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當道 我的家會吸呼

2013-10-10   | 李鴻德
主講人卓梅慧老師,秀出圖片請學員認識植栽名字。(攝影者:柯宜寬,地點:靜思書軒新舞臺店,時間:2013/09/28)
「遇見一窗綠活,邀請空氣淨化植物進我家;養出一個會呼吸的家,種下健康綠活的希望種子。」這是2013年9月28日靜思書軒新舞臺店,「養一個會呼吸的家」的講座介紹,吸引約三十位聽眾,在書軒小而美的空間,聆聽園藝治療師卓梅慧精采解說,學習如何把健康綠活帶進家裡。

園藝治療 手眼協調

纖瘦的講師卓梅慧,帶來十種盆栽擺在講桌上,拿著麥克風拉高聲調,把書軒外圍的雜音阻絶,以充滿綠意的盆栽帶來沉澱心靈的神奇力量。

卓梅慧向聽眾分享:「居住在都會中的你我,享受著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便利,相對地,也帶來了有別以往的環境以及身心靈諸議題。先進國家,早已在綠建築、綠色造景及綠化環境上下功夫。臺灣起歩慢,但只要政府與民間齊心合力,急起直追,仍不失為亡羊補牢的最佳途徑。」

以2012年在新北市文山國中實驗「特殊教育班園藝治療課程」為範本,將空心菜 、花生、番茄、玉米及洛神、迷迭香做為種菜、挑菜、洗菜的實作材料,讓特殊班學生赤腳踩泥土,雙手撥花生,挖土、捏土、檢數量、埋花生,進行手眼調和、記憶訓練及手指肌肉神經訓練。實驗療程簡單,人人都能夠做,效果有目共睹。

綠化環境 杜絕疾病

卓梅慧告訴大家,人的肺及皮膚是呼吸系統,而葉子是植物的肺,植物又是大地的肺。因此,唯有推廣綠化,大量種樹廣植花草,提高地球的覆綠面積,才是杜絕疾病的根本解決之道。

「綠建築是疼惜大地的工程,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把自宅塑造成一個會呼吸的家。房子與孩子一樣,天生有著體質上的不同,諸如坐向、建材、採光、通風、排水以及週邊地理環境,拒絕使用致癌材料,如:石棉、甲醛等有害物質。在在都關係到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卓梅慧溫馨提醒現場所有聽眾,房子裝修好三十天內,盡量打開門窗,排除屋內的油漆味和揮發性懸浮微粒。平時不要因怕灰塵吹進屋內而封閉門窗,這樣反而有害健康,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非常重要!
在北京慈濟靜思書軒工作的程寧(右),來臺灣觀摩學習的機會,誓願回北京做好菩薩大招生。(攝影者:柯宜寬,地點:靜思書軒新舞臺店,時間:2013/09/28)

教戰秘訣 健康綠活

卓梅慧示範簡單的綠色植栽。把一棵二十五公分高的酪梨,從小容器移植到透明半圓形的玻璃杯內,再以海草保護根鬚,然後將無機無毒的陶石,覆蓋在上面,使杯內的水分和空氣取得平衡。

「為什麼我養的花草,尤其是蘭花類,不久就死掉了?」

「各種花草具有不同的栽植要領,吸水性亦各自迥異。有一天澆一次,有數天澆一次,或者半個月或一個月澆一次的,這些都要了解。」卓梅慧提醒澆花時記得洗淨葉子,等於幫植物洗澡,有利成長。

聽眾簡伶芝有感而發地說:「植物可因生長空間的大小,而隨意適應成長。生命力堅靱無比,令人讚歎!有如父母養育子女,不必劃框框處處設限,應該尊重子女的興趣性向,培養其獨立負責任的精神,讓他們自由發展。」

現在北京慈濟靜思書軒工作的程寧,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這次來臺灣觀摩學習,她覺得臺灣綠化方面做得很好,青山綠水,一片生氣盎然,讓人印象深刻;尤其臺灣人性情善良,到處可看到許多志工無私奉獻,樂於付出助人;回北京後,她也會規劃一序列「菩薩大招生」活動,廣邀善心人士,一起在慈濟菩薩道上盡一份心力。

造景綠化是一項專業且有生命力的領域,擁有「綠」會令人產生舒服愉快感。利用各種植物跟設計手法,把綠色植栽帶入家,養出會呼吸的家,學會種下健康綠活的希望,是參與者最好的收穫。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鴻德 臺北報導 2013/09/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