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殺業 張公公改做環保

2015-01-13   | 蔡瑜璇 黃筱哲
人稱「張公公」的慈濟志工張振欣,古道熱腸的個性在進入慈濟後更是積極表現,總有著接不完的電話,彷彿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菩薩。(攝影者:黃筱哲)
人稱「張公公」的慈濟志工張振欣,慈眉善目,身形清瘦,年輕時曾協助鄉里造橋鋪路,古道熱腸的個性在進入慈濟後更是積極表現,總有著接不完的電話,彷彿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菩薩。

述說因緣的長疤

張振欣的左手臂上有一道長疤,那是一段罕為人知的過往,也是個深自惕厲的印記。二十九年前他為了還債,經營海鮮買賣,某日凌晨,有人趁他準備漁貨時,冷不防地拿起刀子朝他的左前臂砍下,之後迅速逃逸。原來是因為他的生意樹大招風,招來同行相忌、派歹徒痛下殺機。

回首過往,太太翁麗玉在一旁頻頻拭淚,張振欣則是淡然地說:「一切都是因緣!」兩人都很懺悔過去不聞佛法殘生靈、不明因果造殺業。

生命遭逢巨變時,未嘗沒有翻轉的機會。他在住院期間聽到隔壁病友說,東部有位比丘尼發願建醫院,令他大為感動,從此開啟進入慈濟的因緣。

用愛付出的雙手

二十多年前,張振欣聆聽幸福人生講座後,大為受益,不僅在社區舉辦講座,也開始做環保,成為臺南市鹽水區的第一顆環保種子志工。早期張振欣與妻子開著環保車到處收回收物,足跡遍及新營、柳營、鹽水、東山、白河、後壁、鹿草等區,一個星期至少有五天載回收物。就是這種身體力行、熱忱服務的精神,兩人十多年來帶動數十位鹽水區的環保志工,彼此間有著緊密的情感連結。
張振欣對環保志工有著一分疼惜的心,得知有位老阿嬤默默撿回收物,即使量不多,張振欣也會不計油錢開車載送,只因背後有老阿嬤純淨可貴的發心。(攝影者:黃筱哲)

張振欣對環保志工有著一分疼惜的心,得知有位老阿嬤默默撿回收物,即使量不多,張振欣也會不計油錢開車載送,只因背後有老阿嬤純淨可貴的發心。發心布施不在金錢多寡,而在虔誠的一念心,信為道源功德母;張振欣深諳此理,以行動護持老阿嬤的善念。

張振欣與社區環保志工的年歲相當,卻時常扮演父輩的角色關懷大家,著實像鄉里間的土地公。一位老菩薩跌倒造成骨折,行動不便,張振欣聽聞後便主動前往探望,老菩薩看到我們到來,笑逐顏開,直說:「真感恩!祈望趕快康復,回去做環保。」愛不分親疏遠近,只要人間有愛,處處就有溫情。

盼為志工續慧命

在張振欣與當地志工的努力下,臺南鹽水環保站於2000年成立,十多年以來接引社區民眾投入環保,並與附近學校結合推廣環保教育,成果斐然。然而兩年多前,鹽水環保站因地主另有規畫而結束,令當區環保志工相當不捨。
張振欣與太太翁麗玉就是環保志工們的善知識,彼此成就慧命的增長,讓法水深入心田,更讓善種子一生無量。(攝影者:黃筱哲)

現在鹽水區的環保志工每月聚集一次進行分類,大家互動熱絡,重溫昔日共做環保的美好時光。張振欣一一與志工招呼,心中則期望能再成立一個環保站,除了增進凝聚力,更是讓環保志工有個薰法香的固定道場。張振欣提到自己早期有位朋友不僅熱心公益,還樂善好施,卻不堪病苦折磨,選擇結束生命,這讓他感觸深刻。即使一個人不斷行善造福,但心中沒有法水滋潤,一旦遇到境界,容易隨業流轉。

上人曾說,一粒好的種子易被周圍雜草所覆蓋、佔據養分;若要顧好道心就得結交善友、遠離惡友。在鹽水區,張振欣與太太翁麗玉就是環保志工們的善知識,彼此成就慧命的增長,讓法水深入心田,更讓善種子一生無量。

(文:蔡瑜璇、黃筱哲 臺南報導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7期)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