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力行環保使命 實踐大乘佛教教義

2023-01-12   | 李志成 蔡翠容
2022年12月27日劉瑞莎博士以「塑造一個保護自然環境的道德責任:慈濟的環境使命」為題,分享她為期四年、多點環境主義民族誌研究的結果,並說明慈濟基金會聚焦臺灣的環境保護成果。(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1990年8月23日,慈濟證嚴法師第一次鼓勵他的弟子們,用鼓掌的雙手幫助解決臺灣的垃圾處理問題,呼籲慈濟志工幫助清理社區的環境並開始回收物質。」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亞洲研究講師劉瑞莎( Teresa Zimmerman-Liu) 博士應邀分享時提及。

「慈濟研究系列講座」於2022年12月27日舉行,邀請劉瑞莎博士主講。她以「塑造一個保護自然環境的道德責任:慈濟的環境使命」為題,分享她為期四年、多點環境主義民族誌研究的結果,並說明慈濟基金會聚焦臺灣的環境保護成果。講座由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主持,並邀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美香與談。

臺灣環境保護之伊始

在80年代90年代初,臺灣社會從農業轉型為國際資本主義社會,劉瑞莎( Teresa Zimmerman-Liu) 博士指出,快速的工業化發展使得各地不可生物分解的垃圾,在短短十三年內,增加二倍。

然而當時政府對工廠環境汙染並未多加監管,就形成如人類學家Robert Weller描述臺灣島內的慘狀,形容這是一場垃圾的戰爭。城市之間的自我保護,居民不希望住家附近蓋垃圾場,造成垃圾堆積,到處焚燒,產生有毒空氣嚴重汙染;工廠在夜間偷偷排放有毒廢水,污染鄰近農場土壤,並污染周邊地區居民飲用水……

當時,一些人文宗教團體對於環保理念也漸漸抬頭,除了證嚴法師始於1990年8月,鼓勵弟子們用鼓掌雙手,幫助解決臺灣垃圾問題,呼籲慈濟志工幫助清理社區環境並資源回收,還有法鼓山聖嚴法師從1992年開始提倡環保;直到2006年,Robert Weller發現,人道主義、包括慈濟等佛教團體,是推動島上現代環保的三大社會力量之一。

2016年耶魯大學環境績效指數也指出,臺灣環境永續在國際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劉瑞莎( Teresa Zimmerman-Liu) 博士因而於2015到2019年以佛教慈濟基金會和法鼓山的環保理念和實踐核心價值進行一項為期四年,多點研究環境主義民族誌,她表示,臺灣佛教團體可以成為想要發展並促進環境宗教倫理的其他宗教團體榜樣。

於臺灣社會對於環保回收的觀念並不普遍時,慈濟志工開始參酌各國環保回收資訊運用於國內實行。慈濟志工在社區收集可回收物質並加以分類,不僅對瓶罐加以清洗,對於每一張廢紙更詳細區分、充分利用後,再予回收商及相關廠商再製成品。引述一位環保志工分享,她提起政府也在多年後,開始定期實施資源分類回收。

菩薩戒律建立保護自然環境道德

劉瑞莎分享,聖嚴法師及證嚴法師,皆以宗教道德觀來應對環境社會危機。她認為:慈濟強調社區服務,法鼓山注重個人修行的環保行為,也包涵佛教教義的業力法則與因果報應。「隨著氣候變遷與各項環境問題陸續突顯出來,慈濟與法鼓山都持續更新他們的環保行為規範……」

並指出,慈濟從初始的社區清理服務,隨著全球暖化、海洋汙染加劇及乾淨飲用水短缺等,證嚴法師於是開始推動素食,減少甲烷排放,呼籲人人節約用水、降低消費、減少每個人的碳足跡並與政府合作計畫,如減少慈濟醫院塑料醫療廢棄物計畫等;而慈濟大學更與小農合作開發抗旱耕地,大愛感恩科技則利用回收資源開發可用產品。博士不禁讚歎:「慈濟一直是臺灣發展和推廣各種環境項目的重要領導者。」

在承擔社會環境道德責任上,慈濟與法鼓山不僅將各自的環境教育實踐規範與中國大乘佛教概念連結,且有別於傳統佛教將環保理念納入,使得環保行為成為宗教實踐一部分。劉瑞莎分享表示:「兩位法師在建立環境道德的概念都來自大乘佛教菩薩戒;中國人間佛教領導者都強調,不論是出家眾或居士,為普度眾生而自我修行,都必須遵循菩薩戒律。」

她以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引述《法華經》,如來佛出現人間是為讓眾生理解佛的智慧與知見,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成佛,才是佛法真正目的與意義。「印順導師教導,修行為得解脫,需持五戒、行十善,要自利利他修行,方能抵達彼岸。」證嚴法師亦勉勵弟子行十善、發菩提心,相信因果業力,研讀大乘經典,並精進於菩薩道。而聖嚴法師也鼓勵弟子們,要遵守菩薩戒律:斷惡行善,普渡眾生,是實踐大乘佛法的核心。

劉瑞莎博士再次強調,菩薩戒律是佛教信眾自我修行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智慧與慈悲更是普度眾生不二法門。2008年,證嚴法師在《真實之路》一書著作中,將慈濟環保志業與菩薩戒律連結,「慈濟人力行環保理念,因為不忍地球受毀傷;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每個人都要有珍惜和關心它的使命。」聖嚴法師則強調,一切眾生和萬物都是平等,所有有情眾生都在死亡和重生輪迴中不斷受苦;菩薩慈悲心的根源,是對所有生物的平等認知而且都是共存、共生。

因此,慈濟與法鼓山的環保理念教義和實踐都來自大乘佛教傳統核心,而菩薩戒律更是建立保護自然環境道德要素中,不可或缺部分。

劉瑞莎博士分享,慈濟環保志業與菩薩戒律連結,「慈濟人力行環保理念,因為不忍地球受毀傷;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每個人都要有珍惜和關心它的使命。」(圖:擷取自直播畫面)


佛教團體將環保根植於教義

印順導師宣揚人間佛教,主張淨化苦難偏多的娑婆世界,透過修行大乘佛教智慧與慈悲,在人間建立淨土世界。導師不贊同信眾追求往生淨土,與兩位法師理念一致。證嚴法師在所著《淨因三要》中強調,修淨因是於此生、此地、此時,當下即可創造淨土。「我不要往生極樂,我要乘願再來,因為這個世界需要像我們乘願再來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發心奉獻自己,行善利人,永保初發心,生生世世無餘修。」

劉瑞莎博士曾經於2016年和2017年在臺灣做調研時,街頭採訪五十位民眾,以了解他們對慈濟與法鼓山兩團體,在推動環保方面的認識與經驗。一位住在新北市,參與資源回收的慈濟人與她分享,要趁著自己以慈濟環保志業度眾的願,再來人間做慈濟。另一位慈濟委員也和博士分享,生生世世,都會乘願再來,直到地球不虞匱乏,可以安樂眾生為止。

而法鼓山聖嚴法師也把建設人間淨土理念視為主要宗旨,在其禪寺道場各種設施的苑野之處,都可以看得到提昇人格品質與建設人間淨土使命的宣言標示。印順導師與聖嚴法師、證嚴法師上人都指出,只要所有佛教徒都能行在菩薩道上,我們的人間,就可以成為阿彌陀佛、藥師佛的極樂國土淨琉璃世界。法鼓山和慈濟不約而同,都把環保根植於漢傳佛教兩大教義:大乘佛教的菩薩道和淨土觀。這些教義都很受信眾歡迎,因此成為推動環保重要道德驅力。

證嚴法師對信眾的教誨是行菩薩道,利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將佛法帶入日常生活;因此,劉博士指出,慈濟環保理念是佛教徒行菩薩道,成為菩薩的盛舉,特別強調慈悲價值,鼓勵信眾心存大愛,對眾生慈悲並力行環保。法師為信眾開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保、國際賑災、社區志工、骨髓捐贈八大法印菩薩道,透過推動尊重、慈悲與大愛人文,改善社會環境。證嚴法師將環保納入人文志業,鼓勵信眾把大愛慈悲拓展到愛護地球。

除了在團體中修行佛法教義,慈濟志工個體生活也有一套詳細行為規範;這些規範被視為個人在菩薩道上修行的最佳實踐,也是慈濟志工行為準則,為社會大眾做榜樣。「這些規範為過一種乾淨簡單生活方式提供十項建議:在飲食方面,茹素並隨身攜帶環保餐具;服裝方面,只購買需要而不是想要的;在住的方面,省水、省電;交通方面,多走路、騎自行車,盡可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全球慈濟志工推動環保

從臺灣慈濟與美國加州慈濟進行研究,劉瑞莎博士發現,大多數慈濟志工力行慈濟理念規範與作法,注重環境及深入對環境永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理解。「透過環保理念融入培訓課程的實踐與行為規範,讓新進慈濟志工能夠迅速融入這個團體,採納永續生活方式,人人都能改變生活方式,讓生活更加永續。」慈濟志工走進社區,透過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教導民眾改變生活方式和拯救地球相關道德責任,進而改善社會環境,這是慈濟建設人間淨土使命。

美國許多佛教團體,注重打坐、修行,而不強調持戒或幫助他人及自身菩薩道。「而美國慈濟佛教徒志工告訴我,他們喜歡證嚴法師,因為慈濟強調為社會服務的佛法。」而他們加入慈濟,是因為證嚴法師為他們提供一種成為佛教徒的方式,一種與他們服務他人的個人價值觀產生共鳴的方式。「在臺灣和美國佛教徒,更看到很多非慈濟人,喜歡慈濟強調孝道和倫理。」

2017年農曆7月,她曾參加一場慈濟於臺東市進行的《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並在大愛臺播出。此演繹是提倡素食以對抗全球暖化的運動之一,當地九所慈濟進行減災工程,幫助強化校舍防震的學校師生參與演繹。「臺東的觀眾都很喜歡這個演繹,他們被演繹內容感動了。」劉瑞莎認為,這是因為它與臺灣普遍固有的儒家思想,人們內心潛在道德產生共鳴。

慈濟志工關注儒家理念,和諧人際關係,以道德優勢影響親朋好友選擇生活方式。一位慈誠男眾慈濟志工曾向她表示,四十名他的會員中,有10%完全吃素,並有一半以上已經減少肉食。有兩位環保講師也分享,以針對全球暖化及企業和政府機構減少廢棄物和碳排放方式簡報,在企業宣導建立回收計劃以減少企業碳足跡。而這些簡報讓劉瑞莎博士很是驚訝,「這些簡報,像極了在美國氣候變遷會議講座的專業演講簡報。」

同樣地,在2015年美國聖地牙哥慈濟聯絡處與漢森聖地牙哥總圖書館合作類似計畫,並持續好幾個月。除了放映前美國總統高爾關於氣候變遷電影,有關電影內容的討論,地方官員和屋主分享,如何註冊安裝太陽能電,電池板和節水系統資訊。許多參加會議的社區民眾都表示,非常感激,能了解氣候變遷及有助於他們能夠得知政府更永續的生活計畫訊息。

慈濟志工更開辦另一系列課程,教導人們如何利用回收材料創建城市花園,在家種植蔬菜和花草,減少肉食。慈濟的環保使命,說明了保護自然環境的道德責任,取決於提出支持環境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行為;為廣泛讓人接受,必須將保護環境道德教義,與人們可以採行的實際行動方式結合起來。歸根究柢,慈濟大愛力量,透過許多社區公益行動付諸實踐,是慈濟環保事業成功基石。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美香認為,從劉瑞莎博士分享中,證嚴上人在推動環保過程是在培養一種價值觀及提升生命教育,也就是慈濟團體對於臺灣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有相當具體而且務實的呼籲及宣導。(圖:擷取自直播畫面)


以科學及人文談環境教育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美香談及,劉瑞莎博士從宗教角度談環境教育,應該包含科學與人文面向。「科學是從記錄的方法與操作的認知,去做資源能源的整合運用;而人文的思維及教育對於環保理念推動,是很具有重要性與其意義。」

她認為,從劉瑞莎博士分享中,證嚴上人在推動環保過程是在培養一種價值觀及提升生命教育,也就是慈濟團體對於臺灣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有相當具體而且務實的呼籲及宣導。談到環保教育與實踐和大乘佛教教義連結,林美香則認為,它應該是一種創新。「劉博士讓大家較清楚了解,如何從聽法到入法再去行法;而法在佛教教義上,又如何去與社會行為結合。」她表示,宗教團體用一般人能聽懂的語言去關照社會,並令其感動,這就是人間佛法的宣揚傳布。

「當氣候變遷帶來環境惡化、生態危機超乎人類想像,難以應付時,人類才意識到這問題的存在,也開始思考如何做一些改變,如何解決?如何因應?」西方以近代功利主義思維,強調所謂的理性規則或是個人主義科學價值觀,認知極端氣候對土壤、空氣與水,會造成什麼汙染及危害?人類又應該如何因應?
而東方儒家思想文化則強調孝道、倫理、人倫情感與心靈修養等,與慈濟推動的人品提升、心靈淨化,和佛教慈悲、智慧,息息相關。

「慈濟的修行方法,是從外在修行到內在的精神及道德狀況,透過為人和地球的慈悲菩薩倫理,改善當今人類社會。」林美香表示,在慈濟這一宗教團體,能夠規範、實踐環境教育,與中國大乘佛教的重要概念聯繫。「這也算是在現在環保推動工作中,做出非常重要貢獻……」她指出,慈濟結合儒家與佛教思想及當代很多重要環保概念,是推行人間佛法一種紋路、門徑,也是比較能夠喚起並貼近東方人文思想的一種重要人生哲學。【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志成 蔡翠容 花蓮報導 2023/01/12 編輯:文史處潘俞臻)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