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香積飯團 真的好吃!

2016-04-25   | 人文真善美志工
志工拿香積飯糰請媽媽們試吃,媽媽品嚐香積飯後,喜悅地分享不一樣的感受。(圖片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
為了迎合日本文化,將香積飯製成三角形飯糰,來自加拿大慈濟志工莊立仁將在花蓮學習製泡香積飯的方法,在大津町綜合體育館現場示範教學;志工在熊本縣大津町勘災進入第三天,4月24日熱食首日發放,鄉親嚐了香積飯後,直說好吃!也在現場幫忙志工分享。

煮熱湯 補充蔬菜纖維

九人勘災小組,許麗香、陳金發、陳量達上午前往西原村,參加志工行政人員召集會議;另一組志工莊立仁、廖純瑩、陳靜慧、吳惠珍與大愛臺同仁呂思萱、萬家宏前往大津町綜合體育館,為鄉親奉上熱茶。

「真好喝,又香又有味道!」由於大部分鄉親都回去整理家園,體育館內約有十多位鄉親,大多是年長的老人家。志工們一到便向鄉親、自衛隊員奉上熱熱的烏龍茶,讓每天早晚都是喝礦泉水的鄉親們,喝了忍不住說好喝。

災後,大津町地區的超市於兩天前才開始營業,兩組志工會合後,開始準備第一天的熱湯、熱食發放。由於之前當地自備的食材,許多鄉親反應蔬菜、水果不足;為體恤鄉親的感受,志工先走訪三個超市確認蔬果數量,用心準備開胃的蕃茄什錦蔬菜湯,也方便鄉親大量攝取蔬菜。

志工煮熱食的消息傳出,住在附近的「好朋友媽媽會」媽媽們約二十人,自帶廚具、砧板來幫忙;北口教授帶了三位學生前來協助;有媽媽們、也有中學和高中生一起參與。
志工們向自衛隊員奉上熱熱的烏龍茶,感恩辛勞的自衛隊員。(圖片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


住在熊本市的會員郭麗韻也前來支援。地震過後,郭麗韻避難到宮崎縣,得知慈濟志工來到大津町,於是開了四小時的車,主動前來投入。負責切菜的早田順子帶著女兒一起來參加,人手、食材充足,當日準備一湯二菜,補充鄉親們所缺的青菜纖維。

香積飯 鄉親分享口感

原先拿筆做紀錄的陳靜慧,轉換身分拿起大瓢匙當主廚,補位煮大鍋湯;另外,莊立仁則在現場教學香積飯的做法,志工並將香積飯製成三角形飯糰,不僅迎合日本文化,又方便製做。

志工隨即拿香積飯糰請媽媽們試吃,送飯糰的同時也介紹香積飯。尚絅大學的平野杏奈和松本樣嚐了香積飯後,直說:「好吃!」也親自在現場和鄉親分享。

「日本米是粒粒分明,相較之下,香積飯沒有像米一樣有顆粒的感覺,但味道非常的好,營養價值高。」幫忙烹煮熱食的丸田章子,在品嚐香積飯後,分享不一樣的感受。

來協助製做香積飯的三位高中生,吃到飯糰後說飯糰Q彈,有嚼勁。在參與一整天的活動之後,也答應志工要參與後續的協助;發放熱食後,有位可愛的小女孩特地拿了兩隻紙鶴來跟志工道感恩。

在避難所裡,大家同心協力,彼此照顧,山口先生每日以小貨車載水,讓熱食的菜果有地方清洗,並主動承擔較粗重的工作,在還沒有復職前,他表示樂意當志工。熱食首日,志工供應了約四百人份的熱菜湯、一百五十個飯糰,共同為鄉親加油打氣!

(文:人文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2016/04/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