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法除惱 以身立典
2014-07-16 | 慈濟基金會要深信還要正信 轉動法輪淨土生
有些人修行,是為求福、求功德;上人言:「『功』,就是功夫;『德』,就是德行。修行是為修練身心、脫離種種無明煩惱;信仰偏差、迷信執著,更添煩惱。心靈充滿貪、瞋、癡、慢、疑等煩惱,起心動念間,就會驅使身體造作惡業。」
一位師姊分享,自幼生長在迷信、充滿禁忌的家庭,舉凡參加喪禮或至荒僻之地,都會害怕犯煞。有因緣接觸慈濟,跟著師兄師姊關懷意外災難或至喪家助念,初時還是心有罣礙,過了一段時間才逐漸擺脫疑慮。
「心存疑,就無法深信,也難入正信,日常生活不得解脫。」上人言,內修的「功」不足,癡迷疑惑未解,煩惱不去,言行舉止自然無法顯現「德」行。
心中煩惱、欲念不除,將不斷醞釀擴大。上人以「貪」念為例說明,對一件物品起了欲求之心,一旦取得猶不滿足,看到其他物品仍會繼續求取;以「瞋」為例,知道自己在生氣卻不能適可而止,會將事態鬧大而難以收拾;若「癡」心迷茫,犯錯而不知悔悟,亦將一錯再錯……
上人勉眾,以清淨的信心用功,運用佛法導正觀念、修正習氣。「心起貪欲,要提醒自己『知足』;遭遇人我是非,要『善解』;對於故意擾亂的人,要『包容』;還要『感恩』有緣可以聞法。有清淨的信心、接受正確的道理,不偏不迷,就能掃除心中無明煩惱。」
佛法如淨水,可以洗滌人心污垢。身處菩薩道場,上人期許慈濟人要善用方法,即時聞法、用心接法、立即傳法。「要負起轉法輪的責任——如是我聞、如是我做、如是我行。讓正法生生不息,五濁惡世即能成淨土。」
穩定腳步不起舞 腳踏實地做典範
「只是思考、空談,卻做不到,徒然浪費時間。腳踏實地,將做得到的事做得好、做得精緻,做出成效與典範,就能帶動社會潮流跟著走。」
與宗教處、慈發處同仁談話,上人教導,莫跟隨社會潮流「聞聲起舞」,要穩定腳步,朝既定的方向踏實邁進。「做得『實在』、做出成果,才能帶動社會大眾起愛的效應、善的循環。」
有心承擔、願意付出,如何做得圓滿?上人教導,必須內外合心。「就如石磨,中心要健全,石磨墩亦不能缺角;內外圓融、運作平衡,石磨才能轉得動。」
退休莫只重享受 獻良能老有所用
慈濟世界裏有許多銀髮志工,退休後積極投入社區、環保、醫療等志工服務,持續發揮人生良能,比許多年輕人還有活力。上人欣言,老年人生,並非日落西山沒有希望;夕陽之光,猶能映照人間美好。
「關懷長者,並非讓他們清閒無事、唱歌享樂;應輔導他們持續發揮生命良能——身體健康、為社會付出,才有真正扎實的生命。」
上人說明,退休之後若只顧享受,身體與思考容易快速退化。「擔任志工,以使命感為人群付出,常動腦筋、勞動肢體,不只身心健康,人生更踏實歡喜。」
【靜思小語】做得實在、做得精緻、做出典範,帶動社會愛的效應、善的循環。
上人開示於2014年3月2日至4日《農二月‧初二至初四》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69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