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真 踏出一步就不是零

2013-04-21   | 洪淑真
洪淑真隨人醫會到南化關山出班,來看診的民眾說著自己的健康狀況與感恩。 (攝影者:楊德有)
「在慈濟,不會學到會,而且免學費。」這句話讓2011年11月剛受證的我,沒有拒絕的理由,承擔了人文真善美幹事,雖然曾擔任過教職,但是畢竟教數學和寫文章完全沒關係,個性一向保守,對於陌生的人與事會讓自己退縮,而人文真善美的工作卻又如此專業,讓我感覺壓力非常大。

從零開始 不斷學習

「師姊,能不能帶著相機,我們要去法親關懷。」還摸不清楚人文真善美的工作項目,也不知自己可以做什麼?

兢兢業業地跟著幾位組長,出去關懷三位行動不便的資深師姊,拿著傻瓜相機,一面照相紀錄,一面聽她們聊天細說從前,對這些資深老菩薩一路走來跟著師父的腳步,認真踏實的心念,心裡深受感動,真的如證嚴上人說的,每一位菩薩都是一部大藏經,心想:「如果我不是承擔人文真善美,可能不會有因緣去得到這一分的法喜。」

然而遺憾的是,因為陌生的人與事,不敢多問,也不懂得如何寫大藏經,所以並沒有把握那次的機會為老菩薩們留下一些紀錄,還好2012年剛好有安排通識課程,密集上了幾次的課程,對人文真善美的作業及使命才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對編採稍有一點點概念。

造血幹細胞捐贈宣導說明會上,也是骨捐關懷小組成員的洪淑真,製作看板,以短劇呈現,說明如何宣導,化除民眾疑慮。 (攝影者:劉智遠)
之後,只要有共修研習課程都盡量參加,我想不斷吸取別人的經驗,看別人的作品,在模仿中學習,讓自己早日進入狀況,不然社區的菩薩足跡,如果因為自己的笨拙而空白,我會覺得歉疚,有失職守。

實務操作 逐漸熟悉

2012年適逢教育二十年,組內需要為二位老師做《人間菩薩》報導,因為時間有限,逼著自己學習採訪,寫文稿,跟著電子錄影師姊、平面攝影師兄一起去捕捉受訪人物的足跡身影,時而去臺南分會或慈濟中小學,時而去師姊的幼兒園及家裡,有一次還前往高雄靜思堂研習課現場。

雖然常常累了一整天,回來還要熬夜寫稿,不過這樣的經驗也讓自己逐漸熟悉了這個功能的作業流程,細節與注意事項,例如平面攝影需在錄影機後面,避免意外入鏡,文稿要協助現場動線,引導受訪人物講述所需內容以便收音,像這樣的出班學習,不僅獲益良多,也是讓自己可以有實務練習的機會。

「生日禮物是筆電耶!」我好高興,兒子和女兒看媽媽這麼精進,去年(2012年)生日時送了一臺筆記型電腦作為禮物,因為原來電腦的容量已不能負荷愈來愈多的照片。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就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趁著煮飯的空檔收發信件,上傳下載資料,充分利用時間,還可以邊看大愛臺吸收法水,家人都說:「媽媽雖然是已退休,卻好像是全家最忙碌的人。」

從共修中 虛心請益

孩子買筆電送給洪淑真當生日禮物,這樣就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趁煮飯的空檔收發信件,上傳下載資料,充分利用時間。(攝影者:許登進)
「白平衡設定不對,室內拍攝ISO值要調高……」家中老公看著照片搖著頭,我心想:「什麼是白平衡?什麼是ISO值?我不是用全自動拍就OK嗎?」看別人拿單眼相機很專業,為了拍好一些活動的照片,就把先生很少使用的單眼相機從防潮箱中拿了出來,但在一次社區老菩薩慶生活動中,卻因不熟悉操作無法發揮功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還是用傻瓜相機補拍,勉強完成任務,但內心總有一些扼腕。

下定決心從基礎學起,不但報名參加攝影學會的課程,對快門、焦距、光圈這些相機功能終於有了初步認識,不再只會使用全自動的傻瓜相機,也到安平聯絡處跟著筱哲師兄共修,學習慈濟的拍攝人文,組內的共修,黃威然師兄也常將我們的作品提出來討論,心想這些都是菩薩的歷史足跡畫面,應該要盡心盡力拍攝記錄,才是尊重也才不會有遺憾,畢竟剎那即是永恆,有些鏡頭稍縱即逝,不能重新再來。

「心不難,事就不難。」日積月累的學習,雖然離手到捻來的功力還差得遠,不過逐漸進入狀況是真的,大家常說「在慈濟,不會學到會」原來是真的,我想,只要踏出一步就不是零,我現在是從1開始了,但願能一生無量喔!

(文:洪淑真 臺南報導2013/04/2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