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書軒 鄰里好喜歡

2011-06-22   | 沈以文、趙培琳
排隊請購靜思書籍、產品的人潮很踴躍。(攝影者:劉思妹 地點:北京 日期:2011/06/18)
坐落在崇文門附近的北京靜思書軒,前臨熱鬧大街,後倚密集的住宅社區,早在裝修階段,就已經吸引來來往往的路人好奇觀望。

期待中落成 鄰里滿溢書香

歷經七個月的除舊佈新,北京第一家靜思書軒終於在2011年6月18日正式啟用,用一本好書、一杯咖啡或清茶,在靜謐安祥安祥的環境中,讓前來書軒的社區民眾,都能領受到書香、茶香以及人文德香。

家住附近的姚振蘭女士推著還在襁褓中的孫女前來,她笑著表示,書軒還在裝潢時就已留意到了,猜想著這個地方將來要做什麼呢?她很高興「最後開了一家書店」,並表示書軒的外觀讓人一眼看起來就很舒服,走到裡面,樸素優雅的氣質「很適合我這樣年齡的人。」

提著菜籃的何潔女士表示,前幾天已看到櫥窗陳列的書籍,相當喜歡,有些提倡素食,有些講環保,都非常好,「我就住在附近,以後也會邀約朋友一起來,喝喝茶、看看書。」

飲一杯智慧水 把握當下因緣

上午十點書軒正式開幕,蒞臨書軒的每一位菩薩都收到靜思語小冊,落座後配上清涼沁透的洛神花飲,悶熱的暑氣一掃
在《讀靜思語》優美的旋律中,將更多人帶入心靈的故鄉。可愛的小菩薩們也拿起手中的兒童靜思語學習起來。(攝影者:劉思妹 地點:北京 日期:2011/06/18)
而空,人人安靜地翻閱靜思語,品讀智慧法水。「要將困難當助力,不要當阻力。」對於站在工作新起點上的張真瑜來說,這句話令她茅塞頓開,備受鼓舞。她期許未來也成為人文志工,傳播智慧與良善的種子。

書軒在北京落戶,要感謝的人很多,其中中國寶島眼鏡集團總裁王國勝不但出資,而且提供場所,將原來的員工餐廳改裝為書軒。但他謙虛地表示,要感謝上人給予他機會貢獻心力,北京第一家書軒能在此時此刻成立,是因緣水到渠成。他期望書軒成為心靈休憩站,成為弘揚上人法語的所在。

傳遞大愛清流 各地法親獻祝福

出席儀式的貴賓當中,擔任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國際調研組局長的謝愛偉女士表示,她一路看著書軒在中國發展起來,今天的心情和所有志工一樣激動。她認為,書軒就像一滴甘露浸潤人心,帶來吉祥安寧,和諧美滿。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及哲學院教授何建民先生對人間佛教的實踐頗有研究,前來祝賀之餘並分享他從佛教研究角度對慈濟的體悟:「現在的社會可謂惡濁滿布,特別需要強大的清流來淨化,而宗教領域的清流就是要更多的關注現實人生。在我看來,慈濟就是現代人間佛教的典範。」

航班因天氣原因臨時取消,火車票又售罄,上海志工黃惠玲只好坐火車先到天津再轉北京,輾轉迢迢終於趕上書軒開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她代表全體上海慈濟人獻上了真摯的祝福,祝願北京靜思書軒傳遞真善美的訊息,人間菩薩大招生。

何日生師兄(左一)與謝愛偉局長(右一)相談甚歡,感恩北京有靜思書軒讓更多的人認識並瞭解慈濟。(攝影者:劉思妹 地點:北京 日期:2011/06/18)
除了大菩薩,現場也來了很多小小菩薩。蔣若愚和蔣宛琦兄妹手拎著裝有靜思語小籤的提籃,在書軒門口恭敬地邀請會眾抽出好話一句。問他們最喜歡哪一句,若愚的最愛是「心量大,福報就大」。他說起有個同學不小心將他的玩具弄壞了,他雖然有點傷心,但還是原諒了同學,所以他們現在還是很要好的朋友。不計較無心之過,所以還能保有美好的友誼。

人生經濟學 人文德香撫慰心靈

北京靜思書軒舉辦的第一場活動,就是由慈濟基金會文發處何日生主任主講《人生經濟學》。人人都要點亮心中的那一盞燈,不管外在條件是貧窮還是富貴、病苦還是健康、白丁抑或接受了高等教育,只要點燃心燈,就能散發熱與光芒,照耀自己,也鼓舞他人。

前來聆聽講座的姜波先生非常感動,來自農村的他,父母的雙手正是因為長年勞動而又粗又硬,長滿厚厚的繭。聽聞何主任講述志工訪視的過程時,他感同身受。「我很願意為鄉親付出一份心力,因為我也來自農村,我很了解這其中的辛苦。」

74歲的趙俊梅老菩薩是大醫王汪皓的母親,身體受傷尚未痊癒無法走路,雖然仍以輪椅代步,也堅持來到書軒。看到書軒如此莊嚴雅致,會眾如此歡欣踴躍,喜悅與興奮的表情一直寫在老人家的臉上:「今天太高興了!仿佛又回到了臺北靜思書軒,又聞了到香馨雅遠的書香味道,又聆聽到了上人的智慧法語!」

首家靜思書軒在北京開幕後,期待每一位來到這個空間的有緣人,都能獲致心靈的沉澱,並感受溫馨靜謐的氣息。而書軒也會成為接引各方菩薩大德的中繼站,在人與人之間建立美善的橋樑。

(文:沈以文、趙培琳 北京報導 2011/06/18)

{rtmp}20110623-1{/rtmp}
.點選以上 觀賞影片.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