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精舍七月吉祥祈福會 首次雲端全球連線

2021-08-24   | 李志成 蔡翠容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靜思精舍七月吉祥月祈福會,今年(2021年)首次以線上方式舉行,精舍師父們透過雲端帶領全球十四個國家地區同步拜經祈福。(擷取自連線畫面)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諸佛海會 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在全球十五個國家地區、超過四千人的家戶與在臺灣花蓮靜思精舍師父及常住眾同步唱誦《爐香讚》,莊嚴梵唄聲,收攝人心,洗淨人人身心,以明心見性。
 
8月22日,農曆7月15日,是佛歡喜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每年在佛歡喜日這一天,靜思精舍及各地慈濟道場舉辦的七月吉祥月祈福會,今年首次以線上方式舉行,由精舍師父們分流於靜思精舍不同空間,透過雲端帶領全球同步拜經祈福。
 
雲端連線 歡喜祈福
 
在佛制時代,自農曆4月15日開始至7月15日,三個月結夏安居期間,僧眾聚集,專心修道、精進用功、堅守戒律、皎潔其行;實踐戒法的圓滿之日(農曆7月15日),佛陀因而歡喜,是佛歡喜日。
 
然而,在民間對農曆七月卻有諸多迷思。「多年來,慈濟推動七月本是吉祥月,呼籲推動正信普渡,不燒金紙、茹素少殺生。」在祈福會儀典啟始前,靜思精舍德禪師父為大家說明此次為遵守政府防疫措施而舉辦線上祈福會,並期以人人虔誠祈禱,心波共振,上達諸佛菩薩聽,心正、氣正、福就盛。
 
德禪師父並勉眾,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何其有幸能得人生、聞佛法、遇明師,大家更要把握生命,走入人間造福修慧。自2019年無法止息的疫情,證嚴上人一再呼籲,這一波疫情非人可擋,唯有人人虔誠,以我們生活態度中一分完整的愛,人人齋戒茹素,以敬天、愛地,共聚福緣。
 
祈福會上播放的「人間菩提」影片中,證嚴上人告誡大家,驚世災難已經臨頭,警世覺悟要趕快抬頭,面對全球疫情持續漫延,防疫不可鬆懈。人人更要戒除口欲,啟發善念,向天求懺悔,向地道感恩,起心動念,就是要自我懺悔。
 
「八十八佛 釋迦彌陀 祥光遍照 普娑婆 無量功德……」《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齊心誦念諸佛名號,隨著證嚴上人開示結束而起,懺悔、反省身、口、意三業,回向祝福、發願學佛精進之心。

 
劉雲雀在家裡連線參加七月吉祥祈福會,即使是連線參與,仍虔誠供果,同步誦經,為親友、天下眾生祈福,祈願人人茹素,疫情快快消弭。(劉雲雀提供)


同步祈福 靜心淨心
 
「早上上人晨語中開示:『佛陀歡喜弟子專心受持,那我們現在是不是有利用時間呢?』」在花蓮監獄正德補校教書的慈濟志工劉雲雀,用心體會上人對弟子的期盼,自許再忙也要共振祈福。
 
她覺得,一個人可以走很快,許多人一起可以走很遠。除了自身參與線上祈福會,更邀約親朋好友一起加入。「當祈福會結束,我以line和家人分享,我大姊說她們在防疫旅館裡也加入了連線祈福,我好感動、好感恩。」
 
七月吉祥月,也是孝親月,劉雲雀想起妹妹在前幾天,為已逝父母做中元超薦法會回向,也想要盡一分孝心,而透過慈濟全球與精舍連線,線上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在佛前備素果鮮花,誦經,為親友、天下眾生祈福,祈願人人茹素,疫情快快消弭。
 
「以往祈福會都是工作,跑來跑去就是忙。今年師父帶著禮拜八十八佛,靜心聽著、誦著,讓浮動的心和緩下來,感覺很不錯。」臺南慈濟志工許鴻男分享,這次全球一起連線祈福,非但可以節省人力、能源與時間⋯…更讓出門辦事的他,不會因此而錯失這精進機會,得以在車程中,同步浸潤莊嚴法音聲中。「這樣的法會很好。」他不禁讚歎著。
 
線上祈福法會也在疫情期間,給予人們一個安定的力量。臺北中山區翁愛香居住的紫蘭園社區,總會辦中元普度法會,而今年不但因為疫情暫停舉辦;更而甚之,連平常於初一、十五都要前往禮拜的土地公廟,也無法再去。「今年線上祈福會,讓我原本慌慌的心,安定很多。」
 
來自印尼的慈濟大學人文處同仁陳健聰,因為家裡的宗教信仰,從小就在奶奶牽引下,接觸佛法,每年農曆七月都會到寺廟拜經。直到離家出國求學後,他便很少再到寺廟禮拜。
 
今天是在臺灣第一次參加祈福會,陳健聰聽到那熟悉的經文,回憶起小時候與奶奶一起拜經的情景,他滿滿懷念之情,更希望藉由今天誦經功德回向給已不在人世的奶奶。
 
而第二年參加慈濟吉祥月祈福會的慈濟基金會編纂處同仁蔡柏毅,去年在精舍主堂參與獻供,莊嚴的環境與氛圍讓他心靈平靜;今年因為疫情,只能在宿舍藉由科技,於雲端與精舍連線參與,也因此有了不同的體驗。雖然沒有佛像,也沒有任何布置,他運用手邊現有的物資,來表達內心的虔誠,禮敬自性三寶。
 
「法會中,上人在開示影片提到,四大不調和,災難頻傳,人與動植物都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眾生,應該要彼此尊重、合和互協。」蔡柏毅分享,除了人與人之間要「感恩、尊重、愛」,更要擴大為「感恩尊重生命愛」。他謹記證嚴上人的叮嚀,要好話多說、好法多傳、好人多接引,唯有生態祥和,才能真正普度眾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蔡柏毅分享,除了人與人之間要「感恩、尊重、愛」,更要擴大為「感恩尊重生命愛」。(蔡柏毅提供)


(文:李志成、蔡翠容 花蓮報導 2021/08/24)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