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萌芽 吉膽島海水正藍

2011-11-30   | 吳麗娟 陳淑芬 林淑珊
吉膽島的第一位慈濟志工陳秀蘭,化解自身的苦,扛起照顧家庭責任,並全力在漁村推動環保、帶動茹素。圖為環保站啟用典禮上,陳秀蘭分享在島上做環保的心得,並呼籲大家一起攜手來做環保。(攝影者:蘇特興,地點:吉膽鄉村禮堂,日期:2011/10/15)
曾經因為罹患憂鬱症的先生、家庭經濟的獨力承擔等,讓陳秀蘭想到海邊一了百了,但想到孩子,後來又接觸了慈濟,讓她的人生有了轉變。參與「2011年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來自馬來西亞的陳秀蘭要讓上人授證了,參與營隊後,她還發願要更精進!

家業難扛 法水化解心中苦

談起家庭生活,陳秀蘭紅了眼眶。因為先生患有憂鬱症,十多年來都沒有辦法工作,家庭經濟重擔就落在秀蘭身上。從事的早餐生意,收入有限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於是她開始賣起糕點,每天工作十多小時,身體雖是勞累,但她不以為苦。只是,先生的情緒不穩定,經常口出恐嚇話語;精神上的磨難,讓她倍感委屈。

未接觸慈濟時,陳秀蘭還會埋怨先生:「我一個人要扛家計,又要陪著他,他還會做一些讓我不能忍受的事情;像他會半夜跑出去,因為怕他發生事情,我就要出去找人。」有一次深夜,先生又跑出去了,秀蘭勸不回先生,生氣之下自己騎著腳踏車來到海邊想要一了百了。將車子停好,獨自走向海中,水慢慢從腳踝上升;忽然,空中浮現三個孩子的影像,最大的孩子才國小五年級,秀蘭驚醒,想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責任,孩子需要她。
10月15日回收站啟用當天,大家首先聚集在吉膽島的禮堂為回收站的啟用典禮送上祝福。(攝影者:林祥傑,地點:吉膽鄉村禮堂,日期:2011/10/15)

後來參加慈濟,看到「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靜思語,陳秀蘭決定善用自己的良能,以回報父母恩;但秀蘭心中還是有苦。「我會想我這麼命苦遇到這樣的先生,後來聽到上人說,這輩子的業沒有還清,下輩子還要再來。甘願還,可能還有打折扣;不甘願還,下輩子還有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

上人的著作、《慈濟月刊》陪伴著陳秀蘭走出低潮,她慢慢學習不要再跟先生起衝突,將先生傷害的話語,當作是菩薩的考驗。在陳秀蘭用心的引導下,先生在會在家裡幫忙做環保分類、打理家務,讓她安心做慈濟。

感動志工精神 投入漁村勸素

2001年加入慈濟會員的陳秀蘭,是在2008年時接受姊姊的女兒邀請參加於吉隆坡舉行的義賣會,真正參與慈濟活動。活動中,看到志工們合心合力在為活動付出,陳秀蘭深受感動。「我就跟姊姊的女兒說,以後有活動要通知我。」

由於交通不方便,秀蘭會搭船前往吉膽島,資深師姊莊榮月(慈軒)會到碼頭接她,兩人再一同前往活動會場;同時,秀蘭也開始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邀約鄰居參與「慈濟列車」。
吉膽島島民代表和慈濟志工代表以「踩扁」鋁罐代替揭幕儀式,吉膽島資源回收站正式啟用。(攝影者:蘇特興,地點:吉膽島資源回收站,日期:2011/10/15)

2011年的浴佛大典,馬來西亞推動齋戒茹素運動,凡是要參加浴佛大典,人人必須茹素一百餐;但是,漁村的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必定有魚,因此要勸素是非常困難的。於是,陳秀蘭從早餐開始推廣,一天吃一餐素,就這樣慢慢推展開來。全村五千多人,她招募到七十多人參與;一百餐之後,還是有很多人持續茹素。

環保淨島嶼 成立環保回收站

陳秀蘭住家的後面,有一條河,每次看見垃圾在河裡漂流的時候,她都會覺得很心疼;一旦河水漲潮,她都會從河裡將垃圾撈起來。島上的垃圾量可以說比陸地上的還多,街道上、海上處處是垃圾,「一開始的時候,時常有志工鼓勵我在島上做環保,但我覺得比較困難,因為島民已經習慣隨手丟垃圾。但是我不怕,由自己做起,邊做邊邀身邊幾位朋友一起做環保……」陳秀蘭先從自己做起,並時常跟大家分享,做環保可以讓島嶼更清潔、更漂亮。

日子一久,秀蘭萌生設立資源回收站的想法,只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人力不足、尋覓回收站地點和資源載送的問題,在在都是考驗。面對種種考驗,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歷時兩個月的規劃與籌備,志工把島上空置已久的舊電力公司,化身為資源回收站。10月15日,大家聚集在吉膽島的禮堂,為回收站的啟用典禮送上祝福。
家庭經濟重擔、先生又患有憂鬱症,種種精神上的磨難,曾經讓她倍感委屈,但慈濟卻讓她找到心靈的依歸,2011年年底她己回臺受證,也發願要更加精進。(攝影者:梁榮為,地點:蘆洲靜思堂,日期:2011/11/19)


村長謝瓊利非常讚同慈濟在島上設立資源回收站,因為過去已經舉辦過無數次的環島清潔運動,可是因為居民沒有好的習慣,這邊才收拾乾淨,那邊垃圾又開始堆積起來,往往效果不彰。

謝瓊利表示:「從這個回收站作為一個起點,讓島民開始認識環保,下一代才會知道環保。希望島上的學校,可以張貼一些關於環保的通告或海報,好讓學子們可以真正了解環保。」

而後,志工們不畏辛勞,奔走在島上向島民宣導環保,請大家將回收的資源送到回收站;而今島上的慈濟志工人數漸漸增加,還有熱心人士願意無償出船載送回收物到彼岸的陸地,志工團隊終於如願以償,期待讓「海水正藍」的吉膽島,變成一個美麗的島嶼!【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麗娟、陳淑芬、林淑珊 綜合報導 2011/11/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