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三十特展  臺北市長率團隊親自體驗

2020-09-10   | 柯玲蘭
在行動環保教育車的地球共生息展館內,柯文哲市長親自試用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將可背、可提、可坐的背包揹起來感受一下。(攝影者:戴秀良,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日期:2020/09/08)
在環保行動教育車內臺北市長柯文哲親自試用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將可背、可提、可坐的背包揹起來感受一下,這個多功能實用的背包是運用回收的寶特瓶所製成的,透過回收再利用,不但開發出了好用的背包,還可以達成減水、減石油和減碳的環保效能,這些可都是慈濟走過環保三十年的豐碩成果。  

 環保車助陣  互動成亮點
 
2020年是慈濟環保志業三十周年,慈濟也特別舉辦了三場「清淨在源頭、節約好生活」環保教育特展,展示三十年來的足跡和成果。其中的第二場從9月8日到20日,選地臺北市信義區香堤大道,還特別加入了二臺行動環保教育車助陣,這是第一場板橋車站室內展所沒有的,也成為了這個場次的亮點。
 
臺北市長柯文哲也率領黃珊珊、蔡炳坤、彭振聲副市長來到特展現場參觀,一同加入展場設計的活潑互動。像是行動減碳的互動遊戲,透過腳踏車連結螢幕,可以看到減碳對於地球的重要,曾經挑戰單車一日雙塔成功的柯文哲市長也親自嘗試。他使勁地踩踏,直到四個燈全部亮起達標,才能在螢幕上看見樹木長出來,還有群蝶飛舞的美景,這是傳遞力行環保,與地球共生息的概念。
 
「一件產品從原料開採、運送途中汽油的消耗、加工製作的用水用電等過程產出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這就是碳足跡。」來到減碳新生活展館,志工介紹著碳足跡的意義,柯文哲市長也在這裡掃瞄展示櫃中食物,來進行蔬食減碳的互動積分遊戲。
 
「其實還是要從源頭管理,應該是寶特瓶少用,能夠不用就不用,真的要用少用,少用再來就是說重複用,這才是循環再利用。」在行動環保教育車體驗後的柯文哲,以執政者的角度提出了他的觀點,認為資源回收要回到源頭開始倡導,才能有效達成循環再利用。
 
全程陪同市府官員參訪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解釋策展理念:「從互動遊戲可以了解在慈濟在環保上面倡導的一些觀念,比如怎麼樣來做五R,還有蔬食有三好等,建立『清淨在源頭』的環保概念,讓大家對於整個環保的意識,能夠有一個更深刻的體驗。」

 
柯文哲市長體驗綠能互動、行動減碳,導覽志工嚴聖炎(右一)指腳踏車連結螢幕,可以看到節能減碳後地球恢復了生機,樹木長出來了,還有群蝶飛舞。這是傳遞力行環保,與地球共生息的概念。(攝影者:江昆璘,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日期:2020/09/08)


從日常開始  卅年如一日
 
特展以互動遊戲體驗呈現環保的概念,更容易讓大眾了解。「非常感佩慈濟透過環保寓教於樂的方式,多媒體的展示手法,大、小朋友應該都會很喜歡。」一同參訪的臺北市教育局局長曾燦金,鼓勵臺北市的老師和孩子一起來參觀,希望師生透過戶外教學、環境教育來這裡學習。
 
其實要落實環保工作並不艱深,就是要在生活當中來真正徹底的落實。「環保是很容易就做得到的,從早餐做起就可以了。」導覽志工郭璟德在現場服務來參觀展覽的市民,他認為透過有趣互動的方式,讓小孩或會眾多一點點願意去聆聽,更可以讓人們了解環保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而且必須從日常開始。
 
三十年前,慈濟環保就是從證嚴上人的一句話——「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起。這次特展也把三十年來環保志工的堅持信念,收錄在「環保菩薩故事牆」,柯文哲市長看了,也不禁和大家一同鼓掌,感謝這群默默付出的英雄。
 
半個小時的時間,在現場導覽志工引導之下,公務繁忙的市府團隊體驗了許多互動項目收穫滿滿。而香堤大道上,慈濟基金會同仁暨志工團隊規畫各項靜態佈展、互動遊戲、以及多媒體載具來做環保宣導、環境教育深化、與實做環保體驗等等,都還在持續進行。特展會一直持續到9月20日,希望讓「清淨在源頭」的環保概念植入人心,落實簡約生活,疼惜大地和地球一起呼吸。【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臺北市長柯文哲率領黃珊珊、蔡炳坤、彭振聲副市長及部分局處長官蒞臨關懷及參觀。(攝影者:江昆璘,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日期:2020/09/08)


(文:柯玲蘭 臺北報導 2020/09/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