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亞庇市 志工貧戶情
2009-07-22 | 楊秋鳳亞庇位於馬來西亞婆羅州北端,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現在首府所在。連同周邊的城鎮共約一百萬人口,其中五十萬是華人,其餘還有卡達山、馬來都是較大的群裔。當地凝聚了五百多位志工進行濟貧教富工作,推動志業不遺餘力。
照顧戶陷困境
原籍菲律賓的珂爾瑪,十多年前遠赴馬來西亞沙巴討生活,結識了當地男子並結為夫婦,生下九名孩子。七年前,幼女甫出世,為了養活眾多孩子,丈夫到吉隆坡找工作。漸漸地,珂爾瑪與丈夫失去了聯絡,內心著急不已。委託身在西馬工作的長女尋找父親的下落,沒料到捎來的消息是丈夫另結新歡,珂爾瑪與孩子被遺棄了。
自始,珂爾瑪自製糕點賣給鄉親,賺取微薄收入維持一家生活。而在西馬工作的三名孩子自顧不暇,無法援助母親。每天清晨四點,珂爾瑪起床製作糕點和炒米粉,五點挨家挨戶兜售,生活雖苦但尚可溫飽。
眼看孩子逐漸長大,珂爾瑪的心事越來越重了。原來九名孩子中,就有五名孩子並無登記出生證明,造成孩子們無法上學,或到外工作。因本身非馬來西亞公民,珂爾瑪對孩子的處境無計可施,深感無奈。「別提沒『報生紙』的孩子,連有『報生紙』的孩子,我也無能力供她們上學啊!」珂爾瑪難過說道。
生活雪上加霜
2007年,排行第七的孩子—達杜,被證實罹患糖尿病,須經常到醫院複診。為了控制達杜的血糖,每日得檢驗血糖多達四次。然珂爾瑪實在挪不出錢購買血糖測量機與檢驗試紙。收入僅夠糊口,突然要兼顧孩子的醫療費,讓珂爾瑪的情況雪上加霜。
透過院方的提報,亞庇慈濟人親自登門造訪。由於珂爾瑪的家座落在偏僻的郊區,幾番輾轉才尋獲其住處。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與主人滄桑的心情相輔相成。
「家」乃每個人的避風港,而珂爾瑪的家卻毫無此作用。九年前,丈夫搭起了約兩百方尺大的高腳屋,讓妻兒有可遮蔭之處。經過歲月的洗禮,高腳屋已簡陋不堪。無窗戶的屋內,光線透過無所不在的裂縫投射進來。因經濟不允許,多年來珂爾瑪一家,在無電源、無自來水供應下生活。晚間點油燈照明,並向鄰居購買自來水,維持生活作息。
同年6月,慈濟開始援助達杜的醫療費,也補助一家的生活。在關懷中,發現珂爾瑪家不遠處有一片海灘,堆積了許多被沖上岸的垃圾。仔細一看,垃圾堆裡參雜了許多塑料水瓶、鋁罐等;志工二話不說即帶動珂爾瑪與孩子到海灘,示範如何做資源回收。
「不要小看這些瓶瓶罐罐,回收後可變黃金,黃金變愛心哦!」志工觀機逗教,讓珂爾瑪與孩子們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性。不僅愛護地球,更是慈濟慈善基金來源之一。自此,「環保」在達杜幼小的心靈滋生。他的辛勤,影響了玩伴一起做回收,成了村裡的環保小尖兵。
安身安生更安心
體恤珂爾瑪住家環境簡陋,數月前,志工替其租下另一棲身處。然珂爾瑪仍心繫住上十載的舊居,深怕被人佔去,只好讓孩子住在租來的房子,自己則留在舊居。搖搖欲墜的屋身,遇風雨來襲,就躲到隔壁鄰居家,雨過天晴後又再回去。珂爾瑪甘於勞累,也不願捨掉舊居,看在志工眼裡很不捨。
因緣湊合下,志工透過個案訪視,結識來自「蒙福青年訓練中心」一員的喬納森。「蒙福青年訓練中心」乃給予貧窮家庭、輟學及無錢就學,卻希望可學習一技之長的青少年,獲得提供免費學習與照顧的機會。希望他們將來覓得職業擺脫窮困的環境,從而幫助自己與家人。
志工得悉從事建築業的喬納森,曾免費為弱勢人士建屋子,萌起邀他齊為珂爾瑪重建家園的念頭。經了解慈濟理念後,喬納森一口答應出一分力,材料費用則由慈濟支付。
6月27日,志工一行八人,加上喬納森與四名員工,浩蕩前往珂爾瑪的住家。首先要將破舊的屋牆拆掉,員工們稍用力一扯,整片板墻即支離破碎。「若再不維修,高腳屋頂多只耐到年尾。」喬納森表示,重修後的屋身,至少可為珂爾瑪一家遮風擋雨,度過數個年頭。
帶動淨灘護大地
礙於屋子實在破舊,整修有一定的難度,過程中,只有身懷專業技術的四位員工參與。起初志工還肩負搬運工作,當工程正式進行時,志工落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心想不能就此空手而歸吧!靈機一動,何不把握時間,到附近的海灘來個「即興」的淨灘活動。
因達杜與村童早把塑類瓶罐撿走了,海灘上餘下樹枝與枯葉。志工向村民借來手推車、耙子和鏟子,將樹枝與枯葉堆積後埋在地下,好化為「春泥」滋潤大地。孩子們見志工做得起勁,也紛紛加入淨灘行列。你負責掃、我負責撿,大家合作無間。志工發現海灘上有零散的玻璃碎片,即刻彎腰一一撿起,避免赤腳的村童受傷。
僅半個小時,亮麗的海灘即現眾人眼前。「真的感謝你們,好乾淨啊!」村裡的長者們非常開心,因海灘是他們平日休閒的好去處。隨後,志工分享海洋的魚類與海龜因誤吞下塑膠袋而喪命,孩子們聽了好不驚訝。「我們不要海龜死掉!」孩子們承諾以後會保護海灘,不亂丟垃圾。達杜也答應帶動玩伴繼續做回收。
經過兩天的工程,原先破舊的高腳屋煥然一新,屋身堅固多了。貼心的志工也安排給新家添了兩扇窗口,空氣流通之餘,屋內亦變得光亮起來。「真的很感激,若不是你們幫忙,整修屋子對我來說,簡直是無法辦到的事。」珂爾瑪欣慰有人伸出援手,終於卸下忐忑不安的心,不再擔憂失去家園。
往後的日子,珂爾瑪的丈夫回到家人身邊,並向志工承諾不再拋棄妻兒。志工殷勤叮嚀他要遵守承諾,希望珂爾瑪一家能真正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