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YMCA訪星 慈青倡環保

2011-07-15   | 楊冠雄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參訪團主席陳浩然同學,把錦旗交給慈青校輔爸爸王威勳以作紀念。(攝影者:楊冠雄,地點: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日期:2011/07/03)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Hong Kong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從香港前來新加坡進行文化交流,並於7月3日上午參訪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並與新加坡慈青交流。

環保製品 具設計感

在志業看板區,慈青學長蕭宏倡仔細介紹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從新加坡慈濟志工推動慈善志業緣起,到慈濟人足跡廣布世界各地,為國際賑災奔走,都讓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有些同學還把筆記本寫得滿滿的。

香港同學張朗妍讚歎慈濟人,哪裡有需要就走到哪裡,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付出奉獻的精神值得學習。
慈青學長蕭宏倡透過志業看板,向來自香港的同學介紹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攝影者:張佑平,地點: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日期:2011/07/03)


同學們接著參觀靜思小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及環保餐具,尤其覺得不銹鋼製成的環保筷有型又實用。

少欲知足 茹素護生

回到會議室,慈青環保組組長楊冠雄首先和大家分享慈濟的環保緣起、概況及慈濟的環保七化。楊冠雄表示:「新加坡慈青努力推動環保,不僅自己從節能減碳做起,也在各個大專院校宣導環保、做資源回收,並積極參加社區環保活動。」

慈青們參與社區環保,到居民家收集分類物資時,目睹許多人因一時的貪念,把流行的物品買下卻沒善用,最終仍是把東西扔掉造成浪費,讓地球一再地負荷垃圾。楊冠雄告訴大家:「做環保的過程中,夥伴們可以學習減低貪欲,珍惜物命──這也就是環保心靈化!」

接著透過影帶〈A Life Connected〉的播放,讓香港同學們了解,人類本來是可以和大自然和睦共處,卻因人類的口慾貪念,不僅使得萬物生靈被殘殺,自己身體也背負不健康的因子。影片結束後,楊冠雄再度呼籲,保護環境最有效及簡單的方法,就是茹素;除了動物得到保護,自己也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領隊李順愛老師因贊同慈濟的教育方式,而鼓勵學生前來參訪慈濟。(攝影者:張佑平,地點: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日期:2011/07/03)

近來,新加坡慈青正在推行素食推廣──素食英雄Vero(Veggie Hero)的活動,希望聚集各大專青年的力量持素、勸素,一同加入「素食英雄」的行列。楊冠雄也介紹慈濟香港分會的網站,鼓勵大家經常瀏覽,返回香港後參加慈濟活動。

正信宗教 心靈環保

「人的思維會影響其行為,之後更會養成習慣。若思維是正確的,那他的習慣會直接造就其善的性格,最終會變成有慈悲心和智慧的人。」擔任慈青輔導爸爸的慈濟志工王威勳,在課程分享時,引導年輕同學們靜心思考,他說:「若我們能影響其他人向善,愛的循環則會不斷發生,最後就會達到『轉化心靈,更新社會』,也就是YMCA的宗旨。由此可見,無論是什麼宗教團體,只要是正向和向善的,大家的目標都會一致。」

有感於現代的年輕人非常注重物質的需求,他提醒同學們,不要沉迷於追逐虛幻的名利,而缺乏了社會最需要的價值觀,那就是「愛與關懷」。

王威勳因此提出5R的概念,幫助青年學習心靈淨化──Refuse是「拒絕誘惑」;Reduce是「減少慾望」;Repair是「修正行為」;Reuse是「重複使用正念」;Recycle是「把壞的習氣給丟棄,把好的習慣給循環」。他再次鼓勵大家都做個樂觀進取,有愛心有熱忱,能助人的年輕人。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九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與新加坡慈青做一場充實的交流會。(攝影者:楊冠雄,地點: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日期:2011/07/03)


保護環境 從己做起

參訪團主席陳浩然同學感嘆,香港地小人稠,缺乏資源回收的空間,落實環保有相當的困難。不過他表示,先從自己做起,再影響他人,凝聚大家的力量,也能做出有效的成果。

團員陳浩然則期許:「只要教育大家減少製造垃圾便可以保護環境。香港有七百萬人口,若人人都少用一個寶特瓶,香港便減少了七百萬個瓶子。」

領隊李順愛老師也是慈濟香港分會的會員,因贊同慈濟的教育方式,而鼓勵學生前來參訪。她表示,學生們一開始曾因為要參訪佛教團體而有疑慮,不過她用正面的思維,鼓勵學生們應該以跨越宗教的視野去學習。

她訝異又歡喜地表示,慈濟並沒有一開口就滿是倫理道德之說,讓她很安心又讚賞。而慈濟志工王威勳所分享的「慈濟人文」以及「心大就同,心小就異」的思維,也讓參訪的學生們沒有抗拒感,還能歡喜學習。

李老師歡喜地表示:「通過此參訪,希望學生們能夠以感恩心來體會人生,做好本分事。」最後,她期許學生們除了課業以外,還能投身義工的行列回饋社會。分享中她也表示,回到香港之後,會將此參訪的喜悅寫成報告與香港的同事和學生分享。【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冠雄 新加坡報導 2011/07/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