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簡單說 舊法傳新知

2013-05-02   | 穆傳傑 劉秋伶
慈濟志工文素珍在松山區第二次慈誠委員和氣培訓課,回憶起與上人師徒之間點點滴滴,期許舊法新知傳承新培訓志工。(攝影者:駱經綸,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 2013/04/28)
「何謂功德?為何要做功德?」慈濟志工文素珍在松山區第二次慈誠委員社區培訓課程中,引用過去與證嚴上人師徒互動的對話,期許舊法新知如是分享。

簡單善法 給人所需教作歡喜

「我的黃金年華都在慈濟,我心想師父一定會講說我有夠乖。」文素珍回憶起與證嚴上人師徒之間點點滴滴時說。

「可是師父回頭看著我說:『妳有夠好命,這麼年輕就跟著我,少造業、多造福。』」文素珍用了這一段師徒間的對話,恭喜在座的培訓慈濟志工,她說:「跟我一樣,你們也是少造業、多造福。」

文素珍談起今年4月22日四川雅安地震,她說:「沒有人知道當天他會往生,很多人在瓦礫堆中就走了。」她再回顧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當時死了十多萬人,房屋倒塌無數,所以人生無常就在這時看到,能體會上人常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何謂功德?為何要做功德?」文素珍表示有人這樣問上人,她說:「其實功德不難,當別人肚子餓時給他一碗飯,天冷時給他一件衣服,就是功德。」

新培訓慈誠師兄上課專心聆聽做筆記。(攝影者:駱經綸,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 2013/04/28)
文素珍提醒不必把「功德」講的太玄,生活上就是那麼實際。當慈濟志工把毛毯送到災民手上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多麼感動。她繼續表示就心理輔導來說,一個人痛苦無助時,給他一碗熱食或熱水,就能穩定他的情緒。

她告訴大家上人告訴我們:「你們要去了解他們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我們要給他們什麼。」因此災民需要的是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慈濟全都幫他們準備好了。

上人教導慈濟志工,為眾生服務時有很多好方法,例如「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以此四種方便法門攝受眾生,使一切眾生歡喜接受教化,進而信樂佛法,捨妄歸真,入佛智海。

文素珍用簡單舉例說明,當別人有需要時要「佈施」給他他所需要,對人要給「愛語」多鼓勵人,「利行」善意順路製造善的循環,「同事度」就是自作歡喜、見作歡喜後能教作歡喜。她以此次去大陸,看大陸方面已知道為受災民眾埋鍋造飯,上次八八水災,大陸有很多人排隊要捐款回饋臺灣等等,都是見證上人教給弟子的方法,是正確之法。

勇開口 募款是募心啟善念

承擔慈濟親子班隊輔多年的謝淑蘭,上台分享心得鼓起勇氣一開口,就有十幾個人自願成為她的會員。(攝影者:賴愉文,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 2013/04/28)
三重區慈濟志工陳美玉,受邀來分享募會員的心路歷程。1987年陳美玉搭慈濟列車回花蓮,參訪花蓮慈院,她感動上人為救病苦所發蓋院大願,當時陳美玉即發願,要為慈濟募款,幫師父完成救苦大願。

她無論搭公車或走路,總不害怕與陌生人說慈濟,如此也影響家中小孩;有ㄧ次陳美玉女兒放學回家告訴她,班費有七百多元要捐給慈濟,當時她才小學四年級,於是她趕快打電話問老師,證實是班費剩下的錢。經老師說明原委,本來全班同學說要用來買糖和飲料,只有陳美玉女兒提議捐給慈濟,因此觸動老師的善心,帶動全班將款項捐給慈濟救助貧苦人。

善心人皆有之,就是需要大家給予機會,因此募款就是募善心、啟善念。承擔慈濟親子班隊輔多年的謝淑蘭,上臺分享心得時說:「募款是我的死穴」,在幼稚園工作的她,以前總不好意思開口跟別人募款。今年在婆婆也是慈濟志工楊雅雲的影響下,報名參加委員培訓,聽完課程中的分享後,她鼓起最大勇氣向同事、朋友說慈濟,才一開口沒想到就有十幾個人,自願成為她的會員。

她從中體悟到,平常要與人廣結善緣,愛的存款夠,自然就很容易啟發別人一起來行善。另一方面她也自省原來是自己信心不足,只要自己法入心,多投入法喜多分享,也能成就很多好因緣,就不會害怕募款。

行善行孝 見證四攝法益度眾生

另一位加入親子班超過六年的童雅屏,分享爸爸往生前常年臥病,過程中慈濟法親們關懷與陪伴,令童雅屏感動,也促成今年參與培訓。

童雅屏法親關懷受感動,願做慈善尖兵回饋。(攝影者:駱經綸,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 2013/04/28)
童雅屏談到第一次隨著松山區慈濟志工,至臺大養護中心關懷長者時,她看著部分無知覺的長輩插著鼻胃管,是心疼也是不捨,她心想:「為何會是這樣的生活?」當撫摸長者的手,讓她想起離開她的老爸,觸碰到內心深處,她說:「我忍住,也替老爸慶幸已經免受這樣的痛苦。」

她表示體會「世上有二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一是行孝。」她和家人慶幸在爸爸身前一直陪伴著。她因此參與安寧療護課程,明白為何要積極推動安寧療護的原因,她期許自己將來能在醫療及慈善志業關懷多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回報慈濟志工無私奉獻的恩情。

慈誠委員社區培訓課程,從四攝方便法度眾,藉由舊法新知的傳承,新培訓委員從聽課到力行中,領會用「愛」與眾結緣,不但自作歡喜、還努力學習教作歡喜,讓善循環在每個人身邊不斷延續與擴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穆傳傑 劉秋伶 臺北報導 2013/04/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