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 找到克難家風的後盾

2015-10-13   | 沈麗梅 劉翠貞 夏美玉 韓景華 胡淑惠
德慈師父細說從前,慈濟是從小木屋開始自力更生,「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生活。(攝影者:蔡翠櫻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5/10/03)
「時間是平等,生老病死也平等。生命有自然法則,慧命是真如本性,如迷失了,要多聞法,才能讓慧命清醒過來。」靜思精舍德浩師父在北區培訓慈誠、委員尋根的課程分享中,一席話猶如醒鐘,提振了大家探尋靜思法脈源頭的願力。

10月2日至4日是2015年北區培訓慈誠、委員尋根暨精神研習會第一梯次,五百四十位培訓學員來到花蓮靜思堂,透過靜態課程與靜思精舍及志業體的參訪行程,除了更清楚各志業體的發展之外,也更深入了解慈濟精神。

法緣綿長 精舍永遠是慈濟後盾

高齡八十歲的德慈師父娓娓道出克難歲月的記憶,將時光拉回五十年前,慢慢從證嚴上人在小木屋修行的點滴細說起,讓學員們清楚了解慈濟克難功德會的成立因緣。

培訓尋根學員在志業博覽會分站時用心體悟慈濟各志業體的發展。(攝影者:沈序興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5/10/03)
從1964年到1991年,精舍師父們曾經做過二十一種工作,維持生活及救濟工作;後來上人決心成立慈濟救濟貧困,當時雖然很多人遲疑,但上人認為對的事,做就對了,於是在1966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成立慈濟克難功德會,隨後一個月就開啟了竹筒歲月,幫助困苦人家。德慈師父回憶,上人要求大家都要自力更生,要能吃別人不能吃的苦,所以即便精舍生活困苦,有時一天只吃一餐,但救人的心不曾更改,一直到了1993年之後,生活才比較穩定。

德寋師父在「靜思.淨斯—-慈濟人文的後盾」課程中提及,當初上人是在沒錢、沒住的地方,就開始做救助苦難眾生的工作;鼓勵學員既然選擇慈濟這條路,就要以師志為己志,就是要傳法脈勤行道。

「靜思與慈濟的關係是法緣關係,沒有經濟關係。」德寋師父說明靜思精舍平常每餐都供應六十桌以上的人用餐,扣除常住二眾,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供應給志工與基金會同仁,用度非常大;但所有的師父們都願意為大家付出,讓慈善捐款完全為苦難眾生付出,「有了精舍的護持,大家募款時可以對外抬頭挺胸。」

自力更生 效法克難帶慈濟種子

參與尋根的學員們來到靜思精舍,下車後望著一大片綠油油的蔬菜園,大家心裡好奇著「這是精舍的菜園嗎?」「不是吧!」「應該是,有精舍師父在種菜。」

在「飲一杯智慧的水」時,學員們用心認真聆聽師父的說法。(攝影者:林美真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5/10/03)
各組整隊步入精舍,隨著師父進行巡禮。回程遊覽車上,學員們分享了參訪心得:「上人無私『為佛教,為眾生』。德安師父說:『我們不只認真做,還要說給人家聽,讓人家明白我們在做什麼,才不會受到更多誤解。』」

另一位學員接著說:「來精舍,我看到師父種菜很感動,師父們都自力更生,不管人家說什麼,我們都要堅定道心做慈濟。」

居住在離島馬祖,鄭嬌英儘管認識慈濟多年,也早已完成見習,卻信守「慈濟人不參與政治活動」的戒律,一直等到了先生楊綏生卸下了馬祖縣長的公職身份,才正式報名參與培訓;即使她每個月都需搭飛機或坐船到臺北上課,也如飲甘泉。

精舍巡禮後,鄭嬌英再次親炙精舍師父的言行與風範,不禁讚歎:「看到師父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感動,感覺師父們不像一般出家人,他們能啟發我們生命的智慧,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規劃更圓滿。希望在馬祖,可以多帶出一些人出來做慈濟。」

自身做起 改變就是要參與投入

培訓學員張馨晏說:「改名、改姓,不如改習氣,我希望從見習培訓開始,開啟人生的大改變。」2010年,張馨晏受志工邀約在假日時到青潭人文閱讀中心,協助孩子們課輔。因感受到參與慈濟的溫馨、快樂,張馨晏陸續參加了歲末祝福、大愛媽媽班、環保志工,還報名參加見習。

學員們親眼見證靜思精舍的日常作息,欣喜跟精舍導覽師父合影。(攝影者:林宏謀 地點:花蓮靜思精舍 日期:2015/10/04)
參加了2012年經藏演繹活動後,張馨晏心想:「上人創業維艱,自己能做些什麼?」她決定職志合一,到臺北慈濟醫院總務室營養組。「一開始我什麼都不懂,連刀都不知道怎麼拿!在大家教導下,我學會煮菜、烘培、甜點,並了解病人飲食的調理。」工作雖然忙碌,但每想到上人創辦慈濟的理念,她決定化感動為行動,參與培訓。

張馨晏說:「第一次回來心靈故鄉很驚訝!感覺天空很清、很靜!感覺更能法入心。飽滿的稻穗都愈低,才能擴大、包容,看慈濟志工提著包包就去賑災,這就是上人所說的『人生最大的價值。』受證後,除了能職志合一,也能安眾生的心。」

三天二夜的尋根之旅,讓培訓學員們除了更進一步了解慈濟,也是一年來的培訓成果驗收,人人行、住、坐、臥是否已養成如規、如律、如儀、如法。如今,上人每天早上準時升座說法,為的就是弟子的慧命,精舍師父期勉大家都能晨鐘起、薰法香,有法才能有法度。【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麗梅、劉翠貞、夏美玉、韓景華、胡淑惠 花蓮報導 2013/10/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