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碧潭水源地 代代悠遊

2017-12-20   | 沈玉蓮
新店環保志工駱怡君從小在碧潭長大,發現潭水又髒又臭,投入環保志業十多年,持續不輟。(攝影者:何照烈,地點:新店碧潭,日期:2017/10/23)

「我們難道要留給下一代一條又髒又臭的河川嗎?」駱怡君從小在新店長大,因為看到碧潭不再像以前一樣清澈,成家後毅然決然投入校園環保教育,並帶動社區居民保護水源地,十多年來堅持不已,一個單純的心念就是:「希望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

兒時記憶難再 做環保愛孩子

駱怡君是土生土長的新店人,祖父過世時留下一些債務,因此父母總是為了家計忙碌不停,年幼的駱怡君就常常陪著祖母到碧潭岸邊洗衣服,一起與玩伴抓魚摸蝦,那一潭清澈綠水留下了快樂而美好的童年回憶。

婚後忙於工作,駱怡君的生活只有家裡跟公司。一直到有了孩子,他帶著學齡前的女兒重新回到童年戲水玩耍的碧潭,才發現潭水又臭又髒,魚蝦不見了,去一次就難過一次,心裡總是吶喊著:「再這樣下去,我們的下一代怎麼辦呢?」

因為對環境的擔憂,駱怡君帶著一雙女兒到碧潭邊玩邊撿垃圾。「走!爸爸帶妳們去碧潭玩水。」幼稚園中班、小班的女兒樂此不疲,有時候沒空去,孩子反而會要求:「爸爸,什麼時候去碧潭撿垃圾?」每年中秋節或有大型活動,看到遊客留下的一包包垃圾、木炭或瓶瓶罐罐滿地都是,怎麼撿都撿不完,他好著急:「怎麼辦呢?」

孩子讀新店國小時,學校需要家長當志工,駱怡君看到資源回收的選項,二話不說就填了上去。每週一、四上班前,駱怡君到學校做分類回收,常常想到:「自己做是不夠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大人怎麼教,他們就會怎麼做。」

於是,駱怡君與老師商量,帶動學生做回收,後來累積經驗有了心得,也不定期地到校宣導資源回收。這一做就是十幾年,儘管現在孩子都已經上了大學,每個禮拜有四天,駱怡君還是到新店國小做環保、站導護,不曾間斷。
慈濟志工駱怡君為了保護水源地,常常到坪林地區的國中、小學校園宣導資源回收。(攝影者:余津玫,地點:坪林國中,日期:2016/05/11)

環保理念相合 一起做力量大

2004年的某一天早上,慈濟志工張榮松來找駱怡君的媽媽收功德款,碰到駱怡君滿頭大汗地進家門,閒話家常聊了起來:「你去那裡了?」駱怡君說:「我去新店國小做回收。」

張榮松很訝異,慈濟志工每個月都會去新店國小載二、三次回收,怎麼都沒遇到呢?趕緊結識這位環保同好,也帶動駱怡君踏入慈濟,不只自己當志工,爸爸、哥哥也相繼加入。

進了慈濟,駱怡君除了在社區做環保外還承擔幹部,十多年來猶如陀螺轉啊轉,家業、事業、志業讓他疲於奔命,但他毫無怨言,因為心中想的都是那句證嚴上人常說的,本份事。

志業佔去了大部分時間,駱怡君與妻子共同經營的事業也受到了影響,很多責任都得由妻子來扛,妻子了解他深具責任感,只怨不敢言。但當責任區隊長出缺,所有志工都推薦他時,妻子說話了,請以事業為重;父母也說話了,請以正準備考大學的女兒為要。面對家庭壓力,駱怡君重新思考,要如何做才能兼顧家業、事業與志業呢?

駱怡君想到,每位志工都有不同的功能專長,將資料建立起來,就能找到適合的人承擔工作。他利用空檔,只要是區裡需要的勤務,總是以身作則帶著大家做,站在第二線的他,這二、三年來也能堅守崗位,持續投入環保志業。
新店慈濟志工駱怡君不但投入社區環保,還與當區志工支援坪林環保志工。(攝影者:蔡永安,地點:慈濟明山環保站,日期:2017/08/26)

保護珍貴水源 代代齊心相傳

「如果沒有駱怡君師兄帶著新店的師兄、師姊協助做環保,我們可能已經退轉了。」坪林區地處偏遠山區,也是水源頭,有志工陳宗禮、何家溱夫妻到處回收,還有志工許寶絨在漁光村做回收,因為量大,需由新店志工協助分類載運。駱怡君希望保護乾淨的水源,除了每週承擔遠赴坪林載回收的任務,還廣邀志工每隔週五前往坪林,參與夜間環保。

即使受傷生病了,醫生囑附駱怡君必須休息三個月,他也只休息兩個禮拜,就開著環保車到了坪林。何家溱說:「怡君師兄說,『這邊不來載不行。』看到我們這樣在收,東西那麼多,為了環保不行不來載,因為這裡是水源頭。」

不論白天多忙、多累,一到夜間環保日,駱怡君一樣風雨無阻,帶著志工前往坪林做回收,九年如一日。駱怡君說:「這裡只有陳宗禮一位師兄,我們來支援,當運動做得很開心。水源頭弄乾淨了,我們也會很清淨。」

因為看到碧潭清澈不再而一心做環保,駱怡君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河水、大地,下一代才有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玉蓮 新北市報導 2017/12/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