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緣成就 醫護鄉親

2024-06-27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感謝大林慈院醫護長期守論雲嘉林鄉親,上人開示:「我們都是用愛守護著,不怕路遠、不怕山高、不怕鄉村,他們無法來,我們就去。所以他們走不出來,我們就到他的家去,那種真誠守護。各位醫王菩薩,師父要做的,你們做到了。所以,貼近我的心,也是做我想做,做我所說。所以我想要做的,我想要說的,你們都替我做到了。」
【證嚴上人行腳6月26日大林慈院溫馨座談開示】
「我們現在相聚在大林(慈院)這一塊土地,每一回來到這裡,心裡都浮現一片很大的甘蔗田,會想到開始在大林(建院),真正的經過了這麼冗長的時間,但是這樣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為雲嘉林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著愛。」  

證嚴上人行腳6月26日,於大林慈院與醫護們溫馨座談,當初建院時周邊並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房舍,被喻為是田中央的大醫院,歲月荏苒,如今已熱鬧許多,醫院啟業至今也將屆二十四年,令上人憶及慈濟醫療志業緣起,往事歷歷⋯⋯
 
「幾十年來,我一直都在說三『間』事,三樣『間』——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時間,我很珍惜時間,看看,從我出家,三年後開始立志成立功德會,那個時候的功德會,那就是五毛錢,從菜市場裡開始,那是為了救貧。」
 
「因為走入了貧窮的人間,看見了因病而貧。那個時代沒有健保,總是因為病而花錢,花到了賣土地、賣房子,所有的財產,都已經花光了,但身體有沒有好?還是拖、拖、拖到財產沒有了,人的生命也是在末端了,那一種貧病交加⋯⋯」
 
不捨人間多疾苦 四大志業共守護
 
貧病猶如孿生子,令苦難家庭難以出離,上人不捨,積極奔走辦義診、建醫院。
 
「苦!那個時候,除了濟貧,緊接下來就想要蓋醫院;能守護著健康,守護著愛,應該可以防止貧窮之苦。有沒有防止?就是擋不住的。人生,生、老、病、死,這四大苦難,實在是擋不住;但是不擋它,那會更苦,所以我們從慈善而醫療。」
 
「但是假如沒有好醫師,沒有好護理,光有醫療硬體,沒有好的軟體——良醫,溫良的護理。光是有硬體、有藥、有醫療,但是對病人那種的心情、護理的態度,醫生的態度⋯⋯病人病痛已經苦了,得不到良醫,溫良的護理,那種心靈再度創傷。所以,病苦、心苦,心靈的苦,還加上了病的苦,多重的苦,在人間。想,這不就是佛陀說的人間疾苦,疾就是疾病的疾,人間疾苦,我們慈善就是為了救拔人間疾苦。」
 
醫病醫心、視病如親;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是上人對醫療志業的期待。為了培育醫護良才,繼開辦醫療之後又開啟教育志業。
 
「醫療,感覺到(醫護)這個良知、愛護(之心)一定要建立起來,所以在教育志業之後,緊接著就是人文。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一連串,我足足用了四十年間,四大志業完整建立,四十年後,我真的心靈很安心,很感恩。」
 
大林慈院立田中 守護偏鄉二十餘
 
大林慈院是慈濟醫療志業由東部擴及到西部的里程碑,上人娓娓分享心路歷程。
 
「那個時候張博雅署長去花蓮,有議長、有縣長、有鎮長,前後去花蓮,總是期待慈濟能到大林,就是要到嘉義縣蓋醫院;很難推(辭),後來我就用一個難題,我就說:『假如要慈濟在那裡蓋醫院,光是醫療體系很難做得很好,我們要有人文,還要有教育,醫療體系才能提升。』」
 
上人思慮周全,提出醫院必須能讓醫護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在醫療奉獻,所以必須有離醫院近的宿舍,可以兼顧到家庭,因此建院土地佔地需要二十甲。
 
「幾個月後,他們跟我說(土地)十八甲多,叫我來看。我看了以後就感覺說,這麼鄉下的地方,是要我怎麼做?所以我就堅持最少要二十甲。」
 
「所以地方熱心人士,阿靖(林淑靖)的公公(鄒清山)他很好心,他說:『師父若要二十甲,糖廠那塊十八甲多,我們在旁邊有一塊一甲八分多,這樣合在一起二十甲,夠了。』所以這讓我無法推(辭)。」
 
「若要說我們有醫院在大林,真正的要感恩阿靖的公公鄒居士他的成全。我要用這樣缺一甲多來推(辭),卻是他不了解我的意,他就要成全師父的心意。所以他說,『師父需要二十甲,我們剛好有一塊一甲多,這樣加進去就夠了。』我心裡感覺鄒居士,你根本都不懂我的心意,讓我無法推(辭)。所以,硬著頭皮接了。」
 
「那個時候我到鎮公所,舞獅舞龍、那個鼓陣來歡迎,好鄉土、很純真,這一念虔誠的心感動了我。從這樣接下來,(我)每天都很煩惱,但是,還是要把握時間,一口氣,真正地二、三年後,把醫院蓋起來。可是,醫生要從哪裡來?護士要從哪裡來?真的是說來話長。」
 
「總是大家一念虔誠的心,醫療(醫院)起來,院長是從林(俊龍)執行長來守護,還有簡(守信)院長、賴(寧生)院長等等,總是說來話長。一直到真正的穩定下來,院長各位大醫王,總是這樣穩穩定定,把它一路帶過來。各位醫王菩薩一心一志,現在盤點過來,每一位來到這裡,是真誠心意,來了就住定下來,在這裡守護著雲嘉林。」
 
視病如親老有依 人醫良護德傳家
 
一切都是好因緣。隨著年輕人口外移,雲嘉林地區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幸有大林慈院作在地鄉親的安穩的依靠。
 
「看到我們的護理,看,多可愛啊!護理師的體系,很可愛,那樣的活潑。看到他們對病人噓寒問暖,『阿嬤吃飽了嗎?』那種很草根,聽到你們說臺語,好貼心啊!現在的年輕人,要他們說臺語,很不簡單,尤其是說得很有草根味。」
 
「幾年前,我走入醫院的掛號室裡,看到阿伯打赤腳,阿公,他是打赤腳走在我們的醫療(醫院)要去掛號。我這樣看到,這間醫院就是草地的都市醫院,我們守在這個草地裡的那片甘蔗園;那念心,總是一塊一塊的磚,一噸一噸的鐵根,這樣在這個地方,從醫院開始,一直到宿舍區,這樣完成起來。」
 
「這個地方,雖然是很鄉下,不過我們這裡的醫療研究,很感恩,雖然中正醫院在我們附近,我們對醫療的研究也是不落後,還是繼續醫療的研究,這都是很平行。所以說,我們的研究也不落後,沒有落後。我們的醫療,那一分的愛的守護也很草根,很靠近阿公、阿嬤,這些阿公、阿嬤真正的需要我們這樣草根式的守護著他們,跟他們說話很貼心,這實在是很感恩。」
 
「還有,那個外埔,山上是大埔,這裡草根地都是埔,我們都是用愛守護著,不怕路遠、不怕山高、不怕鄉村;他們無法來,我們就過去,所以他們走不出來,我們就到他的家去,那種真誠守護。」
 
「各位醫王菩薩,師父要做的,你們做到了。所以,貼近我的心,也是做我想做,做我所說。所以我想要做的,我想要說的,你們都替我做到了。」
 
「當初那個甘蔗園,變成我們現在這樣,很溫馨的大醫療區,還有宿舍;看到當時孩子抱著的到現在,孩子已經讀大學,也開始要做住院醫師,這二、三十年了,人生的過程,時間累積,最感恩大家的心住在這裡,讓我很安心。」
 
「所以各位醫王菩薩,這念心不要變,守護這個福田區,這片甘蔗園很甜、很甜,而且大家很自在。你們的孩子們,孩子、你們的下一代的下一代,(你們)來這裡做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一直到現在要做阿公,有的已經做阿公了,可見時間這樣在過,很甜很穩,所以你們選擇的地點,真的是對,選擇得很對,不只是你們選擇得對,我也選擇得對。」
 
「我們的醫療體系在這裡,宿舍區也在這裡,我們安居樂業,所以期待各位代代相傳,感恩醫王菩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