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房女兒的選擇
2015-04-07 | 葉子豪對家業又愛又恨
「我們家供奉的是黑面的神農大帝,而賣米的商家則是供奉紅臉的神農大帝……」在通識課程「社會文化與醫療」課堂上,中醫家庭出身的唐瑤瑛,帶領全班同學認識自己本行的祖師爺「神農氏」。她頻頻拋出問題、送小禮物,吸引同學們參與問答,在快人快語的帶動下,原本有些嚴肅的課堂不時傳出笑聲。也因為為人隨和大方、講話條理分明,加上歲數與許多教授相仿,唐瑤瑛被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的同學及系助理尊稱為「唐姊」。
「1914年時,我祖父就開中藥房了,後來由父親繼承,所以我們從小就是在藥堆裏長大的……」回想成長歷程,唐瑤瑛的思緒回到了基隆河畔的老街。祖輩在舊名水返腳的新北市汐止區懸壺濟世,父親望、聞、問、切的身影,藥材散發的陣陣香氣,是一輩子刻骨銘心的記憶。「我爸會自己做珍珠粉、硃砂,想得到的炮製方法他都會,當歸、熟地都是自己弄的。」
因為不喜歡針灸的侵入性,唐老醫師多半以湯藥為病人治病,唐瑤瑛還記得,曾有老婦人病重,由親人攙扶前來求治,經幾次治療後,竟然可以健步走入藥房。由於口碑甚佳,求治者絡繹不絕,豐厚的醫藥費收入,讓一家大小生活無虞。
「但說到繼承家業,每個小孩都嚇死了,沒有人要接衣缽。」兒子已經上大學的唐瑤瑛,道出身為中醫家庭子女,對祖傳家業又愛又恨的情結。
祖傳家業的挑戰
就起跑點而言,唐家的孩子在中醫藥相關行業占有不可多得的優勢,因為從懂事開始,他們就要當中醫師父親的小助理,幫忙抓藥、配藥。耳濡目染之下,老一代中醫必背誦的「湯頭歌訣」,成了隨口哼唱的兒歌,藥材的外觀、味道,哪一味藥放在藥櫃第幾層、第幾格,唐瑤瑛瞭若指掌。但也因為看到父親全年無休地看診、配藥,深知其中辛苦,唐家的孩子寧願從事別的工作,也不想跟父親一樣,當不休假的中醫師。
化學系畢業後,唐瑤瑛作過旅行社領隊、廣告公司業務企畫,婚後與丈夫經營貿易公司,在景氣好的年代存了一些錢,直到兒子出世,才回到老街上的老家,過著顧小孩、顧藥房的平淡生活。
那時中醫特考還未廢除,有意當中醫師的人,不論學歷背景,若能通過競爭激烈的第一階段中醫師檢定考,及第二階段的中醫師特考,就能取得中醫師執照。有大學文憑的唐瑤瑛,於是在父親的苦勸下,勉為其難地參加考試,在補習班苦讀一年後,順利地通過檢定考,但第二階段的特考卻沒過關;意興闌珊的她,以錄取率過低為理由,搪塞了父親的要求;無奈的老中醫師,只好繼續以一己之力診治病人,扛起老藥店的招牌。
「我預估父親可以活到八、九十歲,到那時候我也老了,就跟在他身邊就好。沒想到他幾年前一直瘦下去,發病半年就走了。」提前降臨的無常,讓唐瑤瑛措手不及,為了不留下遺憾,一向排斥繼承家業的唐瑤瑛,向不久人世的父親承諾,將來一定取得中醫師執照,把祖傳的堂號延續傳承下去。
然而時勢變遷,中醫特考於2011年廢除,讀中醫系或學士後中醫成了唯二的路。憑著不容退縮的意志,四十七歲的唐瑤瑛於2013年考入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成為第二屆學生。儘管她不是班上年紀最長者,但對比二十、三十多歲的同學,一股「來不及」的壓力襲上心頭。「我現在四十九歲,畢業、國考、加上責任醫師制兩年,算一算要到五十四歲才能正式回家看診。」
流逝的歲月已無法追回,一開學唐瑤瑛就下定決心,一步一腳印地修完課程,卻沒想到遇上醫學系與中醫系學生最感吃重的必修課——大體解剖學。
由於上課時必須面對遺體,剖開皮肉觀察骨骼、肌理、血脈、器官,從小連墓園都不敢去的唐瑤瑛,真的嚇壞了!加上不習慣防腐藥劑的味道,她在第一、二次上解剖課時,都出現噁心嘔吐的不適反應,因此一度興起休學念頭。後來試著把每一位大體老師視為菩薩,在每次解剖課結束時,都對老師合十禮拜,請求庇祐;最後終於順利修完解剖學分,並和捐贈者的家屬結了好緣。
走過這段歷程,她彷彿打通任督二脈,感受到自己明顯進步了。「大體老師對我們找經絡的幫助很大,若了解西醫的解剖,就更容易了解哪個穴位是在哪個骨頭、骨縫間。」
愛與信念的承諾
唐瑤瑛年少時期辨識藥材、照單抓藥的記憶,在遇到相關課程時也鮮活了起來:「在念藥物和方劑的時候,同學們看到的是課本的文字,可是我念的時候,腦海出現的是藥的形狀與味道。」
年近半百方入醫門,唐瑤瑛很慶幸先生、兒子及娘家親友,願意支持她讀下去,並等待她回到老街開診,重新擦亮祖傳的招牌。唐瑤瑛也發願,要延續父親對弱勢者的關懷。「他曾說,要救濟貧苦就從身邊做起,我們家看病給藥,若遇到孤兒、貧苦人家,就不收錢。」
唐瑤瑛還記得,汐止山區有一間佛寺,法師們過著過午不食的清修生活,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胃潰瘍的情形,每每下山到老街辦事時,都會到唐家的藥房求治;有的法師辦育幼院收容孤兒,帶孩子看病,一來就是一整隊。而今發心義診的老中醫仙逝了,這些僧侶、弱勢孩子也少了一分庇護,因此唐瑤瑛發願,完成學業取得中醫資格之後,「要把他們找回來!」
回想過去在商場上縱橫的日子,唐瑤瑛沒有太多留戀,反而覺得人生若只為賺錢而拚,實在很沒有意義,「只要不追求虛榮名利,堅持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醫師是最能實現自我的行業。」
就如同靜思語所言:「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儘管唐瑤瑛年近半百才正式踏上中醫之路,但對理想的堅持,對愛與關懷的承諾,已足為後進者的典範。
(文:葉子豪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