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借鏡 淑女回收賺歡喜

2010-07-12   | 陳如滿
從小家境無法升學的張淑女師姊,待經濟許可時盡力栽培子女,如今兒女各有所成,開始全心投入環保工作。(攝影者:陳如滿 2010/06/13)
張淑女師姊,1944年出生在台中縣神岡鄉,父親務農,母親賣菜,國小畢業後就在工廠上班分擔家計,經媒妁之言跟蔡喜郎先生結婚,二十一歲單純的鄉下姑娘,嫁到都市一個世代經商的家庭來,從小任勞任怨的特性,讓她很快就適應了。

因為小時候家貧,無法繼續升學,因此在經濟許可下用心栽培子女,如今兒女各有所成,她開始全心做慈濟。

淑女師姊說:「回顧從1989年開始接觸慈濟,到現在已二十一年了,日子過的眞快,因為張雲蘭師姊開啟了我與慈濟的長情大愛,也讓我這傻傻地鄉下姑娘,結識了一群好姊妹。」

雲蘭師姊爲了要邀約會眾進入慈濟,常常事情忙完後,就帶著便當到會眾家裡去,分享「證嚴上人帶著慈濟人在做什麼?上人為什麼要慈濟人走入人群?」真正的身體力行,付出無所求還要道感恩。雲蘭師姊非常有耐心,就像在上班一樣,不斷地說慈濟,一次不成再一次,再難渡的人,也都會被她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

謹守戒律發揮良能 把握時間投入環保

她說:雲蘭師姊是我的貴人,當時因為生意很好,經濟狀況不錯,「大家樂」正風行,所以我有時也會去「簽牌」,1991年雲蘭師姊帶我回花蓮參加委員受證,回來後還一再提醒我,慈濟委員必須守戒,不可投機、不可賭博,當下就決心不再玩「大家樂」了。
為了照顧前後中風三次的丈夫,張淑女師姊就在菜市場邊找一個攤位賣甘蔗汁,可以一邊照顧他一邊做生意。(攝影者:陳如滿 2010/06/13)

親戚朋友經常會在我面前提起,某某人只投注一點點錢就贏了好多,但我都不為所動,那時候上人正在募款蓋醫院,雲蘭師姊告訴我,要將錢用在對的地方,才能真正發揮它的良能,所以我陸陸續續幫先生、兒子還有我自己捐榮董。

淑女師姊謙虛地說:「初期是偷偷地在做慈濟,總是趁先生外出工作的時候做慈濟,而甘蔗店裡的生意也忙,所以只有一點時間可以做慈濟,2001年郭秋菊師姊帶我去陳枝章師兄那裡做環保,一開始心裡很掙扎,怕別人看見自己在做環保會很不好意思,所以秋菊師姊就帶我去超市裡回收紙箱。慢慢習慣後,覺得做環保一點也不會丟臉,反而可以運動,做完後感覺通體舒暢,每次都很歡喜呢!」

坦然面對病痛折磨 同理分享膚慰患者

因為賣甘蔗汁生意很好,淑女師姊也曾去簽「大家樂」,還好雲蘭師姊帶她回花蓮參加委員受證,回來後,就決心不再「簽牌」了,從此認真做環保未曾停止。(攝影者:謝邦雄 2010/06/29)
她說:我先生前後中風三次,我就在市場邊找一個攤位賣甘蔗汁,一邊照顧他一邊做生意,但是我的環保工作並未因此而停止,每天一早八點左右出門,趕回來幫先生梳洗、餵食。雖然,以前他曾經反對我做慈濟,也沒有辦法度他出來;他都說因為作生意,需要應酬,也必要和工人「搏感情」,所以酒喝多了中風生病,他也悔不當初,但事情已經發生就只能坦然面對。

看著他被病痛折磨,我非常不捨。一直到2008年初往生,我雖然很傷心難過,但還是以真誠的心,祝福他乘願再來。在照顧他的過程中,也讓我體悟到生病真的很苦,會磨人心志,不但是病人本身苦,家屬更苦;因此,我也經常到醫院當志工,藉由自己親身的感受,用同理心去膚慰病患及家屬。

目前承擔台中市南區互愛三環保組長的淑女師姊說﹕走入慈濟真的賺很多,「第一智慧多!第二溫馨多!第三歡喜多!第四健康多!」你看!這麼多!你要去那裡找?每天都讓你笑瞇瞇!

(撰文者:陳如滿 台中報導 2010/06/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