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亮點 受助後挺身鼓勵

2015-12-01   | 王鳳娥 黃湘卉
花蓮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在花蓮慈濟靜思堂舉行,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努力讀書,也可以走出亮麗人生。(攝影者:徐政裕,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11/28)
「我們不能輸!我們雖窮要窮得有骨氣;只要用功讀書設定目標,然後勇敢朝自己的目標努力向前衝出去,就像一顆種子,有一天會變成大樹。」11月28日上午,在花蓮慈濟靜思堂舉行花蓮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中,宋鴻偉向臺下六百九十一位新芽學子一段鼓勵的話。他2015年從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回鄉當老師,也曾是慈濟的新芽受獎者。

原住民的孩子宋鴻偉是2014年新芽受獎者,生長在單親家庭。國小二年級時,因為成績優秀得到奬學金,從此他知道只要努力就有獎學金,後來他把「賺」獎學金當成讀書目標。國中時,母親病倒,他沒有自暴自棄失去方向,反而更努力靠獎學金完成國中學業;高中時接受慈濟的長期照顧,更讓他心無旁騖一路讀到大學畢業。

「很感謝慈濟的幫助,我也要把慈濟這分大愛給我的學生,讓我可以幫助更多人。」目前宋鴻偉是國中實習老師,已考上研究所的公費生,未來想為原住民部落教育盡一份力。宋鴻偉在逆境中力爭上游的成長故事,足可做為新芽學子學習的楷模和典範。

感恩獲獎 回報父母恩

得到孝悌獎的梁大萍(化名)、梁小鈞(化名),是一對不向命運低頭的姊弟。媽媽從越南嫁來臺灣,六年前爸爸罹患癌病過世並留下大筆債務,母親靠著一雙手賣早餐來撐起一個家。然而禍不單行,那時梁小鈞發生車禍受傷,梁大萍又有先天性疾病,一家人只能相依為命無語問蒼天。這時慈濟人走進他們的家,梁媽媽在收入微薄中,仍然堅持佈施當慈濟會員來幫助別人。
從師範大學畢業回鄉教書的宋鴻偉(左),在慈濟志工張謙陪伴下,分享他逆爭上游的故事,鼓勵新芽學子用功讀書、設定目標,就會成功。(攝影者:劉鴻榮,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11/28)


懂事的兩姊弟是媽媽的好幫手,除了做家事,假日也幫忙媽媽在街頭包飯糰賣早餐。訪視的慈濟志工有時會邀約梁小鈞一起為獨居老人做居家環境打掃,梁小鈞覺得能幫助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靦腆的梁小鈞在媽媽和慈濟志工陳素蘭陪伴上臺時表示,很謝謝慈濟志工的陪伴關懷,要將這獎學金送給辛苦的媽媽。

十幾年沒回過越南的梁媽媽,以不流利的國語感動地說:「苦過來,才知道努力才有飯吃。先生走的時候,孩子受傷、生病,我做三份工作,很苦……」說著說著,梁媽媽哭了:「感謝學校老師和慈濟的幫忙,未來人生不管多辛苦,我有信心走下去。」

三位姊妹花立志助人

同時都得到學習領域獎,也是第八年領獎的詹大姊、詹小諠(化名)、詹小琝(化名)三姊妹,七年前父母離婚,母親靠打零工維持家計,三姊妹體貼媽媽的辛苦,都立志上進將來想當醫生救人。

頒獎典禮中,三姊妹一起上臺分享。排行老二的詹小諠,就讀慈濟科技大學五專護理科一年級,她說:「以前因為家境因素,我無法專心讀書,很感謝慈濟師姑、師伯一路給我們家的幫助。現在媽媽在壽豐鄉清潔隊工作,每天要接觸髒臭的垃圾,讓我們很不捨。但媽媽要我們認真讀書,將來才能找好工作、做有用的人,很感謝媽媽的愛,也感謝師公上人。」

妹妹詹小琝將媽媽鼓勵的話與大家分享:「媽媽常說窮要有志氣,不能讓人看不起,一定要讀好書。希望將來我能學醫當醫生,就像慈濟幫助我一樣來幫助別人。」

「我小學四年級時爸媽離婚,媽媽一直辛苦陪伴照顧我們,謝謝慈濟幫忙,讓我可以義無返顧往前衝,希望明年能考上理想大學。」就讀高中三年級的詹大姊感恩地說出心願。

年初三、四月間的「慈濟事件」在媒體被宣揚得沸沸揚揚,詹大姊曾寫了一封信給關懷她的慈濟志工彭金英,信中除了對媒體的不實報導為慈濟感到不平之外,她很感謝慈濟人在她們家最無助時伸出了援手。

詹大姊也向臺下一千多位參與者說出自己的心聲:「國內外哪裡發生災難,慈濟的援助比政府先到又有效率。我們都受到慈濟的幫助,我寫那封信,是要告訴師公上人和師姑、師伯:『慈濟很棒!照顧幫助了那麼多人。』」

青年志工的心願

為了讓受獎的同學們,也有機會來學習當志工付出,從2014年開始,兩年的新芽頒獎活動,都有青年志工上臺演繹及服務的身影。

就讀大漢技術學院四年級的許阿雪(化名)也是青年志工,她從小因為家貧沒錢買文具,老師告訴她:「好好讀書,就可以拿獎學金。」因此她從小學四年級到大學四年級,獎學金從未中斷過。她的故事也由慈濟志工粉墨登場演出短劇,讓大家知道,在困境中仍要努力讀書,沒有不能過的關卡。

希望畢業後賺錢為家人重建一個舒適的家,也想開民宿;這是許阿雪的夢想。因為許阿雪一家人住在沒有浴室、廁所的簡陋木造鐵皮屋,她說:「心動就要行動,吃苦當吃補,貧窮不可恥,也不要自卑,給自己保持正向心情向前衝。」

師長殷殷祝福與期盼

慈濟大學教務長劉怡均,她以兩隻海豚的故事來鼓勵現場的新芽學子們,她說,太平洋中的海豚,要學會很多求生技能才能找到食物,但牠可以自由自在游到美麗的海岸;而海洋公園中跳圈圈被人類飼養的海豚,除了世界狹小,也失去了怒海求生的本能。

不管將來做什麼,一定要有人生目標,才會有燦爛美好的人生。劉怡均期望孩子們都有太平洋中小海豚的毅力。

慈濟減災工程援建學校之一的花蓮縣國風國中校長吳碧珠向大家說:「要翻轉人生是可以做到的,就是需要慈善團體來協助鼓勵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人生的亮點。」

感恩這麼多人一棒接一棒的愛和加油,靜思精舍德昕師父也向大家祝福,在這大環境中能平安幸福,要互助互愛,還要知恩、感恩和報恩;雖然人生有坎坷、有起起落落,父母與孩子手牽手心連心,就可以走出亮麗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王鳳娥、黃湘卉 花蓮報導2015/11/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