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貼心 難民義診有家鄉味

2017-04-06   | 蔡秋玲、李春華、游采潔、呂桂蘭、黃娟
慈濟泰國分會在曼谷舉辦「社區醫療服務」義診活動,在2月份的難民義診中也首次舉辦牙科診療,同樣也深受難民朋友的熱烈回響,因而讓3月裡的義診人數明顯增加。(攝影者:陳美麗,地點:泰國曼谷靜思堂,日期:2017/03/26)
不只醫病,同時也醫心,慈濟泰國分會除了在曼谷舉辦「社區醫療服務」義診活動,更在2017年3月的第二十七次社區醫療服務活動中,第一次決定為國際難民烹煮熱食,膚慰難民的鄉愁。

克難專餐 用心烹煮家鄉味

清晨微風徐徐,涼爽的氣候帶來好心情,自2015年慈濟泰國分會透過慈濟美國總會簽下難民義診合作備忘錄,每個月總有幾百位患者前來慈濟泰國分會社區醫療服務活動看診,然而慈濟志工一直以來,總是提供愛心三明治,讓等候的患者減輕飢餓。

為了讓難民能吃上一口家鄉口味,這一次在2017年3月的義診,慈濟志工特別邀約八位分別來自巴基斯坦、索馬利亞、巴勒斯坦等不同國家與國籍的廚師,由這群廚師共同溝通商議烹飪的菜色。並在活動的前一天,與慈濟志工一起來到社區裡的量販店,親自採買所需的食料。

為了因應義診當天的看診人數,這群廚師團隊特地準備了大約六百份的巴基斯坦的蓋飯(Dal with Rice),與索馬利亞的義大利麵(Pasto Somalia)。廚師團隊中的主廚穆罕穆德先生(Muhammad)表示,雖然熱食的準備在食物材料上並沒有那麼理想,可是就穆罕穆德先生以長期經營餐廳累計的經驗,讓他有信心能夠克服挑戰。
每個月總有幾百位患者前來義診活動看診,然而慈濟志工一直以來,總是提供愛心三明治,讓等候的患者減輕飢餓。但為膚慰難民的鄉愁,第一次決定為國際難民烹煮熱食。(攝影者:帕菈俐,地點:泰國曼谷靜思堂,日期:2017/03/26)

穆罕穆德說:「今天我們做巴基斯坦五穀蓋飯,雖然材料跟在巴基斯坦時沒有那麼豐富,不過,我就用簡單的方式來做,簡單就是美味!其實五穀配上其他的材料也是很好吃的!」

宣導環保 香積用心為後盾

除了邀請擅長烹飪的難民協助組成廚師團隊,為義診觀眾準備具有家鄉口味的餐點,一位來自基斯坦難民坦西姆先生(Tanzeen)還特別製作海報,將主題設定為 「素食的好處」,在義診區中透過翻譯人員的幫忙,極力向候診區的難民鄉親宣導蔬食的好處。

同時為推動環保觀念,慈濟志工事前也特地請大家帶自己的餐具過來,並在用餐區附近設定洗碗區,讓大家在用餐前可以先將餐具清洗乾淨。頓時之間原本用來為患者服務的醫療白色帳篷區,馬上就變成了一個開放式大餐廳。

難民法努克(Farrugh)開心的表示,能在這裡吃到巴基斯坦口味的飯菜,讓大家都回想起了故鄉的味道,感恩慈濟志工這麼用心。他說:「今天的飯菜非常好吃,我們吃得很開心,很感恩廚師們的烹調,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不止有難民廚師團隊忙碌著準備料理,在廚房的另一個角落也有一群為醫護人員和志工團隊準備泰式料理的香積志工,他們不畏天氣炎熱,站在熱爐灶前用心付出,也是醫療團隊很重要的後盾團隊。
同時為推動環保觀念,慈濟志工事前也特地請大家帶自己的餐具過來,並在用餐區附近設定洗碗區,讓大家在用餐前可以先將餐具清洗乾淨。(攝影者:帕菈俐,地點:泰國曼谷靜思堂,日期:2017/03/26)


曼谷市孔堤社區志工瑰蘭阿嬤(Kularb Khumwanit)原本已排定日期,要做白內障的開刀手術,但是為了這次的義診香積,她特地將手術延後,來到義診現場拿起大鍋鏟,翻攪著大鍋內的菜餚,熟練而專注地為大眾守護健康,真情膚慰苦難,並帶動更多人向善造福!

凝聚力量 守護難民的健康

慈濟人醫會和志工用愛為難民服務的點點滴滴,也讓長期一起為難民服務的各個單位深深感動。泰國耶穌會難民服務處(Jesuit Refugee Service, JRS)志願者諾菈女士(Nora Voorwald)分享對慈濟義診的心得,她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覺得自己受重視,這些難民儘管一無所有,但在這裡他們是被重視的。」

來自斯里蘭卡的難民瑪哈林甘先生(Mahalingam)表示,本身患有白內障,先前曾跟其他醫院聯絡過,希望能夠得到治療,卻求助無門。但後來得知慈濟願意援助,內心非常地雀躍與感恩,他說:「如果慈濟沒有協助聯絡醫生並提供治療,就無法重見光明!」而已經接受開刀治療後的他,現在的日常生活方便許多,讓他再次深深地感恩慈濟!

不只為難民醫治眼疾,在2月份的難民義診中也首次舉辦牙科診療,同樣也深受難民朋友的熱烈回響,因而讓3月裡的義診人數明顯增加。而牙科義診現場也貼心安排翻譯小組,協助牙醫與病患之間的溝通的問題,希望透過翻譯志工即時協助,將醫生的膚慰傳達給患者,舒緩他們的恐懼感。
泰國國家醫務委員會副秘書長尹塔朋醫師把握付出的機會,一同守護難民們的健康。(攝影者:帕菈俐,地點:泰國曼谷靜思堂,日期:2017/03/26)


用心延愛 治療中重建希望

從中國來泰國二十多年的中醫師李維強,他的四個兒子,兩個習得中醫,兩個習得西醫,一家已有五個醫生。透過慈志工陳麗暖的接引,開始參與慈濟義診活動,對於義診中的忙碌,既使沒有助手的幫忙,李維強醫師依舊從容不迫的問診、把脈、針灸、開藥方,筆跡蒼勁有力,如開出著朵朵濟世救人的蓮花。

一位坤巴帕奶奶已來診五次,李維強醫生初診時表示坤巴帕奶奶患有小中風,舌頭歪斜口齒不清,膝蓋也嚴重退化。儘管以前已經動過手術,但是平成仍會感到疼痛加劇,因此才前來慈濟求診於中醫,透過治療,目前口話功能已烣復,膝蓋酸痛問題也持續在改善中。

儘管每月一次的義診中,人與人之間幾番擦肩而過的身影,一張張似曾相似的臉孔,時而陌生復又熟悉,讓人不知因緣何時聚散,但是泰國慈濟人醫會及志工把握因緣珍惜當下,在義診中播下一顆顆善良的種子,期待人人心中萌芽,讓天地間處處有溫暖。【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秋玲、李春華、游采潔、呂桂蘭、黃娟 泰國報導2017/03/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