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二次 煮飯不忘存把米

2016-04-05   | 王棉棉 泰左左
緬甸農民烏善丁在村裡挨家挨戶推動日存一把米,至今全村九十戶幾乎人人領養一個竹筒,每日發心將每一餐的一把米存進竹筒內。(攝影者:王棉棉)
一天兩次洗米煮飯,多丹丹乃(Daw Than Than Naing)樂於相夫教子,照顧一家七口。不過,三個多月來,還有一件事在她洗米之前非做不可。緬甸農民多丹丹乃說:「心裡祝福,我的這一把米,能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去年(2015)12月9日以及今年2月10日,慈濟志工接連前往緬甸岱枝鎮瑞那滾村(Shwe Na Gwin)發放稻種、協助農民水災後復耕。其中一位六十四歲的農民烏善丁(U San Thein),他參加志工培訓,受到「竹筒歲月」精神所感動,他從自己家開始存「米撲滿」,同時走遍全村去分享如何存一把米幫助貧困的人。

烏善丁說:「每天存一把米就是每天發善念,我很欽佩證嚴上人的大愛,所以學習這分愛,挨家挨戶去講存一把米。」

日存一把米 行善很容易

慈濟大愛的足跡在緬甸深耕第八年,早期上人在臺灣與三十位家庭主婦為了想做好事,發起日存五毛買菜錢作為濟助基金的竹筒歲月精神,現在也出現在緬甸岱枝鎮瑞那滾小村落裡。

農民烏善丁今年六十四歲,擁有十三畝田,去年12月領到慈濟發放的稻種後,積極參與志工培訓。之後開始在村裡挨家挨戶推動日存一把米,至今全村九十戶幾乎人人領養一個竹筒,每日發心將每一餐的一把米存進竹筒內。

志工拜訪農民烏善丁時,他回憶說:「當時稻價很高,聽說慈濟要來發放稻種,大家是半信半疑,後來了解慈濟後才對慈濟有信心,我看到上人一位女眾都可以做到對眾生發慈悲,我是男眾,我想我也可以做。」

烏善丁把所有竹筒都發給大家後,自己家裡就用放餅乾的桶來存米。(攝影者:王棉棉)
由於慈濟所發的竹筒數量有限,烏善丁自己去市場買七十個胖竹筒 (與慈濟的竹筒形狀一樣,顏色不同,沒有竹筒外的貼紙),送給村民日行一善。烏善丁說:「如果我想存一把米,大家應該也會想存,所以去市場買給大家,這樣每天一把米,又沒有負擔,也可以啟發更多的善念。」

烏善丁把所有竹筒都發給大家後,自己家裡就用放餅乾的桶來存米。

經口耳相傳 全村皆響應

烏善丁的太太多丹丹是一位,每天要為一家七口煮早晚兩餐的賢妻良母。他們一家七口人早上要六個小罐,下午六個小罐,一個人平均一天吃一小罐半的米。多丹丹乃說:「我這個一把米,四把就是這個小罐,四把兩天就滿這一個小罐,二十天就滿一個竹筒了。」

「我發善念,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烏善丁與太太多丹丹乃存米存一把米啟發善念的觀念,在村裡口耳相傳。全村共有一百零四戶,即使一半以上沒領到慈濟所發的稻種,大家也上下一條心,熱心參與領養竹筒

一位婦女並沒有自己的農田,也沒領到稻種,先生和她到處找僱用農民的田地裡做工。婦女因烏善丁挨家挨戶分享一把米,既沒有負擔也可以做善事,她便領養了一個竹筒。

另一對夫妻膝下沒有子女,先生務農,太太賣菜,整間房子都沒有門,屋裡面空蕩蕩,生活簡單,卻充滿愛心。一包四十八點二公斤的白米足夠夫妻兩人吃一個半月,他們也響應每一餐省一把米。
九十戶的愛心匯聚起來的白米約九十六點四公斤,可供孤貧兩百五十六人的一日早、晚兩餐。(攝影者:王棉棉)

先以身作則 再推動鄰村

自從12月19、20日慈濟志工到村裡發放稻種後,竹筒到他們的村裡已經過了六十五天,這是他們第二輪存白米。第一輪存到的三包白米,於3月13日農民第二次培訓課程當天,村民辛苦地從村裡載送過來。

九十戶的愛心匯聚起來的白米約九十六點四公斤,可供孤貧兩百五十六人的一日早、晚兩餐,也等於一個家庭五個人可維持三十六天的生命來源。

自從上培訓課後,五十年前的上人與慈濟世界的故事一直讓烏善丁感動,尤其上人當年為了蓋醫院所遇到的考驗,上人的無私與偉大的精神,讓烏善丁的內心不禁欽佩。烏善丁那時私下發願:「我發心要做到讓米會員越來越多,現在才剛開始,要先從自己以身作則,影響到整村,然後再推動鄰近的村。」

(文:王棉棉、泰左左 緬甸報導2016/03/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