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將心比心 陪伴塵爆傷者走出幽谷

2015-12-17   | 葛傳富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召開新聞倫理委員會,與會專家學者呼籲新聞同業將心比心,陪伴八里塵爆傷者走出生命幽谷。(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早期在處理新聞時,媒體的責任和方向十分明確,但是目前的環境,要如何拿捏?大愛電視臺總監湯健明表示,大愛臺在處理災難新聞時一直依據「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報真導正」的原則,沒有逾越,克制職責,但還是有未竟之處,請大家提供寶貴的意見。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12月15日召開新聞倫理委員會,邀請委員大愛臺顧問楊憲宏、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文化大學教授鄭貞銘、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劉新白提供新聞處理意見;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長葉樹姍、大愛臺總監湯健明、大愛臺副總監張尊昱與何建明,以及新聞部經理陳竹琪共同與會,專家學者一同呼籲新聞同業將心比心,陪伴八里塵爆傷者走出生命幽谷。

大愛臺總監湯健明表示,此次討論的議題是「從災難新聞及節目製播看媒體如何發揮正能量--以八里塵爆事件為例」,希望委員們踴躍提供意見,做為日後處理災難新聞的依據。

災難新聞報導 人文思考與同理心

文化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大愛新聞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鄭貞銘表示,災難新聞是目前臺灣媒體最值得檢討的一環,記得有一年除夕,一家航空公司墜機,記者敘述踩著遺體往前採訪,在過年之際,映象十分深刻,至今提起還十分難過。鄭貞銘表示,新聞報導的考量上,媒體記者應該要有「人文的思考」,何謂人文呢?「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明瞭自己的責任,也就是『同理心』。」

媒體記者心中要有一把尺,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說,災難新聞採訪應遵守「五不三要」,「『五不』就是不侵入、不干擾、不重覆、不消費和不渲染,『三要』包括報導要有氣度厚度、要精確明確、記者本身要安全,報導也要讓觀眾安心。」

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劉新白表示,政府及慈濟志工做很多感人的事,其他媒體都沒有報導,此次八里塵爆傷者的存活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五,很多的奇蹟來自各方的力量。

「承擔責任、力求善良」是大愛臺顧問楊憲宏提供給記者處理災難新聞應遵守的八字箴言。楊憲宏表示,「觀眾有知的權利,八里塵爆的新聞,觀眾也有不想知道的權利,硬要把血肉模糊的畫面強迫塞給觀眾看,這樣對嗎?」「力求善良」就是要找到分際點,災難現場血肉模糊的畫面,在吃飯的時間端上來,日後的恐懼會很難抹滅。

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則站在醫療專業的立場表示,避免家屬受到二次傷害,醫院開記者會主動提供分享畫面給媒體,一方面可避免傷患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病人隱私。

漫漫復健長路 新聞工作者需關心

6月27日晚上,震驚全臺的粉塵爆炸事件,各電視臺幾乎出動所有記者採訪,隨著死傷人數增加,親人哭紅雙眼、手腳癱軟、悲痛欲絕的畫面,攻佔媒體版面,五個多月過去,還有媒體在關心他們嗎?

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語重心長地表示,「因為它已經沒有新聞事件了,我們就把它捨棄不追蹤,反正就不是新聞了嘛!可是這復健的漫漫長路,才是我們新聞的工作者要去關心的重點。」

(文:葛傳富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2015/12/15)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