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工務所 成慈濟共修處

2015-11-28   | 邱麗敏 黃秀珠
志工們合心協力施工,將組合屋的內裝零件,天花板、輕鋼架、玻璃門窗等拆卸下來。(攝影者:蔡楷昕,地點:臺南市新市區,時間:2015/11/07)
入冬的陽光炙熱,竟高溫達三十度,慈濟志工六十餘人利用連續三天的時間,至聯華電子公司的工務所,把零件設備一一做拆除裝到太空包裡,再用拖吊的方式從三樓慢慢移到車上,準備遷移到善化聯絡處繼續發揮良能。

組合屋拆遷因緣

聯電工地經理的徐慶讓,也是慈濟志工,在聯電服務近三十二年,是建廠、機械方面的專業人才,原來在新竹上班,近二年轉調到南科廠,為了持續投入慈濟志工,找到就近的善化聯絡處,繼續與慈濟結上因緣。

六年前聯電在擴廠時段,公司為了方便與廠商聯繫及開會的場所,使用組合屋的方式,在建地附近蓋了二間工務所,佔地約四百五十坪三層樓高。

今年(2015年)11月初聯電已建廠完工,公司本想將工務所發包給廠商來拆除,徐慶讓知道善化聯絡處可以有效利用組合屋,於是建議公司將組合屋捐贈給慈濟。這其中雖然須經過層層的流程,及慈濟營建處的勘查,最後終於在短短的二天內決議提供。

於是徐慶讓找上聯繫慈濟志工洪清坤討論,外部結構由專業的外包商處理,內裝零件設備由慈濟人協助拆卸,組合屋未來可以作為臨時的共修處,讓拆解被丟棄的資源重獲新生,不但可以節省建材的成本、也可以延續物命。

幾天之中,志工們合心協力施工,將組合屋的內裝零件,天花板、輕鋼架、玻璃門窗等拆卸下來,鋁架折成一節一節地綁好,電線捲成一圈一圈捆好,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袋袋的太空包,再運到樓下做處理。洪清坤表示:「天氣炎熱,真的很感恩大家在悶熱的組合屋內拆卸,大熱天下揮著汗水,但是為了共修處,慧命不能斷,凝聚力也不能斷,所以志工本著一念心,做得很歡喜!」

洪清坤用愛去關懷夥伴,給予志工加油打氣,大家齊心以毅力完成這項使命。
社區志工蕭秀美動員全家來幫忙,也給小朋友上了惜物、愛物一堂。(攝影者:王永周,地點:臺南市新市區,時間:2015/11/07)

社區志工協力

參加社區志工不到兩個月的蕭秀美,在參加活動共乘時,聽到其他志工提到需要有「心」、有「力」的人手,投入組合屋拆除再利用工程,蕭秀美心想,這是個讓她先生認識慈濟的好機緣,亦說服家裡的小朋友蕭楷勳一同前往,最主要是希望藉此活動,教育孩子養成愛物惜福的好習慣。

現場志工非常高興的讚美蕭楷勳,並鼓勵他回去向老師、同學分享「日行一善」的感言,也遊說他來當一日真善美小菩薩,寫下心得,讓原本不情、不願做的他,變成歡喜的小志工。

蕭秀美分享,當一袋袋資源回收物由二、三樓吊到回收車上,那種惜物、再造福的歡喜心情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當天最大的收穫,是見到孩子回家後心情好得不得了,自動自發的去寫他答應志工要交的「小志工心得」。

爸爸茆勝利也感受到,「能做就是福!」趁自己還有體力、能力的時候,就多做一些可以幫助別人,為別人盡一份心力的事,想想行動無法自理的母親,連要出去走動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媽媽的病痛讓茆勝利體會到所謂的人生無常,學會放下慾念除煩惱,感受從付出中得快樂,更令他懂得人要活得身、心靈健康,這樣才能布施行善。
賴勇志表示,當志工體會到付出的快樂,即使剛下班也立即投入志工行列。(攝影者:王永周,地點:臺南市新市區,時間:2015/11/07)

不眠不休投入

擔任保全職務的賴勇志,工作時間從深夜到清晨,當天早上下班尚未貼到床鋪,就接獲慈濟需要他的信息,隨即泡碗麵裹腹,就來到場地加入志工行而。也因為賴勇志的個性開朗、熱情,隨時都會「樂於」配合承擔,從不喊苦喊累,在社區贏得「精進菩薩」的美譽。

賴勇志表示,當志工讓他體會到「付出的快樂,因為我們在做利益社會的事。」他提到,一向喜歡助人的妻子,因罹患腦瘤導致視力不佳,影響生活作息,但仍不改助人初衷,支持他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方案,替代她傳達愛與希望,期待為救護眾生,帶來正面效果。賴勇志笑著說,「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化解困難」。

近黃昏時刻,賴勇志脫下工程帽,默默騎著機車離開工地,準備迎接嶄新的一天的工作,在晚霞餘暉互映下,他的背影散發著「越做精神越好」的氣息。
志工將現場拆解的東西落實分類,將可回收物分類整理。(攝影者:王永周,地點:臺南市新市區,時間:2015/11/07)

茶水點心結緣

一邊忙遞茶水、點心,一邊邀請大家吃飽才有力氣做事,翁素卿當天早上在靜思堂參與香積志工,過午旋即返家煮仙草茶、製作糕點,將溫馨的關懷送到南科工地,分享給每一位汗流浹背的志工。她淡淡地說,能夠來疼惜我們的志工就是她的福氣,表示身體健康,「當然也要感謝一家人都這麼給面子,吃到笑逐顏開。」

內裝拆卸工程即將完工後,未來在善化聯絡處將重組出同樣大小而樸素的臨時組合屋,提供給志工與社區安全無虞的共修處,延續社區慈濟志工的善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邱麗敏、黃秀珠 臺南市報導 2015/11/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