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中心十年 笑淚伴癌友

2013-10-05   | 謝明芳
眾人切下生日蛋糕,象徵腫瘤中心階段性的圓滿並為未來許下祝福和更多愛的希望。(攝影者:江珮如)
「十年來,見到腫瘤中心的病患人數增加,也見到院長、同仁、志工們的白髮增多,但不變的是大家疼惜病人的那份愛。」十年走來的點點滴滴,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蘇裕傑主任深深感恩團隊的合作與付出。

體會與見證 腫瘤中心十歲了

會場上,一群歡度腫瘤中心十周年的貴賓、民眾、志工與同仁們,共同迎接與見證重要的一刻。由癌症希望基金會靳秀麗董事與大林慈院院長賴寧生、腫瘤中心蘇裕傑主任、護理部主任黃雪莉、公共傳播室主任于劍興等人,一同切下生日蛋糕,象徵腫瘤中心階段性的圓滿,並為未來許下祝福和更多愛的希望。

「站在媒體的尖端、接收大量資訊來源,能快速與掌握資料的我,成為癌症病人家屬的角色時,再多的常識、知識背景,都擋不住內心的悲痛與惶恐。」身為大愛電視臺工作者的靳秀麗,面臨雙親相繼罹癌的事實,心中有著落寞與無助,然而一家人的相互陪伴打氣,讓他們與癌共處。

陪伴罹癌父母的過程,靳秀麗與醫療小組成立了「癌症希望基金會」,鼓勵病友勇敢抗癌。「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至今,鼓舞了全臺無數的癌友活出生命光彩,她期盼藉由每個人支持的力量,能給病友動力和目標展望美好的未來。

蒞臨會場參與活動的靳董事,掩不住歡喜:「大林慈院腫瘤中心十周年了,在完成治療率上已達某個水準,這是件很值得令人慶賀的事。感恩有醫療團隊的努力!」

看見愛與生命力

適逢十周年,腫瘤中心精心規畫接連四天的系列活動,分別舉辦大腸直腸癌講座、慶生捕捉攝影展、音樂會……。

會場旁吊掛著一幅幅的攝影作品,是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於2008年舉辦「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第四屆脫穎而出的代表作;基金會六年來共收到六百多件作品,每個作品皆具意義。
腫瘤中心也邀請鄰近小學的同學們表演才藝,以藝動人心。(攝影者:江珮如)


鏡頭下,捕捉到的不只是畫面,更是生命的感動。公共傳播室于劍興主任紀錄了院內癌症病友的故事,他的攝影作品常於參賽中獲獎,「以專業的身分做志工之事。」抽離紀錄者的角色,于主任讓自己的心融入病友的生命歷程,紀錄的同時也付出關懷,自己的心靈受病友悸動,將剎那的感動化為永恆。

「不只醫療技術帶給病人光明,因為有團隊、志工用愛陪伴,病人的心境也跟著光明。」賴寧生院長很感恩有「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支持、蘇主任帶領的腫瘤中心團隊,他看見病友的臉上有了笑容。

另有一群身著藍色背心的義工,則是由院內乳癌病友所組成的「寬心俱樂部」,得知腫瘤中心舉辦周年慶,她們義不容辭地站出來協助,曾是抗病鬥士的她們,如今帶著燦爛笑容、成為歡喜義工,轉換角色、陪伴有需要的人。

「來到大林治療的時候醫師們都很好,而且團隊讓我們踏出醫院時是開朗的、可以與人分享抗癌過程的美好。曾經我們受到幫助,現在我們都很願意撥空,以回饋的心回來醫院服務。」現任「寬心俱樂部」第二屆會長的廖女士帶著笑容與自信,感恩病癒後團隊依然關懷著她們。

默默耕耘 十年有成

「2003年要成立腫瘤中心之際,當時的成員只有兩名。」蘇裕傑主任回憶起十年前的情況,十年後記憶猶新。

「當年恰好與何旭爵(現任耳鼻喉科主任)、李文星(現任放射腫瘤科之銳利刀中心主任)合作,做頭頸部腫瘤的治療,順著癌症中心之發展成立了腫瘤中心。剛開始起步,人力、資源都顯不足,在尋找人力、爭取資源上頗有難處;另一個艱鉅任務,則是邀請各科室主任或醫師加入門診及照顧行列。」

嘉義巿室內合唱團召集人陳秀寛(右圖左),曾罹患乳癌的她,抗病過程感恩有家人及朋友的陪伴,並藉由最熱愛的音樂獲得重生。(攝影者:江珮如)
在沒有足夠人力、資源的階段,蘇主任曾親身投入撰寫個管資訊系統內容;如今,腫瘤中心成員已從當時的兩名變成十幾位。

目前腫瘤中心整合了血液腫瘤、放射腫瘤、安寧照護、口腔腫瘤、頭頸部腫瘤、泌尿道腫瘤、中醫醫師腫瘤等科別之特別門診,並且多了營養師、專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慈濟志工、病友義工等人員的加入,成為腫瘤中心團隊之堅強後盾。

「很感恩有各科的醫師們彼此相互配合、溝通合作,更有志工的關懷陪伴,提升病人的醫療、生活、心理照護品質。要讓別人看見腫瘤中心的成長,我們自己也要多努力、精進。」蘇裕傑主任有感而發地說。

目前病人留院治療率有提升的趨勢且完成治療率提高,每十人中就有九人治療完全,蘇主任感恩有如此的成果,都是團隊成員中每一位的付出與努力。他也感恩從林俊龍執行長、簡守信院長至現任的賴寧生院長,對腫瘤中心的支持、提供資源,讓腫瘤中心日漸茁壯。

2013年9月,腫瘤中心接受了癌症診療品質認證評鑑。除了醫師、護理人員,行政同仁等單位皆齊心,盡力呈現出十年來的努力,不管結果會如何,腫瘤中心依舊以最好的品質服務病人。

如家溫暖的希望小站

「加入腫瘤中心的團隊後,我發現各科專業類似,但大家卻能彼此尊重並以溝通、交流的方式共同幫助病人,讓我覺得這裡很特別且團隊互動良好;尤其又有醫療之外的人員,如志工、社工投入,相信病人能得到完整的照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泓誌也分享著感動。

於2012年才正式成為主治醫師的賴醫師,雖然未參與腫瘤中心從草創至步上軌道的精彩歷程,然而曾接受外院訓練的他,深感大林慈院各科團隊緊密連結與合作的力量,「不只在我們的血液腫瘤科,只要有需要時,一般外科的醫師也會協助。而長輩們都不吝惜指導像我這樣新進的晚輩,總是給我們機會學習。」
大愛幼兒園的小菩薩,象徵新生命與希望的他們,也來會場呈現手語、祝福腫瘤中心生日快樂。(攝影者:江珮如)


年輕的賴醫師在大林短短的行醫路,碰上病人為了表達感恩,遠程寄送鳳梨酥等禮盒為團隊打氣、加油,讓賴醫師受寵若驚,「我覺得沒對病人做什麼照顧,她太客氣了。」此位鄭姓病患,久病未得治癒,因來到大林,生命有了轉機;住院期間賴醫師對她細心、不厭其煩地照料,讓鄭姓病患銘感於心。

「對癌症病人而言,外表與心理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感恩有志工、義工、親屬的陪伴。腫瘤中心的『愛‧關懷小站』會有很多的抱抱(擁抱)、衛生紙(膚慰),來送給有需要的人。」蘇主任帶點幽默卻真誠的話語,無不期待「愛‧關懷小站」之癌症資源中心,不只提供癌症資訊,更是讓人拾起笑容往前走的溫暖小窩。

腫瘤中心十年來,不曾間斷的各項人文活動、遺眷關懷等等,為的是讓病人、家屬都能樂觀面對癌症、肯定生命價值。未來,腫瘤中心仍會持續努力「讓愛您的人放一百二十個心」。

(文:謝明芳 大林慈院報導 2013/10/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