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國慶逢吉祥月 志工關懷醫護

2021-08-20   | Khusnul Khotimah
在金卡蓮慈濟大愛醫院急診室服務的帕特麗夏(Patricia Yesiarti.左二)感謝志工的關心。(攝影者:Khusnul Khotimah,地點:印尼雅加達,日期:2021/08/17)
「以前的習俗,華人在七月份會燒金紙。比起這樣做,不如把那些錢用來做好事,可以結好緣,分享愛心。」嚴峻疫情下,印尼志工馮如足覺得更應該落實普度的真義——「救度眾生出離苦難」。
 
時序進入農曆七月,也是華人社會俗稱的「鬼月」,充滿禁忌。然而,農曆七月對佛教而言,卻是吉祥月、孝親月、感恩月。證嚴上人慈示,「救度眾生出離苦難」是佛教中所謂「普度」的真義。往年志工也會舉辦活動傳達正知、正見,啟發正念,善行。嚴峻的疫情下,志工力行普度真義。
 
吉祥月期間,8月17日恰逢是印尼國慶日。為了慶賀當日的雙喜臨門,雅加達慈濟志工做了一百份「錐形薑黃飯」,分別送到三家醫院——金卡蓮慈濟大愛醫院、烏克里達醫院(RS Ukrida)與卡托陸軍醫院(RSPAD Gatot Soebroto)。也送給病患家屬和弱勢鄉親,讓他們感受溫暖的愛與關懷。

 
為了慶賀七月吉祥月與印尼國慶日,雅加達慈濟志工做了一百份「錐形薑黃飯」,來關懷醫院的醫護人員與病患。(攝影者:Khusnul Khotimah,地點:印尼雅加達,日期:2021/08/17)


喜慶錐形薑黃飯傳遞祝福
 
喜歡烹飪的藍雪珠,是發起人,「現在處於七月吉祥月,8月17日也剛好是印尼國慶日,所以我提議大家一起做『錐形薑黃飯』,來感恩和慶賀國慶日。」
 
17日早上,她的家裡飄出印尼道地菜餚素仁當(rendan)。牆壁上的時鐘指著早上九點,志工們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要完成一百份「錐形薑黃飯」,大家都跟時間賽跑。
 
桌子的另一邊,音響播放著「薰法香」,藍雪珠與其他五位志工一邊煮菜一邊聞法。雖然需要烹飪大量的飯菜,但大家都很歡喜、有效地完成任務。「我們中和氣每週二與週五都有薰法香,所以今天也不想錯過聞法的機會。」藍雪珠說道。
 
當天(8/17)除了準備一百份錐形薑黃飯,志工也已經做好五十份飯盒,早上時已送到西雅加達,發給疫苗中心的志工與疫苗接種者,某部分打疫苗的民眾有些是低收入戶,如拾荒者或計程機車司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錐形薑黃飯」裝在一個圓形的透明容器,在薑黃飯上面插著小小的紅白印尼國旗。配菜有素仁、辣味蛋與馬鈴薯、炒豆角與素蝦餅,另外也加上「布朗尼」當飯後甜點。
 
代表印尼國旗的紅白緞帶,繫在透明容器外。富有傳統色彩的食物,素食的配菜,讓這道佳餚更美味又健康。「很開心能夠在國慶日一起付出,一起造福。希望收到錐形薑黃飯的人,能夠心生歡喜,生病的人可以盡快康復。」志工藍雪珍歡喜祝福。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陷入困境,比如在醫院急診室,有很多病患家屬,因為過於擔心而無暇顧及吃飯。志工希望富有國慶日色彩的「錐形薑黃飯」,可以鼓勵正在服務的醫護人員,給他們加油打氣。

 
在金卡蓮慈濟大愛醫院急診室,收到錐形薑黃飯的一位病患家屬也頗為感動。(攝影者:Khusnul Khotimah,地點:印尼雅加達,日期:2021/08/17)


為醫護人員病患加油打氣
 
中午之前,志工已經抵達金卡蓮慈濟大愛醫院,立刻把二十份錐形薑黃飯與飲料交給醫護人員;志工也親自將錐形薑黃飯,送給醫院的病患家屬,享受一頓溫飽。
 
在急診室服務的帕特麗夏(Patricia Yesiarti)表示,很感謝志工的關懷,錐形薑黃飯,讓她想起往年在慈濟大愛醫院,每逢國慶日必定會舉辦一些趣味比賽,來增進醫護人員之間的感情。
 
「我們最近兩年都沒有類似的活動了。雖然我們必須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但志工帶來的錐形薑黃飯,可以彌補我們對國慶日的想念。希望疫情可以盡快結束,讓我們恢復到正常的作息。」帕特麗夏說道。
 
接著,志工帶著三十份錐形薑黃飯與飲料,前往烏克里達醫院。看到志工親自送飯,多娜醫師(Dokter Dona)表示很感恩,「今天慶賀國慶日,我們感到驕傲又有點哀傷,因為必須堅守在急診室過國慶日。慈濟志工的支持與援助,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陽光普照下的馬路很通順,志工也順利抵達卡托陸軍醫院。在急診室服務的醫療人員熱情歡迎志工們,也歡喜收下五十份錐形薑黃飯與飲料,他們再三感謝。
 
看到志工如此關心醫療人員,卡托陸軍醫院的個案經理妲蒂(Iswartati)表示:「感謝真主阿拉,卡托陸軍醫院的新冠肺炎病患人數有所下降。這也算是國慶節的禮物,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新冠肺炎的病患了。」
 
卡托陸軍醫院的醫療團隊,也希望民眾不要鬆懈,讓印尼可以盡快走出這次的醫療危機,「我們呼籲大家持續遵守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希望雅加達可以盡快成為綠色地區,早日脫離疫情。
 
(文:Khusnul Khotimah 印尼報導 2021/08/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