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鬼門關 從怨懟到感恩

2015-02-01   | 張菊芬
每次帶車到慈濟醫院,王娛滎都會在車上點名,看鄉親是否都到齊了,是否知道診間在哪裡。(攝影者:張菊芬)
「我為什麼要為了他自殺?」王娛滎的脖子上,紅色的勒痕久久未退……

那是一個初秋的夜晚,小倆口大吵了一架,王娛滎一時想不開,茫然中拿出一條繩子往樑上套,人站在椅子上,脖子往繩上一伸、雙腳用力踹開椅子,因為錯誤使力,王娛滎從高處掉了下來,跌下來的那一霎那,王娛滎忽然驚醒過來。

從鬼門關走一回的王娛滎,感受到八苦中的病苦,也才知道為什麼自殺的人,舌頭會吐出來,「當下心裡真的很難受,脖子也痛一個多月才好,可是人在迷惘中,走不出來。」

夫妻不同調 舊友伴低潮

王娛滎於1989年加入慈濟會員,隔年開始做環保,那時家中經營飼料生意,先生同時兼營風水流年,由於王娛滎對做慈濟環保資源回收有著莫名的喜愛,經常趁著先生不在家,悄悄地溜出去做回收。

當時孩子還小(約四、五歲),王娛滎外出做環保時就把門關上,將孩子鎖在樓上;路上撿回來的回收物,王娛滎則堆疊在樓上空出來的和室房,有時回收量多還放到長蟲,引起先生強烈抗議,氣得要把她趕出家門。

在先生的抗議之下,王娛滎默然離開慈濟,心想:「有機會還是會再回來!」而先生也允諾等孩子長大,再讓她全心全意做慈濟。

下車時,王娛滎總會問問鄉親是要看哪一診,並告知診間在哪裡,如果需要也會協助掛號。(攝影者:張菊芬)
遭遇人生最大的低潮,王娛滎此時身邊有兩位知音--高中同學林蕊、劉素麗,知道她每天以淚洗面、心情不好,經常帶她至寺院參拜或去遊覽名勝古蹟,甚至還幫她報名學開車,希望她能將注意力轉到學習上,以利心情放鬆。

感受人生八苦 找到心靈依止

1999年9月21日凌晨,臺灣發生百年來最強烈的地震,原本寧靜的夜晚,瞬間變成驚懼心碎之夜,也讓王娛滎位在南投的家全毀。地震時受到慈濟人溫暖的關懷,讓王娛滎更加覺得:「慈濟是我心靈的依止處,有機會也要出來幫助他人。」

隔年,舉家搬遷到雲林時,孩子已讀高中,王娛滎平日如有經過環保教育站,總還惦記著要做環保、行菩薩道,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心願。經過先生允諾並在南投慈濟志工輾轉介紹之下,認識雲林的志工鄭麗昭,引介她到慈濟環保教育站做資源回收,有著鄭麗昭的帶動,王娛滎開始開環保車到處回收。

王娛滎從人生八苦中,體驗到「愛別離、怨憎苦、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再加上「生、老、病、死」苦,並從結識的法親身上,學到菩薩遊戲人間的道理,而慢慢地走出心中的陰霾,鄭麗昭更鼓勵她出來培訓,順利在2005年受證。

細心多留意 體貼顧安全

有些民眾路況不熟,王娛滎都會親自帶他們到要看診的診間。(攝影者:張菊芬)
某天去載資源回收時,鄭麗昭邀王娛滎承擔雲林虎尾線往返大林慈濟醫院的接駁車帶車志工。承擔交通車志工期間,不論颳風下雨,或路途遙遠,王娛滎總會準時搭上交通車,「人生八苦中,病苦真的很難受,希望可以帶這一群生病的鄉親來醫院,協助他們解決身體的病苦。」

接駁車慢慢駛向大林慈院,在車上,王娛滎面帶微笑叮嚀著鄉親:「阿嬤你您是什麼名字?需要協助掛什麼科?心臟科在三樓,婦產科在五樓喔!」

接駁車到了大林慈院,王娛滎面帶微笑走進接駁車服務臺,與醫院同仁點交一些行政事務後,又趕緊到各門診區關懷阿公、阿嬤有無找到診間、掛號單是否已投入,忙進忙出沒一刻閒。

有些來領連續處方箋的年長阿嬤,會拜託王娛滎到藥局拿藥,回程再送過去,王娛滎客氣地說:「我如果沒有來,在家也沒事情做,能來這裡學習真的很好。」

患者當親人 同理家人心

王娛滎以同理心對待鄉親,有一回,沈寶璧女士特地從桃園南下,到大林慈院接駁車服務臺,尋找一位都會在車上分送糖果餅乾給鄉親的帶車志工。原來,沈寶璧的媽媽沈徐桃,當年搭王娛滎帶的接駁車,王娛滎的細心照顧讓沈寶璧念念不忘。

以前沈徐桃阿嬤經常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去搭接駁車,過馬路常常沒注意後方疾駛而來的車輛,王娛滎為此擔心不已,有時會打電話到臺北給阿嬤的兒女,告知徐桃阿嬤的狀況,並建議子女無論如何每星期都要抽出一天時間回來陪阿嬤,他們感受到王娛滎的誠心建議,每星期輪流一人請假回來陪伴自己的母親。

親切的笑容、指間散發的溫暖,王娛滎總是陪在鄉親身邊,溫情相伴。(攝影者:張菊芬)
幾年過去了,老人家年事已高,有失智傾向,後來搬到臺北與兒子同住。女兒沈寶璧銘感於心,為感恩王娛滎長期的陪伴,特地從桃園南下尋找她,與經常惦念著阿嬤的王娛滎相見甚歡,兩人成為好朋友,沈寶壁還主動提出要成為娛滎的會員,王娛滎建議她可將善款交給當地慈濟委員以落實社區,如此,可為自己的鄉親做更多的事。

不做牙籤去傷人 謙卑身行受肯定

遇到脾氣不好的鄉親,王娛滎說,「不要做雙頭尖尖的牙籤刺別人,人家願意告訴我,我應該要感恩,人家如果不願跟我講時就沒救了。」她經常用一句「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來勉勵自己,而她謙虛的身形,經常得到大家的讚賞。

回程的接駁車上,王娛滎怕鄉親沒搭上車,總會在車上再次點名︰「李春桃、王秀惠、曾感恩……到了嗎?」如果沒搭上車的鄉親,就會再度到診間尋找鄉親是否還在看診,或者是否不知道接駁車回去的時刻。

證嚴上人說:「一丈之內是丈夫,一丈之外就馬馬虎虎。」對於先生過往的一切,王娛滎看開了,如今除了做環保、福田、帶接駁車,王娛滎還承擔下午茶志工、在社區推動素食……跟先生各自調整心態,互相尊重,感情越來越融洽,王娛滎也從怨懟到感恩,感恩先生護持,願意讓她走慈濟這一條路,而且愈走愈歡喜。

(文:張菊芬 大林慈院報導2015/01/3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