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小木屋 感恩風雨話從頭
2010-03-07 | 慈濟基金會黝黑小木屋 克難慈濟的象徵
1962年,證嚴上人來到花蓮,在秀林鄉普明寺後方一處小木屋棲身,潛修《法華經》,而弟子與信眾陸續追隨,為日後的「慈濟克難功德會」,奠下最早的基礎。今日慈濟志業從花蓮生根而拓展全球,當年這座小木屋,可說是不可或忘的精神指標。
竹軒裡的志工故事說到這裡,就會邀請來賓起身走一走,來到竹軒旁邊一幢黑黝黝的木造小建築前。小木屋僅10呎乘12呎大(約三、四坪),訪客沿著外圍走一圈,以踱步方式不出半分鐘,就會回到原點;而若從前門踏進,五步內就會從後門踏出。
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許多人總會問:「這麼小?這真的是上人當年清修的木屋?」
台中慈濟志工洪武正表示,現在存於花蓮慈濟園區內的小木屋,算是「復刻版」;而當年上人清修的木屋,如今只剩一張照片可以窺見原貌。
八次重建小木屋模型 呈現早年風貌
1996年,慈濟三十周年時,洪武正帶著一群慈誠隊師兄,配合周年慶活動,搭建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小木屋,以及週邊供人休憩、茶敘的竹軒;原本只打算放三個月,卻因之後慈濟大學學生極力呼籲下,而一直保存至今。
「那時要選位置重建小木屋時,本來我們是挑另一個基地;結果上人親自來回視察,就站定在現在木屋的位置上。」洪武正當時沒有預料到,這裡會使用十數年,並成為連結靜思堂與慈濟大學步道中間重要的樞紐。
慈誠隊員一片用心,為了復刻早年的木屋型態,光憑著一張老照片,先後反覆試作重建,共達八次之多。洪武正表示,上人事務繁忙,不好為了這些細節一直請示;特地請德慈法師當顧問,一一請教當年木屋的情境。從尺寸、外觀、材料到擺置,一次次的修正中,雛型已漸漸趨近原形。
洪武正說:「第五次時,慈師父說『有點像了』;師兄們很高興,但還是重做,因為畢竟只是『有點像』。第六次完成後又請慈師父來看,慈師父走進走出,表示『就是這種感覺』。」但慈誠師兄們終究還是又修改兩次,重新調整了窗戶的大小與窗條的間隙,務求完整重現。
「我永遠記得,請上人來視察時,當時上人哽咽的神情……」洪武正師兄與來自台中的慈誠師兄用心推敲,重現了慈濟早期篳路藍縷的克難歲月。
用心永固慈濟精神
2010年2月底,洪武正師兄又帶著十二位台中慈濟志工,以及兩位木工老師傅來到小木屋前,準備進行第九次修繕。
「這麼多年風吹雨打,難免有些腐朽破損。」當時預計展示三個月的等比模型建築,已歷經十幾年花蓮颱風、地震的考驗。洪武正說,2005年花蓮連續遭遇三個強烈颱風(海棠、泰利、龍王),相當於美國卡崔娜颶風的十七級風,將慈濟園區內許多樹木都攔腰吹斷,但小木屋與旁邊的竹軒仍屹立不倒。
從小木屋及竹軒完成後至今,台中慈濟志工曾回來保養數次。但抵禦強風的秘密,除了建築外側,用可見的地牛繩(鋼索)固定外;還有連結成片,置放在竹軒頂部的鋼軌,外再以竹片包覆。不經說明,實在難以察覺。
「這次重修小木屋,除了精選木料,特地邀請老木工師傅來施作;希望要用1960年代的木工工法,重現小木屋。」洪武正師兄表示,現在最傷腦筋的,是很難找到五十年前用的小五金零件,但他說:「用心就不難。」
預計經過兩個星期的施作,小木屋就會重新以百年樹人之姿,繼續在花蓮慈濟園區內無聲說法。
(撰文者:廖右先 花蓮報導 20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