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共修 精舍師父談懺悔

2011-02-19   | 吳美櫻 黃金英 黃美惠
板橋園區內參加精進的志工,專心聆聽講師分享。(攝影者:徐志成,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1/01/08)
新北市板橋、土城、樹林、三峽慈濟志工精進日,1月8日由靜思精舍德傅師父講解《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內容概要,近九百人於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潛心共修。

法水洗心先懺悔

《水懺》是佛教徒熟知的一部經典,由悟達國師所作。起源於晁錯與袁盎皆為漢景帝朝臣,晁錯因記恨袁盎害其被殺,與袁盎相纏十世。

悟達國師(袁盎)十世為高僧,戒律精嚴,業門緊閉,晁錯想報冤卻無隙可乘。最後於唐朝時,國師獲懿宗皇帝賜沈香法座,心中生起一絲貢高驕慢,業門一開,晁錯才能趁機報仇。國師歡喜升座時不小心撞到瘀青,此瘀青慢慢腫脹化膿,名醫束手無策,瘡包日漸惡化,後來變成人面瘡,非常痛苦。

幸蒙迦諾迦尊者,賜與三昧法水洗滌,不但洗滌了國師身體的病痛,也洗去過去的業果。國師便將懺悔的心得,著作了《水懺》。德傅師父講解時提到,懺悔就是用佛法洗心,《水懺》是洗心的方法,在學佛當中,一定要先懺悔,把心洗乾淨,才有辦法接受新的東西。

志工林王麗玲表示,以前的她是苦寫在臉上,如今是滿面春風。(攝影者:黃秀琴, 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1/01/08)
師父表示,時時刻刻都要有懺悔心,懺悔自己的業障;懺悔時一定要很微細、很深入、很透徹,起心動念都要懺悔。將不好的念頭去除乾淨,懺悔是警惕自己、反省自己,懺悔之後要回向、要發願,因為修行不是獨善其身,應該走入人群利濟眾生。

煩惱無明不糾纏

證嚴上人將《水懺》重新詮釋,以符合當代世俗情境。自2003年四月,至2008年三月歷時五年,共宣講五百三十五場,輯成《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上人於書中強調要大懺悔,懺悔則無罪,知過能改,就是好人。若有人做錯事,但懂得懺悔,大家也要懂得包容他,愛護他的道心。

師父對今天參加精進的志工們說:「佛教徒一定要相信因果,相信因緣果報,幫助我們不作惡。這輩子雖然做得很好,仍要懺悔過去生的業。」

慈濟志工林王麗玲分享,由於在板橋園區當文物志工,有機會看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書中的智慧便是打開她心結的良方,煩惱無明不會在心裡糾纏。過去,林王麗玲將苦寫在臉上,如今是滿面春風,她的改變看得見。她說:「上人的著作《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一定要請回家好好研讀。」

慈濟志工林德源表示,每月一次的精進日主要在凝聚共識,提升宗教情操、法喜分享、堅定道心。林德源最後帶領大家,禮拜《懺悔文》,期待人人起懺悔心,自我檢視,努力改往修來;彼此感恩、尊重,人人互愛,才能祥和社會消弭災難。

(文:吳美櫻 黃金英 黃美惠  新北市板橋報導 2011/01/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