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登山 再不做怕沒機會

2014-10-31   | 蔡瑜璇 黃筱哲 桃園人文真善美志工
老伴幾年前過世,讓李登山驚覺有件事再不做將會終生遺憾。「現在加入慈濟到底能做什麼?上人所做的都是大善事,所以現在我會加入(培訓)是說,年歲已經這麼大現在再不加入,恐怕就沒機會了。」(畫面截取自大愛新聞)
高齡九十歲也許是頤養天年、含飴弄孫的年紀,但對於家住桃園的李登山來說,卻是行善足跡起步的時候。原本擔任鄰長二十四年的他,因為年紀大而選擇退休,但後來因為太太過世體悟到人生無常,決定在去年加入慈濟志工培訓的行列。另一位環保阿嬤「燕姑」,活到老學到老,心裏總是惦記著上人的她說:「如果有一天我回花蓮見到上人,我要跟上人說『呷卡老ㄟ(臺語)』,呷老一點再救更多人。」

深怕來不及 九十高齡仍行善

「來這看看,如果沒有回收物,我就會回頭了,上人腳步怎麼走,咱們就怎麼做。」志工李登山說邊走邊撿拾可回收的環保物品。半夜做環保,李登山沒穿外套,路旁的飲料杯、公園的垃圾桶,以及還沒歇業的店家都是他造訪的地點。「多少撿一點對慈濟有幫助,那對慈濟若有幫助,慈濟就有辦法去幫助別人。」

李登山今年高齡九十歲,街頭環保這條路,他是披星戴月風雨無阻。為了慈濟,他夏天半夜二點出門,冬日則改為三點,工時最少二小時起跳。李登山說:「你萬一遇到回收物比較多的時候,回到家差不多五點了。」

回到自己的家稍事整理,天亮後他隨即轉往慈濟茄苳環保站。環保志工呂寶淑很敬佩他的精神,她說:「我們真的要跟他學的精神。」另一位環保志工楊玉秀說:「年紀這麼大,還能夠這樣每天都來,真的是真了不起。」
人稱「燕姑」的吳玉燕阿嬤今年已八十六歲,舉凡生活、香積、福田、親子成長班等功能,做事勤快的阿嬤總是來者不拒,歡喜承擔。(攝影者:黃筱哲)


曾經擔任鄰長二十四年,靦腆、認真、和藹是李登山的註冊標記,後來因為年紀大而選擇退休,但老伴幾年前過世,讓他驚覺有件事再不做將會終生遺憾。李登山說:「我是早就想加入慈濟,但是我三心兩意,我活這麼大歲數了,三四年前我大概八十五歲就想說,年紀這麼大了,現在加入慈濟到底能做什麼?上人所做的都是大善事,所以現在我會加入(培訓)是說,年歲已經這麼大現在再不加入,恐怕就沒機會了。」

加入慈濟行善,做環保只是計畫中的第一步,李登山還參與見習培訓,即使過程中下巴因為脂肪瘤開刀,他也從不缺席。李登山說:「有人問我說叫什麼名字,我就說我叫爬山(登山),意思就是說腳踩一階,一階後再爬過一階,人就是要這樣一步一腳印、一步一步來的。」人生九十才開始,李登山要繼續緩步向前,改寫人生的定義。

活動老學老到 敬愛師父

另一位高齡八十六歲,人稱「燕姑」的吳玉燕阿嬤今年已八十六歲,也是在遇到上人後有了不一樣的風景,她學習感恩學習懺悔,不懂得修飾話語,只是用最真誠、直白的話語表達對上人的感恩:「師父,我愛您!」

初次拜訪阿嬤時,她老人家笑容滿面,身材嬌小的阿嬤特地穿著環保志工制服,頭戴帽子,腰繫皮帶,顯得朝氣十足,此時站在上人法相前,更像一位純真的小學生。

然而阿嬤在六十五歲時曾為重度憂鬱症所苦,就醫長達三年,直到仁德區的志工邀約阿嬤協助回收紙箱、參與志工,才漸漸地在慈濟中找到一把開啟心門的鑰匙。「感恩有老師教,要不然我們只會憨憨的做,也不知道在造業。」

歡喜付出 守身口意煩惱除

從未離開過故鄉仁德的阿嬤,很感恩靜思堂就在住家附近,就像多了第二個家。她每天早上聽完上人開示後,便到大寮協助香積志工挑菜,也曾採收作物與大眾結緣。舉凡生活、香積、福田、親子成長班等功能,做事勤快的阿嬤總是來者不拒,歡喜承擔。
阿嬤將回收物送到環保站時,狗狗一看到阿嬤好像家人回來一般,前腳趴在阿嬤的背部撒嬌,像在為辛勞的阿嬤按摩。(攝影者:黃筱哲)


下午阿嬤會推著嬰兒車出門,乍看之下好像在顧孫,其實是要到鄰近的黃昏市場收取回收物或包裝水果的塑膠袋。接著送到環保站分類,狗狗一看到阿嬤好像家人回來一般,前腳趴在阿嬤的背部撒嬌,像在為辛勞的阿嬤按摩。

與阿嬤交談,發現她開口閉口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因為她說每個人心中有一面鏡子,看不順眼起煩惱就是無明,所以要顧好這顆心。阿嬤是用佛號守住自己的身口意。走入慈濟至今已近二十年,阿嬤心裏總是惦記著上人,有感地說:「如果有一天我回花蓮見到上人,我要跟上人說『呷卡老ㄟ』,呷老一點再救更多人。」

(文:蔡瑜璇、黃筱哲、桃園人文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