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到最高境界 無忍心歡喜

2013-10-04   | 蔡錦明
志工許凱媛分享燙傷的心路歷程,及如何轉念,做到忍而無忍。(攝影者:鄭貽真,地點: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9/23)
「忍」是慈濟人的素養。何謂「真忍」?「忍無可忍」和 「忍而無忍」有什麼不同?臺北市中山區八十五位慈濟志工在9月23日的讀書會中尋得答案。

忍而無忍 真功夫

無量義經・德行品》中一段經文寫著──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導讀人黃驥強調:「忍而敬讓,是則真忍;自愛謙恭,是大寬量。」

「六度首重忍。人與事之所以有重重疊疊的困難,都因不能忍。『忍』非但為六度之首,且為六度之重,比如:布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都需要忍才能成就。」

一直以來,常聽人說:「忍無可忍。」這樣的忍就像氣球一樣,一直吹氣,終有爆炸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的忍,有一天一定會發脾氣;最好的境界應該是「忍而無忍」。

導讀人黃驥用心說明,引導大眾學習經文。(攝影者:鄭貽真,地點: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9/23)
「忍就是要把一切事物都平常心看待。」黃驥說道,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面,碰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可以好好溝通,不要得理不饒人,更不要大聲說話,因為「理直要氣和」,人圓、理圓、事就圓。

黃驥以自身為例。曾經在中山區大直街頭為「南亞大海嘯」募款,碰到有人不捐款,還罵他:「假慈善!錢都不知道用哪去?」

身為職業軍人退役的黃驥,很想和對方爭辯,但一想到自己身穿慈濟志工服,就轉念變笑臉,告訴自己絕不能發脾氣,紛爭便就此平息。從那時他更告誡自己要時時忍辱,持戒絕不與人有紛爭。

忍念息紛爭 自我安心念

呼應讀書會主題,想一想《無量義經・德行品》給人啟示是什麽?志工分組熱烈地討論親身經驗,場面熱絡又溫馨。

「『福報』的意思就是有福氣的人上臺報告,大家都是有福報的人,能上臺分享就是福氣。」黃驥鼓勵志工要勇於分享。

知心相契時間,法親溫馨分享。(攝影者:鄭貽真,地點: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9/23)
志工許凱媛立即響應說:「有一次因某人不小心,害我的手被熱開水燙傷,當下就想發脾氣罵人。但看到對方不停地道歉賠不是,就知道他也不是故意的,就轉念告訴自己『沒關係!不痛、不痛!』當下還真的感覺比較不痛了。」這次經驗讓許凱媛覺得,不要隨意出口罵人,而是要告誡自己,「忍而無忍」就不會傷人不利己。

志工林振川表示,由於職業緣故,所接觸的對象全都是勞工朋友,有時要傳達正確訊息,或要求把工作一次做到好,多多少少都會和同事有意見不合的時候。當下他會先縮小自己,讓自己的身段與勞工們平齊,藉此做到平等心,稍後再溝通與協調,盡可能讓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經過見習、培訓這段時間,更覺得自己很渺小,就像是塵世中的一粒小砂子,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期待能更謙卑,時時精進利他!」林振川自我期許地說。

時間在分秒中流逝,在〈祈禱〉聲中。眾人雙手合十、誠心唱誦,祈求善念共振,上達諸佛聽,人人都能「法入心、法入行」時時舊法新知。【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錦明 臺北報導 2013/09/2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