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報告 她的「反擊」

2015-10-04   | 蔡麗雲
張麗鴻自身經驗分享,善惡一念心,效法羅睺羅尊者戰勝自己的習氣,她放下身段主動了解為何好同事會反目的經驗,讓她更能以同理心習無諍,即時修正自心。(攝影者:黃呈旺 地點:鹿港崙尾環保教育站 日期:2015/09/07)
「職場生涯第一次被告到上司處,還被記了過,告狀的人竟然還是以前曾經幫過忙的好友同事。如果我沒進慈濟,如果是以前的個性,我一定會想辦法把她整回來。」9月7日鹿港社區讀書會,張麗鴻聽到修行要學習須菩提菩薩不與人爭,對待人、事、物皆圓融,因而得無諍三昧,有感而發。

堅持理念 態度過剛

關於那一次事件,張麗鴻細說從頭:「因為同事拜託我幫忙修正一份證明文件,但因為誠正信實,我不願更改,卻招致同事心生不滿怨懟。」

在工作上秉持公私分明原則的張麗鴻,也堅持慈濟人誠正信實理念,卻沒想到惹來了同事的不高興;又因為覺得自己曾經幫忙過這位同事,所以也很難理直氣和地面對對方的情緒,張麗鴻堅持自己並沒有錯,「想不到她(對方)一狀告到上級,害我被記過,這真的是我不曾想到過的。」

張麗鴻進入慈濟後,慢慢已能體會能付出而不求回報,即是與人結好緣;面對這一次事件,她已能釋懷。讀書會中,張麗鴻坦言:「如果是以前的自己,一定會想辦法徹底反擊。」現在她感恩能接觸佛法,改變了自己貢高傲慢心,才能即時調和修正自己瞋怒的心。

後來,張麗鴻自覺不應和同事結下惡緣,希望能主動化解不愉快,於是放下身段與同事懇談,且致贈對方一本《靜思語》,衷心祝福這位同事,希望她能接收到這份真誠的心意。

言語似箭 易發難收

導讀志工引導參與讀書會的三十位志工,要從付出當中累積經驗,體悟在人生困境中,學習須菩提菩薩「定」的精神,了悟解空第一,得以轉念獲新生。

讀書會藉由志工們親身體驗分享,讓參與的蔡幼娟心生歡喜,受益良多。(攝影者:黃呈旺 地點:鹿港崙尾環保教育站 日期:2015/09/07)
張清香以一位媽媽的角度分享:「很多孩子很小,就會講出像『神經病!』這種話語。」張清香擔心孩子不懂話語會傷人,但父母需要注意,不要養成了孩子口無遮攔的習慣。「如果養成習慣,長大必定造成別人不好的感受,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進而影響他的順遂人生,所以不只師長的教育,居家電視頻道選擇、父母身教等,環境教育也是等同重要。」

對開口傷人的話題頗有領悟的蕭詩瓊接著懺悔:「急燥個性反應太快,總是口直心快常常未經思考,箭(話)就已經出去了,因而常傷到對方還不自知。」蕭詩瓊分享自己在彰化靜思堂承擔「遵佛遺教」四場次演繹的音控工作,感受到寂靜的法喜,現在她學會把自己的心沉澱下來,先思考再發言。「現在會更加小心避免犯錯,謹慎守持戒律,這是未進慈濟前,從來沒想過的事。」

讀書會中,人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印證書籍與經典所教育的道理,秋風徐徐之中,感到清涼無限。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麗雲 彰化報導 2015/09/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