伴孩子學習,盡其父母本分,譜出親子共處時間與話題。短短兩個小時的友誼賽結束,眾人在體育館前拍下團體照,留下奮戰足跡,也為青春填寫滿滿快樂篇章。【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許秀玉 彰化報導 2015/06/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