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眾人的愛 重燃生命

2016-04-20   | 呂孟玲 舒麗琪 簡玉珊
邱淑娥在家中聽到宣傳車廣播,得知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的訊息,用Line邀約朋友丹青(右)參加驗血活動。(攝影者:鍾肇展,日期:2016/04/17)
「兒子身上的細胞,是集合眾人的愛。」媽媽邱淑娥懷著感恩心,現身會場分享,兒子因為眾人的愛與成就,才得以受髓,並希望現身說法,能幫助更多白血病患找到重生的希望。

4月17日,慈濟志工在桃園大忠國小舉辦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鼓勵大家獻愛心,讓更多白血病患重獲新生。

受髓成功 勇於見證

「我們是慈濟志工,為了幫助白血病患及血液疾病患者,讓他們有重生的機會……」邱淑娥在家中聽到宣傳車廣播,趕緊開窗聽仔細,得知的訊息,興奮地邱淑娥料想著機會來了,馬上用通訊軟體Line邀約朋友參加活動。

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的前幾日,購物商場、銀行、郵局、營區、市場……只要有人潮聚集的地方,都是慈濟志工宣導邀約的場所,志工不放棄任何的宣導機會,多一個人驗血,就可以讓血癌患者多一線希望。

早上六點多,志工為活動做準備時,邱淑娥和先生一早帶著兒子主動來到會場,因為兒子罹患血癌,自2014年等待接受骨髓移植,在渺茫的機會中抱著隨緣的心,等待配對、適合的捐贈者。

終於在隔年(2015年)5月幸運的配對成功,振奮全家人的心,醫療團隊也做好受髓的準備。怎料,時值慈濟風暴期間,社會對骨髓捐贈產生誤解,影響到捐髓者的捐贈意願,全家人滿懷希望的心情跌落到谷底,兒子病痛之苦和家屬心情的煎熬再度壟罩全家,邱淑娥不放棄希望,安慰兒子:「下一位會更適合你。」
慈濟志工努力宣導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鼓勵大家獻愛心。(攝影者:呂孟玲, 地點:八德區,日期:2016/04/17)


一個多月後,幸運之神再度降臨,尋求到另一位成功配對的捐髓者,於2015年8月順利受髓成功。志工陪伴、默默的付出,不因流言而影響助人的心,只要有助人的機會,志工都付出真誠幫助,邱淑娥常跟孩子說:「這份福報是借來的,有機會要多植福。」身旁有人質疑和誤解時,邱淑娥會以自身的例子來為大家解釋。

兒子的爸爸期許孩子能發揮良能貢獻社會。一家人真實經驗的分享,讓陪伴的志工游麗華:「他們感動的分享,是鼓勵志工的動力。」髓緣之愛重燃生命,用智慧解開誤會,現身說法解開疑義,給自己一個機會救助他人,也為白血病患者建立活下去的希望。

一念堅持 母親點頭

還有一位捐髓見證者吳振華,當初因為同事問:「有骨髓驗血茶會,有這個機會可以捐贈骨髓,要不要參加?」吳振華立即回應:「當然要參加啊!有這個機會可以救人,當然毫不考慮。」建檔隔年就接到配對成功的通知,開心興奮到當晚睡不著覺,也緊張自己捐的骨髓能不能救人。

翌日吳振華和家人解釋如何救人及意義,當時家人不是很同意,後來志工來說明捐贈過程,母親聽到不是很贊成,吳振華繼續和家人溝通,「若今天換做我得到這種病,妳會有什麼感想?希望能夠將心比心!」後來媽媽也只好讓吳振華前往大林慈濟醫院做骨髓捐贈。

第三天身體無異樣,也開始上班,捐髓半年後又接到通知,受髓者有復發的現象,毫不猶豫的在志工呂源國陪同下再次捐贈。隔年參加慈濟的見習、培訓及受證,因為在捐髓期間受到志工無微不至的照顧,也很感動自己能救一個人及一個家庭。
擔任護士多年的林常琳(左),在醫院都幫病患打針,自己最怕很粗的針頭,在媽媽鄭淑靜(中)及哥哥林明賜(右)的陪同下參加骨髓庫建檔。(攝影者:陳姵璇,日期:2016/04/17)

骨髓建檔 全家動員

擔任護士多年的林常琳,在醫院都幫病患打針,自己卻最怕很粗的針頭,在母親鄭淑靜的陪同下參加骨髓庫建檔。林常琳談及參加建檔的原由,媽媽對我說現在捐髓是用周邊血很簡單;然後有一天回來,媽媽就帶了一張條子回來要我簽,並叮嚀哥哥記得明天一早要帶我去捐血。

哥哥林明賜十年前在媽媽的陪同下就建檔了,當時只有一種想法,「做就好啦!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能救一個人是一個人。」當時鄭淑靜尚未加入慈濟,捐髓資訊也沒有現在這麼完整,但很多人做了都沒事,所以很支持兒子的決定。

慈濟志工陳秀蘭也陪伴兒子李宗霖來建檔。因為陳秀蘭做骨髓幹細胞宣導的緣故,宗霖在家就對骨髓捐贈有些了解,由於家人都已經建資料庫,只剩他未參加建檔,因此把握機會來參加驗血活動,他說:「只是抽一點血,建檔成功,就有機會可以救人何樂而不為?」

能夠救人,捐一點點血無傷大雅,陳秀蘭在慈濟看了很多白血病患需要骨髓才能獲救。世上這麼多人,可以配對的機會不是很多,有機會要做抽血建檔這個動作,才有機會可以救人。

志工們積極宣導,只希望能因為骨髓捐贈,再讓白血病患者的家庭獲救,「捐髓救人、無損己身」宣導志工連日來默默奔走付出,雖天氣陰雨不定,但只要匯聚善心讓愛相髓,就能再創造生命的奇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呂孟玲、舒麗琪、簡玉珊 桃園報導 2016/04/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