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著家人微笑 白飯都香甜

2012-05-28   | 邱如蓮
為人母之後,賴素珍更能體會那分甜蜜負荷;而她的愛不只一脈傳承,還成為鄰里社區的「阿母」。(攝影者:顏霖沼)
我以為烹飪是母親的天職,香氣蒸騰的佳餚是媽媽的魔法;直到採訪了三位媽媽,我才知道,烹飪不是天職,也沒有魔法,而是將情感濃縮在每道菜中。原來,這就是家的味道。

離家在外這些年,每當想家的時候,我就會煮碗湯麵,加上媽媽替我煸炒的麻油薑片,一口熱湯,煩惱也隨著蒸氣煙消雲散;平凡的家鄉味,對異鄉遊子來說,分外珍貴。

採訪時,賴素珍正在替美國工作的兒、媳準備料理;要美味營養,還要能夠久存,她絞盡腦汁,將素圓、芋粿、豆G等私房料理冷凍封存,「拿出來加熱就可以吃了。」賴素珍說,這些夠用上四個月。

冷凍封存家的味道,將媽媽的愛漂洋過海,在他鄉異地,重新溫熱著。

將愛融煮 道道都是媽媽的拿手料理

知名大廚阿基師說:「食物如果沒有內涵,充其量只是把它煮熟、鹹淡對了而已。」香積媽媽們不是大廚師,但有著豐厚的愛;是斟酌著鹽的分量、湯的濃度,不知不覺將「愛」一道融煮了進去;也因此,媽媽拿手菜的滋味,總勝過米其林大廚的餐點。

每道菜,好像都是楊雅淇的拿手料理,因為不是先生喜歡,就是女兒愛;我問她自己喜歡吃什麼?她笑著:「什麼都好吃啦!」(攝影者:顏霖沼)
楊雅淇連在家裏的廚房煮飯都戴著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她滷著冬筍,說這是朋友昨天剛從山上摘下來,川燙、滷至入味,花了一整個晚上,而先生很喜歡這濃郁的八角香氣;鍋裏滾著味噌湯,添入番茄、高麗菜、板豆腐,她說,這是女兒的最愛,一次能喝上好幾碗。

每道菜,好像都是楊雅淇的拿手料理,因為不是先生喜歡,就是女兒愛;我問她自己喜歡吃什麼?她笑著:「什麼都好吃啦!」

其實,她只要配著家人的幸福微笑,白飯都顯得香甜。

揮動母愛的鍋鏟 家的味道溫暖心房

在三位媽媽的身邊,我不自覺想起我的母親。當我還在家的時候,她總是把我叫到跟前,學著她的拿手料理,當時我厭煩廚房的油煙與炙熱的油鍋。而今獨居在外,我才曉得,原來媽媽想要傳承的,不是廚藝,而是她做菜時為家人付出的那分滿足。

母親的付出不求收回,「愛」是她們的天職;遇上慈濟後,這分母愛更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再只守著家裏的那口灶,而是走進香積廚房,成為照顧千百人的志工大廚——

七十三歲的楊黃秀英,謙虛地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但是她面對一大只炒菜鍋時,一邊放薑末,一邊叨叨念著:「薑對身體好。」(攝影者:顏霖沼)
當那一碗碗熱食送到受災鄉親手中,暖了胃也暖了心房,補充元氣也長出勇氣面對意外的考驗;當一個個飽滿的便當送到參與活動的志工手裏,分享健康也傳遞了法親之情,溫馨在一口口美味中蔓延。

七十三歲的楊黃秀英,謙虛地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但是她面對一大只炒菜鍋時,一邊放薑末,一邊叨叨念著:「薑對身體好。」她將香菇切薄,說:「這樣吃起來好消化。」她把時間和經驗累積的才華,都煮進大鍋裏了。

她們讓家人溫飽,更捐錢、捐體力、捐時間,希望天下人都能不受飢寒;她們的母愛,透過鍋鏟揮動,一次又一次用最直接的方式,將溫暖送到每個人的心房。我彷彿從香積媽媽們的菜餚獲得療癒的力量,這也將成為我記憶裏愛的溫度、家的味道。

(文:邱如蓮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4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