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 訪視不同的人生

2015-09-17   | 鄭素嬌 劉嬡蓮 林雁苓 范瑞瓊
慈濟馬六甲大愛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參與每月一次的慈善訪視日,走訪慈濟照顧戶的家中,希望可以藉此讓孩子見苦知福,更進一步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攝影者:黃海珉 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日期:2015/09/06)
「媽媽,為什麼她的鼻子有一條管子……」參與慈善訪視的馬六甲大愛幼兒園學童鄧銘貴問著母親,當走入照顧戶家中看見與自己不同的孩子,因而心生疑惑與畏懼。

9月6日,天氣晴朗的週日早晨,馬六甲大愛幼兒園(簡稱幼教)大善和大義班的小朋友與家長齊來參與慈濟每月一次的慈善訪視日,與慈濟志工一同造訪晉巷社區和瑪琳社區的慈濟照顧戶。當天,總共有十七戶家庭,合計四十位親子共同參與。

半日的校外見苦知福行動,是幼教每年必定安排的課程之一,除了訪視貧苦病患外,也會前往老人院、孤兒院和殘障院去送愛與關懷,主要是透過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善心與愛心,更期望透過每次的見苦知福,以及當事人現身說法示苦難,並且能把這股真實的感受落實於待人處事之生活中。

初見罕病兒 懼怕化勇氣

蘇龍斌和鄧銘貴跟著爸爸、媽媽開心地步入邱家,進入客廳,一個手拿著月餅,另外一個捧著奶粉,親切地打招呼並開心地把禮物送給邱爸爸。

「為什麼她的鼻子有一條管子?管子要來做什麼?」看到邱媽媽把三歲的女兒從房間抱到客廳,原本高興地與蘇龍斌玩耍的鄧銘貴,臉上顯露害怕的神情挨在媽媽身邊,並關心地詢問眼前所見的景象。
在媽媽的帶動下,孩子破除自己對照顧戶家中罹患腦萎縮退化症的邱小妹妹的畏懼,勇敢的說出對邱小妹妹的祝福。(攝影者:姚福財 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日期:2015/09/06)

「妹妹是因為生病,不能跟我們一樣吃飯,她媽媽會沖泡牛奶,再將牛奶輸入管子餵食。」經媽媽簡單的解釋和鼓勵後,鄧銘貴提起勇氣靠近邱小妹妹。

邱小妹妹一歲多時即被診斷罹患腦萎縮退化症,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無法正常進食且全身無力終日只能躺在床上,至今已經二年多了。

蘇龍斌的媽媽鍾慧莉心生不捨地說:「平時都會在報章雜誌或電視上看到類似的新聞報導,今天有機會親眼目睹,感覺很不一樣。」為人母親的她更可以體會邱媽媽天天面對和照顧女兒的心情,也讓鍾慧莉反觀自己的家庭,更為滿足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此時蘇龍斌好奇地提問:「妹妹的那隻腳板怎麼這樣?不像我的,可以挺直的?」邱媽媽一臉笑容、耐心地解釋說,懂事的蘇龍斌和鄧銘貴則一一獻上祝福:「希望妹妹平安健康。」、「祝福妹妹的病趕快好起來,可以走路。」

抗拒心中怕 紙條傳溫情

罹患鼻咽癌已經十六年,目前四十八歲的照顧戶林小安(化名),動過腦部手術和電療而導致無法言語,不僅喪失聽力,眼睛視線也模糊須配戴眼鏡調整,連嘴部的肌肉開合功能也有障礙,只能靠著胃管來進食。

「不要怕,不要怕,我很愛孩子。」初次見面,小安怕孩子們嚇著,急忙寫下訊息溝通,並且用手摸摸張智榮的臉頰,張智榮沒有抗拒,反而與其他小朋友們一致回應:「不怕!我們也很愛你。」
罹患鼻咽癌十六年的照顧戶林小安(化名,右),因為無法言語,以紙條寫字對話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讓屋內充滿了溫馨笑聲。(攝影者:陳念清 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日期:2015/09/06)

有了第一步的接觸,小安還俏皮地寫下紙條問孩子:「我帥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表示:「很帥!」樂觀開朗的小安更向孩子們表示,未患病前的他更帥,溫馨活潑的紙條互動,開啟雙方的對話,一來一往寫下彼此想表達之話語。

孩子們目睹了小安透過胃管服用十多顆藥物,並且觸摸他頭部動過手術的部位,及感受風從導管位置排出,孩子們也都勇敢觀看和體驗整個過程。

「有鼻子呼吸,真的很好。可以用嘴巴吃東西,也很好!」感受良多的林芯瑤分享,臨別前,林芯瑤給予小安一個深深的擁抱,傳遞愛的力量與祝福。

身在舒適圈 體會不一樣

來到照顧戶諾哈亞娣(Nur Fauziah)的家,當黃思敏聽到照顧戶的三歲女兒,因為生病在房間內休息,她關心地詢問其房間是否有安裝冷氣。

天真無邪的黃思敏想到自己感冒時,都會躺在開著空調的房間休息,志工向黃思敏解釋,照顧戶無能力負擔空調的費用,此時,黃思敏環顧四周,眼前陳舊骯髒的居家環境,頓時令她體會自己家裡應有盡有,也感恩父母給她一個乾淨、幸福的家。

還未參與訪視前,媽媽曾雪鳳希望透過此次校外見苦之福訪視之旅,能讓黃思敏懂得節制物質上的享受,瞭解社會上仍有許多貧窮人之生活狀況,學習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此在最忙碌的週末時光,特地排除萬難陪同女兒參與。

校外的一堂訪貧課程,讓小小年紀的孩子親自親拜訪貧苦病患,透過不同的照顧戶現身說法,從中所獲得的真實感受與收穫,是課本上無法完全表達的訊息。孩子也較能理解與珍惜自己目前的幸福,而家長陪同參與則期望家庭與學校教育能相輔相成,確實把所獲得之珍貴的經驗化為行動,落實於生活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素嬌、劉嬡蓮、林雁苓、范瑞瓊 馬來西亞報導 2015/09/0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