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過新年 巧思聚福氣
2021-02-12 | 蔡翠容 李志成感恩心情 惜食惜福
精舍師父們年年都會為春節的團圓日製作的年節應景甜品年糕、發糕,黏黏甜甜,黏了人更甜入心,期盼人人「發」心立願,步步「糕」升,福慧高增,也祝福大家新春好過年。
精舍菩提區內,桌上整齊排放著一碗碗飽滿圓潤發糕出爐,一雙雙巧手小心翼翼將它自碗中脫離。而在一旁卻留有一盤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和從大家手中過手完整的樣子有天壤之別的發糕屑。
原來它們是黏在碗上,殘餘的發糕,為了惜福愛物,又不造成汙染,精舍師父們將刮下來的發糕屑積少成多再運用,發揮巧思做成各式點心;不論是發糕丸子沾芝麻、裹粉油炸或包入各種內餡,甚至只要單純塑型,都讓它們再度搖身變成美味可口的點心。
惜福的心處處都在,精舍師父還將製作年糕、發糕的洗米水,全數收集起來,德枚師父說:「我很珍惜,只要有洗米的水,我就會去煮。煮過後比較滑,洗淨力又比較強,冬天溫溫的水,洗得多舒服……」
德枚師父一邊分享,一邊以抹布沾起鋼盆裡溫溫濃濃的洗米水,在大寮一角擦拭著一旁的推車。「以前只知道洗米水可以漿被單而已,後來發現它也可以洗東西,我就這樣力行。」從此,他也請執事師父把洗米水留下來,再利用清洗或澆花。
隔著一層口罩,德枚師父訴說著自己寶貴經驗,言談間聽到他特別歡喜,揚起聲調:「一般放久一點,發酵過後效果比較好。資源很可貴,我覺得能省就要省。」
放下手中抹布,伸出手掌並拿出清洗過的鍋盤,師父請大家見證,使用惜福洗米水既環保又護手,而且好清洗,一天下來可以省很可觀多的清潔劑及大量清水。除了鍋碗瓢盆清潔,洗米水亦可用來清洗蔬果或是用來煮新鍋具護鍋,德枚師父靈機一現,隨即更分享,人人家裡的煮麵水也都是很好的清潔劑。
母女同行 助人度己
精舍師父的生活智慧是志工的法寶泉源,有不少人都會利用年假回來幫忙,向精舍師父學習。就讀慈濟高中一年級的蔡金妮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和媽媽一起投入春節期間的志工行列。
蔡金妮自懂得表達開始,就是個素食者。她說,動物很可愛,她不吃肉。媽媽蔡淑娟後來受她影響也開始茹素並受證為慈濟委員。媽媽蔡淑娟表示,因為女兒自高雄大愛幼兒園畢業後,還想繼續在慈濟讀書,而遷居花蓮。「金妮是個小菩薩,是一個讓人家很溫暖,又很有智慧的孩子……」提起寶貝,蔡淑娟眉開眼笑。
「在她身旁,就感覺氛圍很溫暖、平和,大家會覺得很窩心。」蔡淑娟自嘲:「應該前世,她就是一個很有修養的小菩薩,才能度化她如頑石般的媽媽。」
而蔡金妮則認為證嚴上人及精舍師父們一直都在做利益人群的事,自己也需要更努力。「看到師父們每天很忙,都做重複性的工作,就感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她分享,「師父們的堅持,有影響自己變得比較樂觀。」
心思細膩的她也發現了媽媽的改變:「有了師姑、師伯及師父們的愛,媽媽整個人就充滿幸福的感覺,變得很快樂。」她相信,不一樣的媽媽,更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甜甜的年糕與發糕,在除夕夜圍爐中,以同心圓的方式擺盤,呈現滿滿的溫馨年味,每一口都是各地慈濟人一起成就的暖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翠容 李志成 花蓮報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