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善濟世 均富人安

2022-11-28   | 慈濟基金會
慈濟志工廣為分享緬甸「米撲滿」的故事,啟發善念。證嚴上人開示:「這樣的點滴教育,善念累積了,從小就學會了這種克難、用愛點滴付出這樣的心,這是很好的教育,這才能祥和社會,而且家庭最好存善,積善之家有餘慶這是最好的教育。」
【證嚴上人11月28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常都說人生啊,永遠都是有一缺九——有了一塊錢,就感覺假如有了九塊跟一會合不就是十嗎?有了十塊錢假如再有九十塊不就是百嗎?那有百欠九,有千欠萬總是不斷都是在缺,這樣的人生哪不窮呢?」
 
有一缺九的人生,擁有再多依然不能滿足,而總覺得匱乏的心,帶來的也只是無盡的煩惱。證嚴上人在今日(11/28)的志工早會上,慨嘆國際間苦難頻傳,卻不是人人都有因緣能得救;而明明是有福的人生,卻也因為缺乏感恩心,而陷入自尋的煩惱之中。
 
「真實的窮人他不知人間富有的感覺;但是富有的人生不自覺自己已經很富足,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看清楚,要好好地吸入在自己心腦裡分析,用真誠的心來分析,分析得正確,我們人人都是有福人間,人人都是應該滿足,感恩這樣的人生。」
 
意望深無底,唯有知足、感恩才能改寫「貪欲」的人生戲碼。慈濟志工早會,天天透過大愛臺畫面,看見苦相,這也是上人的用心良苦。
 
「見苦要及時對自己感恩,感恩能平平安安過日子,讓我們的生活無憂慮,時時要感恩人生的快樂、有福。我們呢,總是不懂得這樣過,不懂得感恩過,所以會心靈永遠有煩惱,不足的煩惱,這不會快樂。我天天的擔心,我天天的說話,總是期待啟發人人的這一分心,人人假如願意付出一點點,對自己無影響可以一點點的付出,生命中盤點起來總是多一點的價值,只要一點點,天天繼續地付出。」
 
粒米成籮能助人 積善之家有餘慶
 
點滴匯聚助人的力量,不影響自己的生活,又能幫助需要的人,這就是慈濟竹筒歲月的典型。近日印尼企業家回臺參訪慈濟,並向上人報告慈濟四大志業在印尼的發展,當中也分享在印尼帶動「米撲滿」成果。
 
「我就跟他們說,『師父幾十年才能做到現在這樣,你們走入慈濟還不到三十年,明年(印尼)慈濟三十年,在印尼學校是二十年,你們已經做到這樣了,看來都是好整齊喔!』他們把教育落實,他們的孩子也鼓勵一把米的精神,他們就是用一湯匙,每一個家庭每一天孩子捐一湯匙的米,就這樣累積,每一湯匙累積起來,每個月小小桶子同樣集合,就這樣把它集合起來,就可以幫助苦難人。」
 
印尼慈濟幼兒園從8月17號印尼國慶日時,發起「米撲滿」活動,經過四個多月累積一大甕,在11月25日印尼教師節這天,把這些米和附近小吃店合作,製作便當,幫助弱勢家庭。
 
「現在我又聽到了印尼學校,慈濟小學也開始天天一湯匙的米累積,那每一個月的會合起來,可以幫助五十戶,差不多有五十戶,所以說來,這樣的點滴教育,善念累積了,從小就學會了這種克難、用愛點滴付出這樣的心,這是很好的教育,這才能祥和社會,而且家庭最好存善,積善之家有餘慶這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每一次看到這樣都很感動。」
 
以身作則作典範 布善種子聚善力
 
提到印尼慈濟志業的發展,企業家的帶動功不可沒。1998年印尼發生嚴重排華事件,國際稱「黑色五月暴動」,上人叮嚀「唯有愛,才能消弭仇恨,撫平傷痕」,印尼慈濟人進行軍警、貧戶大型發放,用愛促進印華融合。
 
「現在的印尼看來都是很富有很發展,跟1998年那一年其實差得很遠,那一年社會動盪,民生的生活很艱鉅,貧富拉得很長,所以社會不平安,那個時候在臺灣的慈濟,有一群的企業家,有慈濟的富一代、富二代的企業家啟發了愛心,他們親自投入去發放白米。一群企業家總是帶動帶組去,他們在那個地方發放白米,看到那窮困老弱婦孺來領米,『米這麼重如何扛回家?』就是這一群我們的志工菩薩,也是企業家,他們就去扛米;那當地的企業家看見了我們臺灣的這一群,有愛心的,那捐了錢、買了米,人還要到位,去幫那一群老弱婦孺的婆婆們扛米回家,當地的企業家也看到了,也投入了,也幫他們扛起(米)來帶回家去,還會一肩扛、一肩牽,一肩替他扛米,再另外一隻手來牽那些老人,真的都是當地的企業家也感動了,也開始帶動了。」
 
用生命感動生命、帶動生命,慈濟在人間從臺灣起點一步一腳印,從小小的一個點開始,擴散再擴散,以身作則,人人都可以作為人間典範,帶動印尼企業家的臺灣企業家是典範,帶動緬甸「米撲滿」的農民也是。
 
「緬甸也是一段時間,他們也動盪過了,因為貧社會不平安,也是慈濟去幫助給他們白米,幾年後鼓勵他們自耕、自農耕,就慢慢地開始,他們開發土地耕種了,我們給予種子、穀種,就這樣的他們耕種起來,在我上一次行腳之前,看到了他們要豐收、要割稻,已經好幾年,他們耕十幾年,他們也已經可以造橋。」
 
時時好心培善念 日日行善德無量
 
緬甸於2008年發生納吉斯風災,慈濟進入災區,發放稻種、肥料,讓農夫們能有好的收成,農民們自主發起日存一把米的「米撲滿」,從鄰幫鄰到現今已是村幫村,還可以自主鋪路、造橋,而且還開設縫紉職訓所。
 
「士農工商有做工的(捐)裁縫車,也已經鋪了這麼多的裁縫車,就是在教如何裁縫,那就是可以接外銷,可以去做加工,這要消弭貧窮轉貧為富。農忙時人人去農忙,這個農寒就是農忙過了,找時間女人來做裁縫做加工,男人就外面打工,農忙大家回家來農忙,他們的生活總是安排的這樣時間,他們現在的生活善用時間,善用空間,而且造橋鋪路,也有農耕慈濟田,他們割一塊很大的土地,他們把它命名慈濟田,這一大部份的慈濟田收割起來就是要做慈善,就是要幫助人。」
 
不管是緬甸家庭的「一把米」,還是印尼孩童的「一匙米」或者是慈濟田收割的稻穀,點點滴滴都是善心。
 
「各位菩薩,這樣的故事,要多講也要多做、學會。他們每天對自己的生活毫無影響,每天匯聚起來可以幫助多少人,而且銅板零用錢放在口袋裡,也許沒有什麼用途,把它集合起來,可以集中,在這樣的共修的時候,或是在學校的集合起來,都可以聽到叮叮噹噹的銅板聲音,這一天就可以開始算,這個月總收幾萬元,一個月總收是幾千塊,這都是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累積有量,人人大家可以這樣做,那就是功德無量。」
 
從竹筒歲月到國際慈善,五十六年來慈濟慈善足跡,已經踏上到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
 
「慈濟的慈善,天天都在看哪個國家有災情?人禍天災。哪一個國家沒有飯吃?窮困的孩子飢餓,眼睛大大的,肌肉消瘦,很苦。只要眼睛看得到了,因緣具足的,我們都可以去幫助他,這都是要平常累積,不是一時看到才來呼籲。」
 
平時做好準備,才能在有需要的時候,及時發揮效用,付出行善也是相同的道理。時時好心,日日行善;善心不間斷點滴匯聚,就能累積可以助人的力量。
 
「善事好事要平常累積,要培養人人有善心,這就是教善,時時呼籲,時時教育人人有愛心,變成了一個社會家家行善,積善之家有餘慶,這樣的社會就是會發亮發光的社會,自然能夠人心淨化,社會祥和,這是年年日日不變的念頭。」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