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為師 群行鋪道

2022-11-17   | 慈濟基金會
「要用很尊敬的正心來接受佛法,菩薩道的過去,到我們這個時代,才真正走出來,真正是人間菩薩。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看看你們用多少錢去付出,不管你們走幾個國家去做慈濟事,都是自掏腰包;或者是在我們的地區,要去找我們的法親,有時候帶著伴手禮等等,很多都是我們大家自掏腰包,路自己走,但是,是做慈濟事,是天下事,是佛陀正法傳下來的正法脈。」
【證嚴上人11月15日中區溫馨座談開示】
「師徒心,是很黏貼,真的是很貼心。這樣的因緣,我一直、一直很期待,大家要發的是真誠的心願。而且,我們大家是那樣的共同一念,在這一條菩薩道上,真誠的發心,是生生世世。」
 
慈濟人皈依證嚴上人座下,以上人的教示作為人生的導師,這一分師徒情不只是這一生的承諾,更是發願生生世世都要與上人締結這份誓約。證嚴上人行腳第二十七天(11/15)於臺中靜思堂與志工們溫馨座談,上人在談話間深深期許每一位慈濟人都要以真誠的心,走入人間,將佛法身體力行於生活中。
 
「師父真的敬愛大家,真的是我很愛各位菩薩。你們是真正的很用心,而且很敬愛師父,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中那樣的誠,而且很正,走入人間路,絲毫沒有偏移掉。所以,那樣的正、那樣的實在,那就是為了真正的入佛法。但是,不是形象的,是身體力行的,是做出來的,也不是帶出來的,是走出來的。」
 
人間貧病苦偏多 俗家修行智慧長
 
菩薩道,難行能行,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然而,不是只有出家眾能夠修行,上人特別鼓勵在家眾,若能勤於修行,在家眾更容易得到智慧。
 
「修行人,不只是師父是修行人,在家菩薩是智慧長,在家菩薩若要修行,是智慧比出家更容易得。因為你們都是在俗家,你們都是在社會,你們所接觸的很廣闊,所以看到、感受到的事很多。我們修行者是很單純,只是師父比較自討困擾,出家後,還要走入滾滾紅塵;所以,困擾事也是很多。」
 
落髮雖清淨,但上人一心懸念天下眾生,總是為著許許多多受苦受難人而擔憂。尤其是隨著人口不斷升,在全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各種天災人禍頻頻發生,上人的擔憂未曾減輕。根據媒體報導,11月15日凌晨一點二十九分,在菲律賓馬尼拉國家級婦產科醫院「法貝拉紀念醫院」誕生一名女嬰,世界人口正式突破八十億。
 
「人口之多啊!但是談起菲律賓,大家應該都很清楚,災難偏多、貧富懸殊。所以類似這樣的國家是很多,富有的人,需要我們給他們看到典範。」
 
時空推移故土變 嘆歲月不由人
 
慈濟的發祥地在臺灣東部,上人大半輩子的人生都固守在花蓮,在這個早年被視為臺灣後山的偏荒之地,次第開展四大志業。然而除了東部,上人對於臺中清水更是有著一分親切感。
 
「(清水)是我今生的出生之地。古(早)時候要去清水,是要繞山,繞了山,現在呢?以前還要從龍井,從兵營等等。鰲峰山,以前叫做『牛罵頭』,以前是這樣講。總是,過去從豐原去清水,是要很遠的路,現在走起來好像很直線,我們的中港路一直去、一直去,高速公路一直下去,一直去,那就到了。」
 
緣著時空推移,清水的改變,讓上人心生感觸,特別是看到志工們利用藺草編織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那種透出草香的味道,讓久未離開花蓮、返回故鄉的上人甚是感動。
 
「看到一些老菩薩,這些老菩薩差不多是姊妹輩。大姊,我走靠近,她就一直合掌,頭就是低低的,眼睛也就是閉著。我就說『抬頭啦,看一下啦!』但是,就是抬不起來。八、九十歲了,反觀自己,不也就是嗎?所以,會感覺自己很有福,我還可以天天在這裡,總是國際間的種種事,都會報回來。讓我歡喜,也讓我憂慮,這叫做人間,苦、集、滅、道,這總是自然法則。」
 
善用生命造慧命 人生藏經傳永恆
 
人生,總離不開「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行腳期間,許多老菩薩前來與上人座談,分享著自己雖然有了年歲,但仍持續參與資源回收、法親關懷、訪視發放等活動心得。看著這一群上了年紀卻仍為社會而付出的老菩薩們,由不得讓上人感慨歲月的流逝,同時提醒大家一定要寫好歷史、做好傳承。
 
「剛剛(陳)正忠在講,就會想到了他的爸爸(陳)瑞端,最早期、最早期,應該榮董他也是最早的,而且他很投入,跟(達)宏師父的那個時代,真的感恩的事很多。我現在只有一個期待,各位,我們大家都上年紀了,年紀比較小的你們一定要傳,一直傳,一直跟他鼓勵,讓他可以入人群、傳慧命,一代、一代要一直傳。自己也不要空過時間,來回憶一下,彼此談故事,提醒一下,那個時代你做了什麼,你記得嗎?我們曾經到哪裡去喔!這樣互相來分享,給大家聽,也讓自己有紀錄讓別人寫。」
 
寫好慈濟的歷史,這是上人心中最大的願;紮實紀錄每一位慈濟人的生命歷史,上人覺得這是他唯一可以回報弟子的方法。
 
「拜託有人可以來幫忙抄、幫忙寫,這不是你要的,是我要的。你們就跟他們說:『是師父要的。』希望慈濟的歷史,臺中,中部是一個很重要的點。慈濟人在臺中,在中部,我們要如何表達?慈濟發祥地在花蓮,慈濟的起頭、故鄉是在這裡。所以,期待大家,我們要用心。」
 
是日既過命已減 時間無情惜當下
 
看著老菩薩佝僂的身形,卻仍是歡喜的付出,上人讚歎之餘,同時感慨時間無情地流逝,並藉以提醒大家要把握時間、把握因緣。
 
「其實這一回我出門,一直感覺,過去都跟大家鼓勵生、生、生,活、活、活,生活方式,如何修心養性?如何鼓勵大家?過去也是一樣,剛剛大家的方法很好,要如何接引人進來。但是師父這回出來說最多的,就是說『盤點生命的價值』,  到底『倒退時間』還有多少?倒數時間,現在這個時候將近六點了,一天是四個六,六乘四等於二十四,現在看到了再七分鐘,就是傍晚,晚上的六點。所以剩下來,也剩下六個鐘頭……」
 
〈普賢菩薩警眾偈〉有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分秒不停歇地流去,人生歲月也是不斷的消磨,但我們要感恩每一天都能平安的度過,同時感恩隔天還能平安的醒來。
 
「(醒來之後)今天開始,就要有今天的規劃,今天開始,豐富的人生,要如何方向?和誰說話,我們要準備來說過去的什麼話,不知道的人要讓他們知道,不知道的人很多。現在在做慈濟,年輕的都不知道……瑞端,到底哪個時候如何走入慈濟來?到底他做了什麼事情?羅(明憲)居士和余(金山)居士,大家你們要替師父再去看他們,要常去看,要常去關心,那些比較年長(的法親),我們要常去關心。」
 
聞法隨行復轉教 如是展轉至永續
 
上人心心念念這一群同心同志願的菩薩,數十年來一起在菩薩道上併肩前進,即便一路走來許多坎坷,都能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歲月的自然法則讓身體退化愈來愈嚴重,甚至無法親自到靜思堂與上人見面,僅能透過雲端相會。
 
「我真的是心心念念資深菩薩,還要很期盼,現在的、在場的菩薩,你們要替師父……我們都是會拿筆、會寫字的,文史要幫忙寫,分享、宣導,這都是你們都可以做的。很感恩,這很困難,克服困難,也要把慈濟做起來。不管是慈二代、慈三代、慈四代,是代代延續下去。佛陀就說《法華經》,希望大家把《法華經》,一直傳一直傳,甚至傳到五十個人。」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寫道:「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好事要多傳,號召更多人一起來做好事,甚至要代代相傳,社會才會變好,人間才能永續。
 
「從佛陀時代,一直、一直到現在二千多年,到底我們還要傳多久?傳多久?佛陀的時代,應該就是像法跟末法的交界,佛陀的時代傳下來,那一千年裡面都還是正法。那種正法,再來慢慢變成像法,像法就是很多佛像,就像阿富汗,那些一千多年的山洞、佛像等等,這不知被毀壞多少處?所以人生要虔誠地傳佛法。」
 
付出無求無得失 菩薩道上共伴行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教導我們菩薩大法。然後佛陀時代,人口不多、交通不便,能夠聞法而落實生活的人不多;直到二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科技的發達促成傳法之便,佛陀所教導的菩薩大法,終於能在人間得到實現。
 
「要用很尊敬的正心來接受佛法,菩薩道的過去,到我們這個時代,才真正走出來,真正是人間菩薩。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看看你們用多少錢去付出,不管你們走幾個國家去做慈濟事,都是自掏腰包;或者是在我們的地區,要去找我們的法親,有時候帶著伴手禮等等,很多都是我們大家自掏腰包,路自己走,但是是做慈濟事,是天下事,是佛陀正法傳下來的正法脈。」
 
付出無所求,就無得失心,心就會很自在歡喜。上人鼓勵大家要結伴共行菩薩道,「菩薩們,菩薩道是要共同走出來,一個人不成道,要群,要大眾群,才能成正法道。」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