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釋然 還給她完美的臉

2015-09-06   | 何姿儀
彭惠勤(右)的成長與蛻變,年年為大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帶來驚喜,堅定跨團隊照護的信念,腫瘤中心蘇裕傑主任(左)歡喜給予祝福。(圖片由慈濟月刊提供)
「你看那個人長得這麼奇怪!好像ET!」熙來攘往的臺北車站月臺,人群中突然一聲驚呼,霎時目光從四面八方射向彭惠勤的臉,浮躁的空氣瞬間結成了冰。

短了一截的下巴,少了下排牙齒而內縮的唇,左右些許不對稱的圓臉頰,搭配那雙靈活有神的大眼,怎麼看都有些許不一樣。路人的側目,彭惠勤習以為常;但歧視、不尊重的言行,撞擊上隱藏在內心的獅子座正義感,偶爾也會忍不住捍衛。她的不平,不是為自己的尊嚴,而是為人們的無知感到難過。

儘管如此,擦乾眼淚的彭惠勤,並未因此而試圖戴口罩遮掩,更不打算用整容去適應大眾的眼光。對她而言,這是充滿祝福、用愛與眾人努力所塑造的一張完整的臉,她對此感到滿足與感恩,期許有一天,能用自己的生命讓世人懂得尊重。

溫柔解身心傷痛 醫病間愛的循環

彭惠勤在大學一年級時,因下顎「骨刺」手術而休學。治療後重返校園,她從校園啦啦隊躍出課堂外,考取一張張健身舞蹈教練的證照;大二時,她已在知名健身教室開拓出一片天。

「老師,你的下巴好像愈來愈大。」面對學員的反覆提醒,彭惠勤並未放在心上,更未把大一那年下顎手術的事聯想在一起。直到持續的牙痛總在半夜鑽著牙床,她正視自己的下巴比例,真的變了。
熱愛舞蹈的彭惠勤,大二即成為健身舞蹈教練;無奈大三時發現罹患「下顎惡性骨肉瘤」,面臨缺憾人生的挑戰。(圖片由彭惠勤提供)

「良性腫瘤。」醫師的診斷暫時安了彭惠勤的心,但接踵而來的清創手術,卻是折磨的開始。

彭惠勤得不時清洗傷口分泌出來的血水,再將紗布填回洞裏,這樣與血腥味共處的日子,持續超過一年,而且幾乎每兩、三個月就得再進行一次清創手術,卻沒能止住下巴持續發生變化,最終檢查出罹患「下顎惡性骨肉瘤」。

「摘掉下巴,然後切小腿或肩膀的骨頭來補。」「以後走路可能會有問題,也有可能不能講話。」轉院後,醫師的說明她並不害怕,只是關於手術的來龍去脈、希望避免氣切、存活率高不高、外貌與肢體的殘缺等,有更多的未知。

準備手術的早上,醫師帶了尺再次丈量彭惠勤的小腿長;當拿到護理人員遞上來的手術同意書,爸爸雙手嚴重顫抖,無法寫下一筆一畫……

「我們不要開刀了吧!」看出父母的痛苦和掙扎,彭惠勤主動說出這個決定,得到家人的認同,決定改服中藥來持續治療。2002年10月3日,二十五歲的彭惠勤做了一個改變人生的決定。在家休養半年多的她,只想平淡珍惜每一天;但不捨父母為自己擔憂,她終究順應身為慈濟委員母親的期待,從竹東南下大林慈濟醫院就診。

對於過去在醫院提過的問題,彭惠勤已不再好奇,她上網搜尋的資訊,總是比醫師的回應還要多。然而意外的是,初次見面的口腔外科醫師黃則達,卻主動為她詳述治療過程與分析疾病可能的發展。眼前這位年輕醫師誠懇、積極與視病如親,彭惠勤的內心感到安穩而溫暖。

「我會儘量不幫你做氣切。」聽到這裏,彭惠勤感覺自己的心被穿透。彷彿全然明白病人的擔憂,黃醫師主動說出口的每一句話,流露著真誠與關懷,讓她充滿信任與放心,原來,醫療裡還能有另一種溫柔。「無論有多少可能性,我知道不是只有家人無助地陪著我,醫護人員會盡心盡力為我的生命努力。」

當下她不再懷疑,同意開刀。辦了手續,就在大林慈院安住下來。

接納不完美之美 視為珍貴的禮物

歷經十七個小時手術,長滿腫瘤的下顎骨終於離開了彭惠勤,而左小腿的腓骨與皮瓣,變成了下巴與舌頭的一部分,大腿的皮膚則移植到小腿上。

術後,每天都有好幾位醫師與專科護理師輕柔地撫觸她的傷口,細心關注變化。她才知道,除了黃則達醫師,還有耳鼻喉科主任何旭爵、整型外科主任黃介琦、麻醉科主任賴裕永,以及整個醫療團隊,全程守護著她。這十七個小時,受苦的不是自己,而是在開刀房外備受煎熬的父母,還有為她頂住危險的醫師。

割肉切骨後的療癒過程,無論多麼痛、多麼苦,她要求自己做個絕對配合的病人,不讓任何一個為自己付出過的人感到失望。「覺得自己的『書包』裏裝了好多好多!」病痛、挫折,還有愛,讓彭惠勤成長之路的行囊特別豐碩,感到無比的滿足!

失去舌頭、下唇、下顎與牙齒,彭惠勤像個嬰兒,從頭學習吞嚥、咀嚼與說話;左小腿只剩下脛骨,咬緊牙根從失去平衡、跌跌撞撞,練習到能跑能跳;挨過了化療的副作用,頂著重新長出頭髮的小平頭,在醫療志工黃明月的鼓勵下,術後隔年回到大林慈院做志工。她並重回校園完成課業,當選世紀新青年,更擔任澳洲打工度假代言人。
勇敢超越病魔威脅,彭惠勤(左)在異國瑞士展開幸福旅程,活出不設限的生命可能。(圖片由彭惠勤提供)

將挫折化為生命養分,她願意付出更大的勇氣與更多的時間,圓滿一個個別人眼中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這條路,並非理所當然的平順。路人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對一個愛惜自己羽毛的女孩來說,很難不傷心哭泣。

「你總不能一輩子戴著口罩吧!」回想大林慈院常住志工黃明月的鼓舞,彭惠勤明白這是自己的功課,一切的無心嘲諷,都在錘鍊自己的韌性,讓生命變得更坦蕩、更寬敞。

關於容貌,有人建議她繼續整容得更漂亮,但彭惠勤決定不再花費力氣,她的生命是醫療團隊重新賦予的,現在擁有的,是一張完美的臉!

爾後,每當她對身上的癌細胞感到疑惑不安,總會再回到大林慈院,「這裡的醫師總是用樂觀正向的態度來看待我的病。」回來大林慈院,不只是看病,更重要的是看望老朋友──醫護人員與醫療志工,這個疼惜她、守護她,讓她身心安然的「家」。

「過去的不順遂,是幫我未來打預防針吧!」年輕的彭惠勤懂得珍視人生逆境,更重要的是,醫療團隊與父母愛的保護膜,讓她不孤單,沒有畏懼,衝破人生障礙,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豐沛多彩的生活經驗中,彭惠勤結識了一位善良的瑞士青年。2010年,她以結婚喜訊作為大林慈院十周年院慶的賀禮,帶著滿載祝福的行囊,異鄉瑞士成為她下一段人生的歸宿。

「What a precious !(多麼珍貴的禮物呀!)」婆婆初見彭惠勤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已為她的未來下了一個美好註解。這樣的人生際遇,這樣的醫療陪伴,有多少人能夠經歷?
每年彭惠勤總會特地從瑞士飛回臺灣,且到大林慈院走一趟,這裡是她靠岸的終點,也是重新出發的地方,不僅是回醫院追蹤癌細胞,更重要的是探望當初為她動手術的醫護同仁,以及陪伴她度過低潮的醫療志工。(攝影者:何姿儀 地點:大林慈濟醫院)

「我是珍貴的!」彭惠勤這樣相信著。

醫病互信創未來 疤痕讓生命完整

「十三年前,我們幾位醫師都還年輕,遇到這樣年輕的案例,大家都很心疼,她要面臨的不只是一次手術,而是一長串的人生。」術後接力追蹤治療的大林慈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回想,當時每隔一、兩週,各科醫師總會為了彭惠勤而相聚,共商治療方針與發展進程,「大家一起努力,把專業醫療做到完美。」

年輕的醫院、年輕的團隊,在病人的相信和進步中,累積了篤定與經驗。2003年大林慈院成立腫瘤中心,蘇裕傑說:「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到現在十五個腫瘤治療團隊,都是以跨團隊合作模式來照護癌症病人。」

腫瘤治療是一段持續的過程,身體與心理、家庭與社會,都會面臨變化與調整,如今腫瘤中心的病友支持團體,由親身走過的病友來陪伴剛起步的病人,「這也是惠勤給我們的經驗。」蘇裕傑肯定地說。

蘇裕傑說,看到彭惠勤回到醫院當志工,讓醫療團隊感到窩心與被鼓勵;往往病友輕輕的一句話,影響遠勝醫護人員的苦口婆心,「對病人來說能感受到同理與支持,對醫師而言也是信心的增強。」

如鮭魚洄游,無論遠行何方,每年彭惠勤總會飛回大林一趟,這裡是她靠岸的終點,也是重新出發的地方。「瑞士當地的醫師告訴我,臺灣醫療很進步,他不曾見過我這種病例能存活這麼久。」看著醫師身材的胖瘦變化,志工們頭髮從烏黑到花白,而自己也從一個學生變成了媽媽,她珍惜難能可貴的平淡幸福,「感恩慈濟帶給我的寶!」

「我喜歡自己的臉,喜歡身上的疤痕。」這些痕跡,讓生命更完整,提醒著彭惠勤用感恩、珍惜的心,度過每一天。「上天給我考驗,也給我支持的力量!感謝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面對著隨時可能再度活躍的癌細胞,凡事認真的彭惠勤對許多事情學會釋然,學會與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和平共處,更感恩一切的磨難與試煉。

彭惠勤深深許諾自己,帶著父母與醫療團隊的愛,在異國張開雙手好好珍惜與分享每一分秒;人生不會一路順遂,但無論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擁有自己生命的節奏,作一顆躍動不息的動力球。

(文:何姿儀 摘自:《慈濟月刊》第58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