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青悲智 相變無遷
2022-05-31 | 慈濟基金會「總是期待人人有這樣的虔誠的心,虔誠要永恆,永恆一個方向,一個虔誠,共同一念為人間做好事,這就是菩薩。各位假如回來,那每一回,我看到人都會說:『菩薩回來了。』今天看到了在我面前的,我看著,知道今天是慈青三十周年。」
1992年5月31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成立,簡稱「慈青」。三十年後的同一個日期,一群慈青與畢業慈青學長群坐在靜思精舍主堂,靜靜聆聽證嚴上人開示,時光流逝的印記在他們的身上、臉上,心中的志向依然不變。
「畫面上看到的一群慈青,裡面也許有你,現在在座;剛剛閃過去的,我也看到我自己,三十年前的我自己,三十年前的我相,三十年後的現在我相,相與相隔三十年來會合,像不像啊?是不像了。所以常常說,相是假相,但是也是真相,因為那一個人是真的是這一個人,相前後不像。」
佛法真空妙有,同一個人隨著時間流逝,面貌卻不同了,那流逝之中,又留住了什麼?增長了什麼?
「所以說來,佛法、佛陀教導著我們,相無相無不相,道理很深。看不開的就是執著,執著過去的那一個人——我們不要執著,只要承認就好,不要執著。你要執著,他求不可得,你要承認他,他是我,是你、我同時在那樣的空間裡,什麼樣的因緣拍了這一張相?你我都要承認,因為相片中的真實的你,也真實的我,相片中的那一個你跟我,我們的相都有變了。所以變不變是真實變,真實都有在變,所以相無相無不相,變不變無不變,所以說真空,變的都過去了,不斷變,變到現在,是現在的真實我。」
清淨本性真智慧 不問親疏菩薩行
真實的「我」持續變動,又有哪一個「我」,可以代表了「我」這一個人?
「所以各位菩薩,我們日日隨著時間應變,所以不變應萬變;萬變還是要有一個認真不變。認真什麼?認真我們人人有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人人都有真如本性,本性與本善,我們的清淨性不污染,那就是佛性;佛性是大慈悲,慈悲心,佛陀一大事因緣,出現人間,那就是要把道理,真誠的道理要傳——這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出自於本性,本性就是智慧。」
清淨本性,慈悲一切,以慈悲心懷所驅動的種種行動,不會因為一時的世智聰辯所動搖。
「我們現在的常識,我們的知識,知識、常識,它是帶著無明,有計較而且也有爭,爭我長你短,有比較,這都是凡夫的知識。大家讀書,大家叫做慈青,慈青那就是大學時代投入這樣的團隊,可見人人的常識、知識都是高知識;高知識在社會是不是叫做真智慧呢?不是。真智慧,那就是那一念清淨的本性,不受到污染,它是很清淨的本性。」
人人所具有的清淨本性,只要發揮出來,就能穿透世間名相,見苦不問親疏,而起同等的悲念來救拔,是清淨而無私的。
「就如我們現在出家眾,人人辭親割愛,割掉了小愛,獻身宗教為大愛,這天下一家親。所以天下眾生都是菩薩的親,菩薩的親友,所以菩薩心,普遍愛天下眾生,哪裡有災,菩薩的方向就從哪裡走。」
五濁惡世秉慈心 如蓮出泥不染塵
為不認識的人付出心力,是減損自己來成就別人嗎?上人比喻愛心就如同燭光所帶來的光明,有形的蠟燭會燃盡,無形的光明就是代代相傳。
「回過頭來想人生,曾經為人間點起了一盞燈,這一盞燈點燃起來,因為有了這一盞的燈,大家拿著火把,靠近了這一盞已點燃的燈,從這裡引火出去,一支支的引出去,一分分的光明增加,就是讓社會充滿了光明的亮度。從這一盞燈出去,但是這一盞燈它被引出去的,這一盞燈沒有失去功能,沒有失掉,還是保持它自己的光;只有的是不斷地燃燒,它很自然的隨著時間,這一盞燈、這支蠟燭,隨著時間從長不斷不斷的短、短、短,短到這一支蠟燭已經燒盡了,油燈油已經盡了,自然就滅了。」
慈青的標誌,是如慈濟標誌同樣的一朵蓮花,不同的是蓮蓬中的形象,慈青標誌是兩隻手捧著一根蠟燭,蠟燭有光;而慈濟標誌是一艘法船,航向苦難。
「那個時候,這一個標誌是用這樣的想法把它畫起來,也就是慈青的標誌,所以慈青胸前所標的——在座的慈青曾經穿過(制服)這樣的標誌。所以慈青菩薩,這一朵蓮花是我們的永恆,你現在的穿的是雙手相連;現在的(法船)標誌,已經遍及了在全球,也是在蓮花的裡面,蓮花表示出汙泥而不染,永遠不會受到了社會的無明貪戀來污染我們清淨的本性,不會受污染。」
慈濟人隨著年齡會走過不同階段,不同的制服是不同的識別,清淨的本性卻始終如一,名字也是共通的「慈濟人」。
「你我都叫做慈濟人,過去叫做慈青,慈青的更早叫做慈幼,從慈幼而慈青,而到了慈誠隊、委員,都是很多,慈幼、慈青一直到了現在,叫做慈濟菩薩、慈濟人。」
點亮心光一念善 見苦度苦作引航
上人面對慈青直抒胸懷,提及現在牽掛著兩件大事,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綿延兩年以上仍未見終止,要靠人人自律,守好規矩。另一是烏克蘭難民的處境艱困,雖然慈濟志工正陸續馳援,但對於難民們的苦難與血淚,遠方平安的人們,實無法僅用訊息「知道了」來看待。
「這樣的難民潮,苦不堪,他們的人生曾經是大富大貴,現在落得逃難,現在往波蘭、往幾個國家地方去了,何處是我家?他們出去了,沒有地方,所以不如歸去,他們還要帶著妻小,帶著孩子回家,這種回家的路很艱鉅——那一種,一家人要生離,或是在畫面看到了,逃難中也許半途已經倒下去了,在逃難的人再也無法停下來,已經顧不得了,還是要往前走,不知要走到哪裡去,很茫然……」
「我們現在在看這樣的新聞,聞是耳朵聞,聞到他的聲音,看到他的人影,這都是我們現在人平安的地方,但是我們只顧享受,沒有回顧到了自己的本性,性本善,沒有觸動了我們性的那一念善,那就是空過時間!我們要把握時間,做一個自己生命盤點有價值,你在這個時候,發一念善心,關心一下這個時刻,你的生命就是一點光。」
發一念善心,起一個行動,上人提醒慈青們,等志工早會結束,看到竹筒就可以布施,哪怕只是一個心意,都是生命一度的亮光。
「我看到了土耳其孩子,他有心但是沒有錢,很有智慧,他用一張白紙寫著『五塊錢』,就把它丟下去,我看到了這樣畫面,我也很歡喜,因為這個孩子有心,而且是淨心。菩薩們,我期待人人要發心,有心那就是慧命存在;沒有心,慧命總是隨著生命的消耗掉,生命是天天都在消耗,慧命不增長,是跟著生命的這樣無明的消失,沒有價值。」
蠟燭有心方可燃 引光增輝盡本分
蠟燭有心,才會點燃,點燃了才有光明,哪怕蠟燭點燃的盡頭是燈滅,也要發揮一天的價值,盡一天的責任。
「我還是天天呼籲,在我這個時候,天天沒有去忘記了呼籲『人人盤點自己的生命』,我現在又盤點我該說的話,我說出去了,我也為大家盡一分心力,這一盞燈亮著,能不能來引燈過去,增長了你生命的一分光明,那就是在你自己——我的責任已盡了,總是天天盡一分責任,那就是我天天一分生命價值。」
年輕的相,年長的相,同一時刻匯聚在主堂裡,在連線到全球的八萬四千乃至無盡的遠方,距離再遙遠,方向還是一樣,修行的規則也是一樣:自修、自得。
「菩薩們,生命價值要由自己增長,時時造福,人間時時增長智慧,叫做福慧雙修。千言萬語,也是心靈的期待,人人不論年紀,要天天增長福慧,造福人間增長智慧,叫做福慧雙修,虔誠祝福大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