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 趕車9小時見家人

2013-09-14   | 劉秋伶 沈瑛芳
家住臺南的陳信雄,花了九小時、轉了四趟車,只為陪伴學子快樂成長。(攝影者:廖世淙,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9/03)
「陪這群孩子成長可以常保年輕,而且跟他們在一起時都很歡喜、很快樂。」慈誠爸爸陳信雄來自臺南,舟車勞頓九小時,來到花蓮,只為了陪伴年輕學子成長。

慈濟大學開學日,有近八百位新生報到。依慈大傳統,從新生入學開始,每個班級約有十位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陪伴關懷來自海內外到花蓮求學的孩子。這群爸媽有著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背景,卻都有著相同熱忱用心付出的心。

輾轉舟車不覺累

數日來,康芮颱風為臺灣各地帶來嚴重災情,中斷南迴鐵路。七十五歲家住臺南大橋的陳信雄,是他第三屆承擔慈濟大學慈誠爸爸。2013年9月2日,為了參加新生營,比平常多了一倍的時間,花了九小時轉了四趟車來到花蓮,只為陪伴年輕學子成長。

陳信雄說:「陪這群孩子成長可以長保年輕,而且跟他們在一起時都很歡喜、很快樂。」更重要的是他認同證嚴上人對教育的理念,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社會上術德兼修的良才。因此即便交通不便,他仍不願放棄每次與孩子相聚的時光。

聽聞高齡的信雄爸爸不辭辛苦只為跟他們相見,初次見面同一家族的孩子感恩地對爸爸說:「好感動哦!」

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現在的環境和以前是截然不同,年輕人抗壓性不足,需要多一點的關懷。第一次參加慈誠爸爸的陳明澤,看到年輕人的活力讓他感覺年輕了不少。

陳明澤以前是以權威來要求小孩,現在學會用愛帶領孩子:「要把自己的歷練和孩子分享,讓他們在完成學業的時候,很快的就能與社會接軌。希望他們不論是在專業上或是人品上都有最頂尖的表現。」

中醫師黃正昌在太太的鼓勵下加入慈懿會,他預備將中醫領域上的技術和經驗,傳承給後中醫系的學生。「後中醫學系學生年紀都比較大,有些已經是事業有成,看到他們求學的精神真令人敬佩。」黃正昌行動不甚方便,走路必須拄著拐杖。相見歡之後,同學們貼心的扶著他走下舞臺,他欣慰地說:「相處時間雖短,但已領受到他們的心意。」

黃正昌表示,醫師不但要有醫術還要有醫德,除了傳承經驗,也會關心他們,往後是否有朝著正確的方向。以視病如親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來為病患服務,就是要隨時顧好他們的心。
劉登下爸爸帶動甜蜜的家,已展現慈懿會的活力。(攝影者:張進和,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9/03)


用心在當下

除了一年級的爸爸、媽媽參與新生營外,其他年級的爸爸、媽媽也沒閒著。化身不同功能組的工作人員,有的進廚房幫忙煮飯炒菜,有的則負責靜思堂典禮進行動線的課務安排。人人臉上洋溢笑容,用心接待這一屆的新生。

負責課務的楊林錦貴,忙碌穿梭在講經堂周邊。從慈濟護專開始便擔任懿德媽媽的楊林錦貴,初期陪伴的孩子不少已成家立業。這次新生營除了協助課務工作外,更欣喜的是與她有密切聯絡的醫學系孩子,有新生兒誕生。趁著工作空檔,她帶著給嬰兒的見面禮,到慈院醫生宿舍,探望孩子一家。

有二十年懿德媽媽經驗的楊林錦貴,見到哭鬧的小嬰兒,馬上抱起來逗弄,不忘順便傳授育嬰撇步給新手媽媽。同時細心關照新手媽媽的生活作息等等,互動中恍若親人般。

楊林錦貴說起與孩子的緣,來自當年孩子就學時,不幸發生意外車禍,她馬上從臺北趕到花蓮探望。爾後很多重大的日子,楊林錦貴也從未缺席,就這樣結下深深的慈懿心、父母情,綿延十來年。

楊林錦貴一直用媽媽的心去愛別人的孩子,用菩薩的智慧去面對自己的孩子。不斷鼓勵家族的小孩。在他們心理、情緒困擾的時候,適時關懷、傾聽。幾年來很巧合都被分配到醫科學系,她深信把慈濟大愛人文精神,透過身行帶給孩子,協助未來的大醫王成為慈悲為懷的人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因此數十年來每月往返花蓮樂此不疲。

挖掘自身潛能

來自臺南慈濟中學的李仁雲,成績優異經推甄來到慈濟大學。李仁雲剛進慈濟中學時,曾經很排斥學校規定要吃素、穿制服等。「心想既來之則安之,於是慢慢習慣了,這是別的學校無法做到的。」他除了認真讀書也參與一些志工的活動。

當他前往教養院,看到比自己更苦的人,體會到自己是個有福的人,也學習到不管自己的環境多優渥,都要把人生的價值觀正確定位。還有降低生活水平,盡己所能的去幫助別人。他透過茶、花道課程中,老師所講的故事,靜心思考人性的真實面,挖掘出自己的潛能。

如願進到慈濟大學念書的仁雲,想要參加慈青社,接受不一樣的服務教育。同時也希望在大學生活中充實實力,將來到社會上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說:「我要當一個心靈富裕的人。」

新生營前一天晚上,導師和慈懿會爸媽相見歡。(攝影者:廖世淙 ,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9/02)
在「慈懿會與新生相見歡」的那一刻,曾經是國中老師的吳月君媽媽,激動到落淚,她說:「我只有兒子,一直很渴望有女兒,今天一下多了好幾個女兒。」她也談到自己會進來慈濟培訓成為委員,就是景仰懿德媽媽的風範。期許自己成為懿德媽媽,而今終於如願承擔東語系新生的懿德媽媽,歡喜心溢於言表。

另一位懿德媽媽許慧瑜,來自慈濟家庭。媽媽洪靜瑢是第一屆慈濟護專懿德媽媽,從小看著媽媽總是殷勤地與孩子連繫,並對她們循循善誘,解除孩子們對學校要求素食的困擾。至今媽媽仍跟他們保持互動,洪靜瑢也期待女兒慧瑜能傳承衣缽成為懿德媽媽。

許慧瑜希望從媽媽身上學到的大愛精神,融入在慈大東語系學生心中,並透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學相長」,所謂「未學是我師」,她相信用心陪伴學生成長,必能使自己也跟著成長,同時也能讓她找到教自己同齡小孩的良方。

「孩子,有一天我會老去,我願你像明燈一樣,點亮每個幽暗的心靈;孩子,有一天,你會茁壯,我願你像車船一樣,運載每個彷徨的心。願你的愛,湧現在每個生命裡,我們的愛永遠都在。」無論新手或老手,這群愛滿滿的慈誠爸爸及懿德媽媽,總像夜空中繁星點點,如夜燈引領學生走過孤單,不因時空消逝,那分情與愛永遠都在。【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秋伶、沈瑛芳 花蓮報導 2013/09/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