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走過 《雨露》甘霖灑大馬

2012-09-20   | 慈濟基金會
年輕的銘達(濟雨)與淑霞(慈露)相識於南陽街的重考班。(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三十多年前,一對懷抱著夢想和希望、從臺灣到馬來西亞打拚的夫妻,他們在一個文化、語言完全不同的陌生國度裡,工作上的競爭、文化上的適應、夫妻之間的相處、親子之間的衝突,都在在考驗著他們如何一起牽手走過……

橫跨三國 串連異國小故事

「就像這部戲的劇名一樣,以男女主角到馬來西亞打拚的故事為主軸,以他們到各地訪視的故事為串連,像『雨露』一樣滋潤各地。」導演王也民表示,《雨露》串起了發生在馬來西亞各地的感人小故事;因為是發生在異國,風土民情、自然環境全都和臺灣不一樣,一方面可以開闊觀眾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觀眾瞭解,在世界上還有這麼多我們可能想不到的地方,有這麼一群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製作人陳慧玲在籌備該劇之前,與編劇等人一起走訪馬六甲、吉隆坡、古晉、沙巴等地,親身體會到每個地方的特色差異,包括貧富差距以及當地許多感人的小故事;尤其在沙巴的比打士,很難相信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比打士的孩子們為了上學,必須自己揹著媽媽準備的米和鹽巴,千里迢迢的走山路去學校上課,還要借住在學校附近人家的屋子底下,每天就自己煮白飯拌鹽巴吃。」飾演簡淑霞(慈露)的方文琳,以一個做母親的心情,看見當地的孩子這麼辛苦上學,很是不捨;但是,他們生活環境單純,每個人都很知足、快樂,「這一點令我很感動,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真的很幸福。」

金生的媽媽要離開馬來西亞回中國,與金生告別。(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陳慧玲表示,「許多收看大愛劇場的觀眾,在看到劇中人穿起制服做慈濟的時候,常會覺得後面的劇情大概都差不多。原本我也很猶豫要不要放這些小故事;但是,我們一站一站的走下來,內心的震撼就如同銘達(濟雨)夫妻在當地的感受一樣。他們可以拋開種族的差異,將無私的愛遍灑在這片土地,最後把工廠變道場,讓我深受感動。因此,在與監製龐宜安商量後決定在馬六甲、吉隆坡、古晉、沙巴這四個地方,各選一個當地的小故事帶進戲劇。」

這個決定,也開啟了大愛劇場新的一頁。《雨露》全劇有五分之四都在馬來西亞拍攝,堪稱是大愛劇場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一部戲。拍攝地點橫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國;擁有十三州的馬國幅員遼闊,劇組靠著四輪傳動車跋山涉水抵達偏遠山區,或搭船到水上難民營,拍攝範圍廣達七州,將戲劇的視野拓展到地球村的每個角落。同時,這部戲也創下大愛臺在國外拍攝時間長達三個月的新紀錄。

大馬演員新面孔

由於大馬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當地人除了說華語、英文外,還有馬來話、印度話等;劇組到這裡拍戲,就和劇中人當年闖天下的過程一樣艱難。

為了忠實呈現當時銘達(濟雨)夫妻在異國環境中的努力,劇組決定除了臺灣的兩位主角外,清一色皆邀請當地演員參與演出;即便劇中有說華語的角色,但大馬使用的詞彙與語助詞與臺灣完全不一樣,很難學得道地,因此還是得邀請當地演員來飾演。由於臺灣較不熟悉大馬演員,製作單位也在當地成立一個製片組,在半年內辦了一場又一場的海選,才將近三十位主、次要角色敲定。

銘達(濟雨)和其他同業在工廠等著布料做好,要趕緊送給客戶看。(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許久不見的大馬歌手阿牛也在劇中客串一角。劇組當初在與阿牛接洽時,充滿愛心的阿牛一聽是慈濟大愛臺的戲,二話不說便點頭答應;但他的拍攝期有限,無法演出戲分較重的角色。製作人便大膽請求他飾演患有智能障礙的「金生」一角;雖然是客串,卻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起初製作人擔心他是否能接受這類特殊角色,沒想到他很快的一口答應,深深感受到他想盡一分心力的誠意。

除了阿牛之外,這次劇組也邀約了許多當地的知名演員演出,包括曾獲大馬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的溫紹平、雙雙獲得及提名最佳男演員的陳沛興和陳沛江兄弟、以及獲得最佳女演員提名的黎艷瓊等。

令人遺憾的是,劇中飾演裁縫組組長洪霞的大馬演員謝雯惠,今年(2012年)8月4日因乳癌不幸病逝;她在拍攝過程中從未透露病情,十分敬業。她看起來那麼健康美麗、笑容那樣甜美,卻這樣忽然離開人世,帶給劇組相當大的震驚與遺憾。

此外,劇組在進行前置作業時,才知道大馬地區沒有臨時演員公司;後來聽聞大馬慈濟志工很有表演天分,於是決定先試試從志工中遴選臨演。出乎意料的是,試鏡三天來了超過五百位志工,令人十分感動。

小小衝突創造詼諧

除了異國的風土環境以及大馬演員的新面孔之外,《雨露》也在主角承受創業的艱辛、以及夫妻與親子關係的衝突上多有著墨。

「師兄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是我想要學習的地方。」飾演銘達(濟雨)的蘇炳憲表示,銘達(濟雨)初期在馬來西亞開設工廠時,一方面要承受罷工、接不到訂單的壓力,又要安撫家人的心情,生性樂觀開朗的他自己吞下不如意,從不表現在臉上;「這讓我體會到,只要有智慧,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解決的。」

除了異國的風土環境以及大馬演員的新面孔之外,《雨露》也在主角承受創業的艱辛、以及夫妻與親子關係的衝突上多有著墨。(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雨露》劇情溫馨感人,有時穿插逗趣的情節。導演王也民表示,銘達(濟雨)個性活潑風趣、淑霞(慈露)謹慎小心,兩人經常在劇中發生小小的衝突,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趣味。

「淑霞(慈露)從小家境富裕,她心地善良,會主動關懷身邊弱勢的人;不過,畢竟是千金小姐出身。為了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特點,我設計她在戶外的時候一定會撐陽傘;從年輕時在臺灣,以及後來到了大馬的初期,也都是出門陽傘不離身,很怕晒太陽。」王也民表示,直到她深入偏遠的山林訪視,感覺撐著陽傘很不方便,才慢慢改變習慣。「一個人的個性是不會因為她成為師姊就馬上改變的,所以我希望讓女主角從外在的習慣行為來展現。」

在當地人的內心裡,銘達(濟雨)夫妻與一般的外商沒什麼不同,都是來剝削廉價勞工的,等賺飽了錢就會離開。淑霞(慈露)自我反省,發現原來自己缺少了一種愛……她也發現在異國行善,不像在臺灣那麼容易。

其實,銘達(濟雨)一開始事業心較重,無法瞭解淑霞(慈露)為什麼如此投入志業。他在馬來西亞有一群臺商朋友,假日經常相約打高爾夫球、去餐廳吃飯;他認為,努力工作之餘,其他時間就應該要好好享受人生,對淑霞(慈露)所投入慈濟志業雖不反對,但也不會參與。直到有一天,淑霞(慈露)想出了一個妙法,讓銘達(濟雨)不知不覺的主動提出要參加他們的訪視行程。

戲裡戲外親情流露

另一方面,淑霞(慈露)也面臨著親子關係的考驗。兩個女兒跟著父母從臺灣來到馬來西亞,卻因為念書的關係,必須寄住在新加坡的親戚家;當時女兒還小,正是最黏媽媽的時候。

「淑霞(慈露)放心不下女兒,每天下班後開兩、三個小時的車,從馬六甲到新加坡探望女兒,然後再開車回馬六甲加班。」方文琳表示,自己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兩個女兒,很能體會淑霞(慈露)關心女兒的心情。

銘達(濟雨)拿著自己做的訪視海報到工廠與員工分享。(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淑霞(慈露)的兩個女兒後來寄住她妹妹淑美在美國的家,接受較為開放自由的美式教育;卻沒想到,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大女兒婷婷在生活及交友上出了一些狀況,淑霞(慈露)趕緊飛到美國,將兩個女兒帶回馬來西亞。

「我的個性和淑霞(慈露)有點像,對孩子比較嚴謹;不過,我也會有放鬆的時候。我想,做母親的都一樣,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陪在身邊,除非是像淑霞(慈露)為了工作才不得已分開。」方文琳表示,親子之間「愛難說出口」的感覺,對於東方人來說應該是很普遍的現象。婷婷對媽媽不能陪在身邊、一見面又要管東管西是有些埋怨;直到淑霞(慈露)生病住院,婷婷才體會到生老病死的無常。她走到媽媽的病床前,知道自己過去對媽媽的態度不好,卻不知道怎麼表示;淑霞(慈露)也想努力修補親子之間的衝突,也一樣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在現實生活中,方文琳與兩個女兒很親,一向不願離家太久,多年來推掉許多大陸戲劇邀約;此次接演《雨露》也經過相當的掙扎──想接演好戲,又不希望離家,心中天秤在拔河;最後戲癮勝出,忍痛離開兩個寶貝女兒。沒想到,到馬來西亞沒多久就因思念女兒而頻頻掉淚;於是,女兒在三個月內兩度飛去大馬探班。她表示,「這是我第一次離開臺灣到外地拍戲,一開始我甚至不敢一個人睡旅館。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是挑戰、學習和成長。」

蘇炳憲從小在異國長大,外地拍戲對他而言自然不是問題;他表示,由於劇組人員的辛勞,把演員們都安頓得很好,他覺得每天都像度假般輕鬆愉快。然而,這是他成家後第一次到外地拍戲,太太帶著孩子來到吉隆坡探班,小別勝新婚;太太即將回臺的那天,兒子天真的告訴大家,媽媽早上哭了三次。

蘇炳憲表示,銘達(濟雨)在劇中曾經說:「九分事業,一分志業。」但是,後來的他卻是「一分事業,九分志業」。但是夫妻倆等孩子都大之後,不用再為生活操煩,便百分之百投入志業,相當令人感佩。

《雨露》在馬來西亞的拍攝,不僅對來自臺灣的男女主角及劇組人員來說是全新的體驗,更可以讓觀眾的視野大開,一探這迥異於臺灣的異國風土民情,並隨著《雨露》的腳步,一起觀看銘達(濟雨)夫妻如何愛灑南亞。

播出日期:2012/09/20~10/29
主要演員:蘇炳憲、方文琳、兵欣婷、陳慶祥(阿牛)、黃繆怡、黎艷瓊

(文:吳立萍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2012/09/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