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養善 天地人合
2022-09-06 | 慈濟基金會「人世間(的物)在時間中磨啊,有磨就會有損,有損它才會亮。人世間的修行也是一樣,要如何修行?要修行得通澈道理,還要修行得生活規則調整得人與人之間合和互協,也是要不斷地整頓、整頓。」
天地萬物,自然有序;人與人之間也能調和有序,其中的關鍵,在於一念心。證嚴上人在今日(9/6)的志工早會上,先從天氣的變化,開示如何持善念、造福因。
「幾天前,心裡很擔心,基隆水情一直告急⋯⋯那一段時間,心裡擔心著在缺水的地方,為他們祈禱,祈禱著天降甘霖。但是聽到颱風將靠近了,又是很擔憂,假如來得太大,或者是哪裡沒準備好,會造(成)災情。不過,今天要說感恩,感恩這一個軒嵐諾颱風,雖然靠近了,沒有登陸,帶來了及時雨,乾的地方也有滋潤到了,但是在基隆缺水的水庫,還是沒有太大的幫助⋯⋯不過算來也均勻,還是要一句話說:『感恩!』」
緣苦度眾施慈悲 菩薩行跡在人間
上人的心與天地共生息,隨著眾生的需要與環境的變化,心心所念,只為眾生得安樂。而全球災害頻傳,四川瀘定地震、巴基斯坦水患,以及方興未艾的新冠肺炎疫情,接連地為各國貧弱家庭造成影響,如菲律賓、泰國等原以觀光或旅宿、交通為收入的家庭頓失所依,慈濟志工在地提供物資與紓困金發放,為需要幫助的家庭解難、度苦。
「不管是菲律賓、泰國,慈善工作就開始啟動了,發放生活包;臺灣亦如此,這就是慈善工作。孩子的教育不能停,窮困人的生活要及時補給,這都是慈濟人,在不同的國度,他們都會及時地行動。解決困難人所需要,哪裡有災難,哪裡慈濟人就及時發心,不管任何國家或地方,只要有慈濟人的藍天白雲,他們都會及時出現,這就是《法華經》的精神。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人間有災難,菩薩及時出現,在不同的苦難地方,去拯救苦難,這就是菩薩精神。」
上人開示,苦難之地,亦是菩薩所成之地。
「人間人人都可成菩薩,人人都是觀世音,只要你一念善心起,菩薩可以無處不在。慈濟人在不同的國度裡,無不都是付出、付出,打包、打包,付出的時候就是那樣地彎腰——用愛、用尊重、用那分真誠的心付出。不只是對人,也要善待大地、感恩大地。」
善念入心化善行 天地人合和互協
社會的繁榮與大地五穀雜糧,滋養與供應了人類的生活,大地平安,四大調和,人類的生活才能真平安。上人叮嚀,心存感恩,敬天愛地,讓生活與環境共生息,除了心念上的調整,也要把握造福的機會。上人以緬甸為例,在納吉斯風災後,慈濟人發放穀種,每個穀種袋上亦有靜思語,潛移默化中,受助的農人們也受到了影響,而有了善的行動。
「他們從靜思語米糧的袋子,學會了靜思語,學了入心,就是行動了,學會了慈濟那一分用愛付出,所以他們開始,不只是對人的禮貌,對於土地也是感恩,所以開始天天在走在田梗裡,背誦靜思語,感恩大地。」
善念帶動起土地善的回應,沒有灑農藥、沒有施肥,但卻讓環境從災後復甦,土地的稻穀也獲得豐收。
「他們和大地、蟲妥協,用很真的、很平和的心,敬天愛地,很自然的尊重大地的生態。說來是很奇妙,但是這就是真理。天氣、地氣、人心的平氣,但是人類也需要生活,彼此妥協一下,就可以平安過,這就是天、地、人間,合和互協,這就是道理。」
心態生態息相關 智慧善念益人生
中國大陸湖北鄂州一座觀音閣,位在長江的江心,因長時間暴雨,七百年的文化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已經淹水至二樓,歷史時光下的古蹟文化,與當代氣候變遷下的災害影響,曾經有的,可能消失;曾經消失的,亦可能因乾旱而又出現。上人叮嚀,這些都是曾有過的環境面貌,如何保留?如何傳承永恆的文化智慧?需要的是人人對歷史的重視。
「眼睛所看到的是古代人建造的物品,時間是這樣過,用心精心留下來的物品,它就是可以後代人來做見證。所以我們現在人人要自我盤點生命,寫下自我的歷史,人人的歷史會合起來建造現在的慈濟世界。慈濟世界的愛的能量是用文字、用各種的方式,把歷史留下來,總是我們盡心力面對人間,為人間付出,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價值。」
生命價值最為無價,不論是人或動物生靈,皆是獨一無二的,而人作為具備智識、智慧的生命體,更要能守住善念,尊重每個生命。
「我的桌上有一顆石頭,這一顆石頭裡面有洞,洞的裡面把它填滿了土,小小的苗種在這裡幾十年,沒有空間再讓他生根,但是他還活著,還青青綠綠的,但是被環境拘束在那裡,這就是環境、生態。我們人在大環境裡,感恩讓我們的腦力可以發展,可以多看多學,而且轉變、轉變;所以無明、惡念,就要趕快轉一下,變成了智慧善念,那就是利益人生。」
生活教育養功夫 施愛行善修福慧
上人期許,人人要守護好自己的心態,環境生態隨時代而有改變,但心態向善、樂於布施,都是能在生活中養成。上人舉一年幼的孩子為例,小小年紀透過茹素,珍惜生命、不忍殺生,克服口欲。
「我們現在既做人,就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心態,心態面對著生態,心態面對著我們現在的生態。我們要發揮智慧,看看那個孩子,他們不只是會聽話、幫媽媽去做事,做事那就是素,食事為大,他也會做素的,這都是讓我們說不完的典範。」
調和心態守護生態,上人期待,做人要「明理」,明道理就是養功夫。
「養功夫,這就是做人的開始,從遙遠以前的人,他們如何學會那樣的精工(古蹟文化),一直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態,我們要如何生活?如何教育?這是說不完。菩薩們,要把握時間發揮生命的良能,師父也是典範讓你們看,那一個小小孩也是大家的典範,總是人之初,性本善,菩薩愛的能量互動,福慧要雙修,造福人間要把握時間,感恩菩薩,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