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環保 六千五百天的行動力
2009-05-25 | 葉子豪
1990年證嚴上人提出做環保的呼籲,
開啟了慈濟環保法印。
十八年來,志工「手」護大地的心念與行動始終如一,
希望讓「來不及」變成「來得及」…
二次大戰之後,各國積極發展經濟與工業;只想到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大量消費,沒想到如何減少污染。」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子超表示,1950、60年代,英、美、日本等國家已發生嚴重的污染問題,70年代紛紛立法,成立專責機構以對治相關問題。
當時在台灣,人們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拚經濟改善生活,很多觀念與作法停留在農業社會。「『歹銅舊錫』能賣的就賣。像玻璃罐、沙發椅等不能賣的,就當作垃圾丟在溪邊。」花蓮環保志工周輝安,道出早期人們處理廢棄物的作法。
環保意識與行動沒有跟上時代,工業化社會所產生的污染與廢棄物難以消化,讓台灣成了「垃圾島」。直到80年代,初嘗富裕滋味的人們才猛然驚覺山河變色…
危機與覺醒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財富帶來了什麼?打開報紙,不是大家樂就是六合彩,不是綁票就是搶劫…以前可以清晰遠眺的觀音山,現在剩灰濛濛的一片。純淨的藍天沒有了,純淨的生活空間也沒有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股市狂飆、金錢遊戲盛行時,慈濟志工何國慶在一次訪問中,道出有識之士的擔憂:「有錢,儘管家裏裝潢得富麗堂皇,但走出家門,還是得面對這個不健康的社會。」
各縣市陸續爆發「垃圾大戰」、一連串的反公害抗爭,讓國人不得不正視經濟奇蹟背後的代價。反公害、反污染、反核及保護生態等浪潮,催生許多民間環保團體,也促使政府於1987年將隸屬於衛生署的環保局,升格為中央部會級的環保署,並於1991年起全面禁伐天然林。
環境的危機,輕易戳破了文明與進步的假面。慈濟人身為社會一分子,也察覺到在變遷、轉型的過程中,自然生態與世道人心漸趨惡化,「美麗之島」岌岌可危。
不忍環境與人心向下沈淪,1990年8月,證嚴上人於台中新民商工演講的最後,在掌聲中懇切呼籲:「台灣是淨土,是個美麗的寶島,有心整頓,一定比現在更美!但這需要很多人的力量,很期待您們能用鼓掌的雙手,來做垃圾分類的工作。」
一個月後,慈濟收到第一筆「環保善款」,是一位年輕女子在講座翌日起帶動左鄰右舍回收舊紙募得的。五千元的金額雖然不多,卻是環保法門的開端。
宣導與行動 預約淨土在人間
環境問題根源於人心,要改善環境,得從改變人的觀念著手。
1991年3月,慈濟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作,展開「預約人間淨土」活動。第一階段的講座,以推廣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宣揚「思想的淨土」為主;長達三個月的全台性宣導,被《遠見》雜誌譽為當年台灣最大的群眾運動。
次年以環保綠化為主題,結合環保署、民間組織等單位,引領民眾投入植樹、資源回收等工作,實踐「生活的淨土」。
「一顆真心一顆樹,萬顆真心一片林。綠化的手、慈悲的心,你我都是大地的園丁。」和著輕柔的歌聲,慈濟人用勞力與汗水,緊密地表達對大地的關懷。例如1992年4月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在全台八個縣市九個定點,同步舉辦「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活動。
那天陰雨不斷,高雄甚至下了冰雹,但各定點依舊人氣暢旺,許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將舊報紙、書刊,乃至用過的計算紙全部搬來;還有人一週前即向附近居民告知此事,活動當天開車沿途「收貨」。
機車、手推車、腳踏車…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不畏風雨,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運來一綑綑、一箱箱回收紙。六小時活動共回收超過一百六十公噸廢紙,相當於挽救兩千四百棵大樹免於被砍伐;義賣所得作為慈濟醫學院建設基金,成就「垃圾變黃金,廢紙育良醫」的美意。
「預約人間淨土」運動,對環保觀念的普及、深化,產生正面助益。看到社會大眾熱烈參與,活動執行祕書林偉賢在當時預見一幅美好遠景:「表面上活動結束,然而深一層看,卻是剛開始;經過一系列活動的宣導,人們對於環保的概念,從今起將更深入。」
依循著證嚴上人慈示與時代趨勢,慈濟在90年代初期開始,逐漸成為台灣環保清流中的重要組成;淨山、淨灘、資源回收等愛護大地的行動,也成了志工參與慈善、醫療關懷之外,另一項力行法門。
邁步與加速 海內外落實社區志工
1996年,全台慈濟環保志工舉辦第一次研討會;同年夏季,台灣遭受賀伯颱風侵襲——慈濟四十八小時內、高達一千九百八十六毫米的連續降雨,在南投、阿里山山區造成嚴重山崩及土石流,也導致大台北及西南沿海低窪地區淹水;財產損失超過百億,死亡與失蹤七十三人。讓國人警覺水土保持被破壞的代價,竟是如此不可承受之重!
「愛台灣就必須愛山愛海、救山救海。台灣是個小島,如果不好好愛惜,有一天台灣的地圖必須重新畫過,後代子孫不知如何繼續生存下去。」面對慘不忍睹的災情,上人再次發出保護環境的沈重呼籲。
災後的重陽節,包括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慈濟等十七個政府及民間單位,在《天下》雜誌策畫下,展開「美麗台灣、清淨家園——九九九,大家一起來掃地」活動。
近五萬人在十八個縣市、四十多個定點同步打掃,從台北市的公園到高雄紅毛港沙灘,志工們或持器具打掃,或徒手撿拾垃圾,落實「為子孫闢出一方福田,為家園整出一片淨土」的宣誓。
記取賀伯颱風的教訓,慈濟人1997年完成「社區志工」編組,將原本以「人脈」連結的慈濟人網絡,改為以社區為單位,就近帶動街坊鄰居落實善行。
在此時期,慈濟海外據點也開始較有規模地推動環保。無論是馬來西亞每月一次的社區大型回收,或者美國西岸的喜瑞都志工以自家車庫為基地做資源分類,都是移植台灣慈濟的環保經驗和精神,再就各地環境條件做調整。
摸索與整隊 環保站發揮多功能
慈濟環保志業一路走來,看似水到渠成,其實是在摸索中學習、挫折中求進步。
早期資源回收管道並不多,拾荒業者大多只收購廢紙及廢鐵;為了維護環境,許多慈濟志工將鐵鋁罐、塑膠瓶、玻璃瓶等少有人要的廢棄物撿起來,置放在自家分類。
「剛開始,在家門口放桶子,寫上鐵罐、鋁罐、塑膠罐…」板橋的鄭青輝回憶從零開始的環保經驗:「到了假日就開著貨車,將收來的瓶瓶罐罐載去板橋高中附近的『外星寶寶』回收。它的開口只有兩個小洞,只能打開袋子,一個一個投進去…」
「曾經被鄉公所誤會我在偷倒垃圾…」談到這段往事,鄭青輝認為,那是因為當時大部分人不了解環保。
被親友誤解、被環保站附近的鄰居抗議、甚至被環保局開罰單…是許多資深環保志工共同的經歷;但在「邊走邊整隊」的過程中,他們也學到如何敦親睦鄰、如何維持環保站的清潔衛生,進而發揮教化功能,鼓勵更多人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從早年為數不多的幾處定點,到今日遍布全台的四千五百個回收點,環保網絡宛如微血管深入社區,默默承擔著如靜脈一般「去污存淨」的功能——在踩扁寶特瓶的喀喀聲,以及玻璃瓶碰撞的鏗鏘中,數以萬計的人力在環保站尋得一方安頓身心的天地;這其中有高齡百歲的阿嬤,也有年僅三歲的娃兒;惜福愛物的傳統美德,在專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行著不言之教。
根據環保署及慈濟內部統計,2007年全台資源回收量為兩百四十萬八千公噸,每人平均回收值約一百零四公斤;而慈濟志工的單人平均回收量,達兩千三百八十七公斤,為平均值的二十二倍。
僅是回收廢紙的成果,慈濟環保志工一年就相當挽救一百九十萬棵樹齡二十年的大樹,平均每位環保志工為地球留下三十棵大樹、留下一小片生機盎然的林區,也為「一步一腳印」作了最佳的印證。
自省與自重 克己復禮與地球共生息
「垃圾,垃圾,不通黑白倒;垃圾,垃圾,乎人真煩惱…」2008年元旦,慈濟大愛電視台十周年台慶中,身著灰衣白褲的環保志工,隨著歌曲節奏擺動著福態的身軀,舉手投足,盡是草根的拙趣,一顰一笑,充滿了鄉土的憨厚。
多年來,這群老老少少以汗水灌溉一座傳播清流的電視台——大愛台四分之一經費,源自全台六萬兩千多位慈濟環保志工回收資源所得,讓善的訊息化為電波,傳遍全球。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力行至今,已發揮「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良能。但面對全球暖化,地球加速崩壞的現實,愛護大地的行動需要更加擴大、深化。
「慈濟環保志工自1992年到2007年,所回收的紙類相當於救了一千六百多萬棵樹,大約是四百個大安森林公園。可是,」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語重心長地說:「以亞馬遜雨林消失的速度來看,我們十幾年來所挽救的這些樹木,四個小時就可以砍光了!」
人類兩百多年來消耗石化燃料、恣意揮霍自然資源的結果,讓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的濃度大增,全球氣溫直線上升,導致冰山融解、風雨不調,危及地球生態的存續。「不要只想到你自己,還要想到未來世代。」張子超教授提出警訊。
為緩解危機,近來國際間興起「回歸儉樸生活」的呼聲,期能降低燃料及資源的消耗,減緩溫室效應。
於此同時,慈濟的環保除了擴大行之有年的資源回收,也加強「源頭減量」的宣導2005年明確訂出「環保五化」:年輕化、生活化、知識化、家庭化、心靈化;2007年起推動「克己復禮」運動,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克制自己的欲望及消耗,以減低對地球的傷害。
如慈濟大專青年這兩年推動「心生活新食器」運動,推廣環保餐具,以「一杯子一輩子」的決心,讓免洗餐具成為「博物館裏才看得到的遺跡」;慈濟國際人道救援會的產業界志工,除了研發具環保概念的賑災物資,更不忘走進各企業、學校宣導節能減碳,提醒大家「給自己不方便,為地球保生機」!
從單槍匹馬、四處摸索,到駕輕就熟、人多力大;慈濟志工十八年的環保行,已是隊伍浩蕩長。而在此期間,台灣全體民眾「拚環保」的成績,也令人感到希望無窮。
根據環保署統計,1998年台灣地區垃圾總清運量,也就是經由掩埋等非回收方式處理的垃圾,多達八百八十八萬噸;但2007年以焚化或衛生掩埋等方式處理的垃圾量,已減為四百八十七萬三千多噸——與十年前相較,少了將近一半!相對的,資源回收量則從1998年十二萬九千多噸,提升為去年的兩百四十萬八千多公噸,成長十八倍之多。
而去年台灣的整體垃圾回收率,也就是資源回收、廚餘回收及巨大垃圾回收的總量,占垃圾總產生量的比例,已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九,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這樣的成果仍然不夠,特別是每人二氧化碳排量方面,台灣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
這固然與國內重化工業高耗水、高耗能、高廢氣排放量的特性密切相關,但不當的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也難辭其咎。當前不少國家朝向「低碳經濟體」,乃至「無油經濟體」邁進,相較之下,台灣人的觀念及產業形態,仍有大幅調整的空間。
「我們追求發展,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還要同時搭配生態環境的保育、社會文化的提升。」張子超表示,現今「永續發展」的觀念,要同時促成「經濟、環保與社會人文」的均衡進步,方是人類之福。
慈濟人相信,減少碳足跡永續環境的希望,來自「做,就對了!」的每一個當下;環保行動中每一滴流下的汗水,終究不會白費。把「來不及」化為「來得及」,把寶島台灣乃至全球,化為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淨土!
資料來源: 慈濟月刊 第504期
開啟了慈濟環保法印。
十八年來,志工「手」護大地的心念與行動始終如一,
希望讓「來不及」變成「來得及」…
二次大戰之後,各國積極發展經濟與工業;只想到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大量消費,沒想到如何減少污染。」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子超表示,1950、60年代,英、美、日本等國家已發生嚴重的污染問題,70年代紛紛立法,成立專責機構以對治相關問題。
當時在台灣,人們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拚經濟改善生活,很多觀念與作法停留在農業社會。「『歹銅舊錫』能賣的就賣。像玻璃罐、沙發椅等不能賣的,就當作垃圾丟在溪邊。」花蓮環保志工周輝安,道出早期人們處理廢棄物的作法。
環保意識與行動沒有跟上時代,工業化社會所產生的污染與廢棄物難以消化,讓台灣成了「垃圾島」。直到80年代,初嘗富裕滋味的人們才猛然驚覺山河變色…
危機與覺醒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財富帶來了什麼?打開報紙,不是大家樂就是六合彩,不是綁票就是搶劫…以前可以清晰遠眺的觀音山,現在剩灰濛濛的一片。純淨的藍天沒有了,純淨的生活空間也沒有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股市狂飆、金錢遊戲盛行時,慈濟志工何國慶在一次訪問中,道出有識之士的擔憂:「有錢,儘管家裏裝潢得富麗堂皇,但走出家門,還是得面對這個不健康的社會。」
各縣市陸續爆發「垃圾大戰」、一連串的反公害抗爭,讓國人不得不正視經濟奇蹟背後的代價。反公害、反污染、反核及保護生態等浪潮,催生許多民間環保團體,也促使政府於1987年將隸屬於衛生署的環保局,升格為中央部會級的環保署,並於1991年起全面禁伐天然林。
環境的危機,輕易戳破了文明與進步的假面。慈濟人身為社會一分子,也察覺到在變遷、轉型的過程中,自然生態與世道人心漸趨惡化,「美麗之島」岌岌可危。
不忍環境與人心向下沈淪,1990年8月,證嚴上人於台中新民商工演講的最後,在掌聲中懇切呼籲:「台灣是淨土,是個美麗的寶島,有心整頓,一定比現在更美!但這需要很多人的力量,很期待您們能用鼓掌的雙手,來做垃圾分類的工作。」
一個月後,慈濟收到第一筆「環保善款」,是一位年輕女子在講座翌日起帶動左鄰右舍回收舊紙募得的。五千元的金額雖然不多,卻是環保法門的開端。
宣導與行動 預約淨土在人間
環境問題根源於人心,要改善環境,得從改變人的觀念著手。
1991年3月,慈濟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作,展開「預約人間淨土」活動。第一階段的講座,以推廣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宣揚「思想的淨土」為主;長達三個月的全台性宣導,被《遠見》雜誌譽為當年台灣最大的群眾運動。
次年以環保綠化為主題,結合環保署、民間組織等單位,引領民眾投入植樹、資源回收等工作,實踐「生活的淨土」。
「一顆真心一顆樹,萬顆真心一片林。綠化的手、慈悲的心,你我都是大地的園丁。」和著輕柔的歌聲,慈濟人用勞力與汗水,緊密地表達對大地的關懷。例如1992年4月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在全台八個縣市九個定點,同步舉辦「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活動。
那天陰雨不斷,高雄甚至下了冰雹,但各定點依舊人氣暢旺,許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將舊報紙、書刊,乃至用過的計算紙全部搬來;還有人一週前即向附近居民告知此事,活動當天開車沿途「收貨」。
機車、手推車、腳踏車…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不畏風雨,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運來一綑綑、一箱箱回收紙。六小時活動共回收超過一百六十公噸廢紙,相當於挽救兩千四百棵大樹免於被砍伐;義賣所得作為慈濟醫學院建設基金,成就「垃圾變黃金,廢紙育良醫」的美意。
「預約人間淨土」運動,對環保觀念的普及、深化,產生正面助益。看到社會大眾熱烈參與,活動執行祕書林偉賢在當時預見一幅美好遠景:「表面上活動結束,然而深一層看,卻是剛開始;經過一系列活動的宣導,人們對於環保的概念,從今起將更深入。」
依循著證嚴上人慈示與時代趨勢,慈濟在90年代初期開始,逐漸成為台灣環保清流中的重要組成;淨山、淨灘、資源回收等愛護大地的行動,也成了志工參與慈善、醫療關懷之外,另一項力行法門。
邁步與加速 海內外落實社區志工
1996年,全台慈濟環保志工舉辦第一次研討會;同年夏季,台灣遭受賀伯颱風侵襲——慈濟四十八小時內、高達一千九百八十六毫米的連續降雨,在南投、阿里山山區造成嚴重山崩及土石流,也導致大台北及西南沿海低窪地區淹水;財產損失超過百億,死亡與失蹤七十三人。讓國人警覺水土保持被破壞的代價,竟是如此不可承受之重!
「愛台灣就必須愛山愛海、救山救海。台灣是個小島,如果不好好愛惜,有一天台灣的地圖必須重新畫過,後代子孫不知如何繼續生存下去。」面對慘不忍睹的災情,上人再次發出保護環境的沈重呼籲。
災後的重陽節,包括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慈濟等十七個政府及民間單位,在《天下》雜誌策畫下,展開「美麗台灣、清淨家園——九九九,大家一起來掃地」活動。
近五萬人在十八個縣市、四十多個定點同步打掃,從台北市的公園到高雄紅毛港沙灘,志工們或持器具打掃,或徒手撿拾垃圾,落實「為子孫闢出一方福田,為家園整出一片淨土」的宣誓。
記取賀伯颱風的教訓,慈濟人1997年完成「社區志工」編組,將原本以「人脈」連結的慈濟人網絡,改為以社區為單位,就近帶動街坊鄰居落實善行。
在此時期,慈濟海外據點也開始較有規模地推動環保。無論是馬來西亞每月一次的社區大型回收,或者美國西岸的喜瑞都志工以自家車庫為基地做資源分類,都是移植台灣慈濟的環保經驗和精神,再就各地環境條件做調整。
摸索與整隊 環保站發揮多功能
慈濟環保志業一路走來,看似水到渠成,其實是在摸索中學習、挫折中求進步。
早期資源回收管道並不多,拾荒業者大多只收購廢紙及廢鐵;為了維護環境,許多慈濟志工將鐵鋁罐、塑膠瓶、玻璃瓶等少有人要的廢棄物撿起來,置放在自家分類。
「剛開始,在家門口放桶子,寫上鐵罐、鋁罐、塑膠罐…」板橋的鄭青輝回憶從零開始的環保經驗:「到了假日就開著貨車,將收來的瓶瓶罐罐載去板橋高中附近的『外星寶寶』回收。它的開口只有兩個小洞,只能打開袋子,一個一個投進去…」
「曾經被鄉公所誤會我在偷倒垃圾…」談到這段往事,鄭青輝認為,那是因為當時大部分人不了解環保。
被親友誤解、被環保站附近的鄰居抗議、甚至被環保局開罰單…是許多資深環保志工共同的經歷;但在「邊走邊整隊」的過程中,他們也學到如何敦親睦鄰、如何維持環保站的清潔衛生,進而發揮教化功能,鼓勵更多人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從早年為數不多的幾處定點,到今日遍布全台的四千五百個回收點,環保網絡宛如微血管深入社區,默默承擔著如靜脈一般「去污存淨」的功能——在踩扁寶特瓶的喀喀聲,以及玻璃瓶碰撞的鏗鏘中,數以萬計的人力在環保站尋得一方安頓身心的天地;這其中有高齡百歲的阿嬤,也有年僅三歲的娃兒;惜福愛物的傳統美德,在專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行著不言之教。
根據環保署及慈濟內部統計,2007年全台資源回收量為兩百四十萬八千公噸,每人平均回收值約一百零四公斤;而慈濟志工的單人平均回收量,達兩千三百八十七公斤,為平均值的二十二倍。
僅是回收廢紙的成果,慈濟環保志工一年就相當挽救一百九十萬棵樹齡二十年的大樹,平均每位環保志工為地球留下三十棵大樹、留下一小片生機盎然的林區,也為「一步一腳印」作了最佳的印證。
自省與自重 克己復禮與地球共生息
「垃圾,垃圾,不通黑白倒;垃圾,垃圾,乎人真煩惱…」2008年元旦,慈濟大愛電視台十周年台慶中,身著灰衣白褲的環保志工,隨著歌曲節奏擺動著福態的身軀,舉手投足,盡是草根的拙趣,一顰一笑,充滿了鄉土的憨厚。
多年來,這群老老少少以汗水灌溉一座傳播清流的電視台——大愛台四分之一經費,源自全台六萬兩千多位慈濟環保志工回收資源所得,讓善的訊息化為電波,傳遍全球。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力行至今,已發揮「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良能。但面對全球暖化,地球加速崩壞的現實,愛護大地的行動需要更加擴大、深化。
「慈濟環保志工自1992年到2007年,所回收的紙類相當於救了一千六百多萬棵樹,大約是四百個大安森林公園。可是,」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語重心長地說:「以亞馬遜雨林消失的速度來看,我們十幾年來所挽救的這些樹木,四個小時就可以砍光了!」
人類兩百多年來消耗石化燃料、恣意揮霍自然資源的結果,讓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的濃度大增,全球氣溫直線上升,導致冰山融解、風雨不調,危及地球生態的存續。「不要只想到你自己,還要想到未來世代。」張子超教授提出警訊。
為緩解危機,近來國際間興起「回歸儉樸生活」的呼聲,期能降低燃料及資源的消耗,減緩溫室效應。
於此同時,慈濟的環保除了擴大行之有年的資源回收,也加強「源頭減量」的宣導2005年明確訂出「環保五化」:年輕化、生活化、知識化、家庭化、心靈化;2007年起推動「克己復禮」運動,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克制自己的欲望及消耗,以減低對地球的傷害。
如慈濟大專青年這兩年推動「心生活新食器」運動,推廣環保餐具,以「一杯子一輩子」的決心,讓免洗餐具成為「博物館裏才看得到的遺跡」;慈濟國際人道救援會的產業界志工,除了研發具環保概念的賑災物資,更不忘走進各企業、學校宣導節能減碳,提醒大家「給自己不方便,為地球保生機」!
從單槍匹馬、四處摸索,到駕輕就熟、人多力大;慈濟志工十八年的環保行,已是隊伍浩蕩長。而在此期間,台灣全體民眾「拚環保」的成績,也令人感到希望無窮。
根據環保署統計,1998年台灣地區垃圾總清運量,也就是經由掩埋等非回收方式處理的垃圾,多達八百八十八萬噸;但2007年以焚化或衛生掩埋等方式處理的垃圾量,已減為四百八十七萬三千多噸——與十年前相較,少了將近一半!相對的,資源回收量則從1998年十二萬九千多噸,提升為去年的兩百四十萬八千多公噸,成長十八倍之多。
而去年台灣的整體垃圾回收率,也就是資源回收、廚餘回收及巨大垃圾回收的總量,占垃圾總產生量的比例,已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九,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這樣的成果仍然不夠,特別是每人二氧化碳排量方面,台灣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
這固然與國內重化工業高耗水、高耗能、高廢氣排放量的特性密切相關,但不當的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也難辭其咎。當前不少國家朝向「低碳經濟體」,乃至「無油經濟體」邁進,相較之下,台灣人的觀念及產業形態,仍有大幅調整的空間。
「我們追求發展,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還要同時搭配生態環境的保育、社會文化的提升。」張子超表示,現今「永續發展」的觀念,要同時促成「經濟、環保與社會人文」的均衡進步,方是人類之福。
慈濟人相信,減少碳足跡永續環境的希望,來自「做,就對了!」的每一個當下;環保行動中每一滴流下的汗水,終究不會白費。把「來不及」化為「來得及」,把寶島台灣乃至全球,化為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淨土!
資料來源: 慈濟月刊 第5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