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夜間環保20年 港墘據點三班制守護地球

2024-06-07   | 施金秀、蔡佳芳、林正元
內湖夜間環保二十週年感恩會,在慈濟內湖園區舉行,有一百多位社區環保志工參加。 (攝影:陳俊郎)
1990年8月23日,證嚴上人第一次呼籲志工與民眾用鼓掌的雙手做資源回收,以減輕臺灣的垃圾問題起,內湖環保就從「點」開始逐漸拓展。


初時的社區環保只在白天活動,後因應臺北市每週三晚上不收垃圾、無資源回收的政策,因此2004年便開始了每星期三的夜間環保活動,雖然只有兩、三個小時,卻滿足了許多上班族得以做志工的心願。

2004年成立的內湖港墘路環保據點,從下午兩點開始整理,直到晚上八點多結束。據點志工林慈致笑說:「我們是自然變成三班制的!沒有上班的人,下午兩點左右就會來整理;早一點下班的人,四、五點會來接棒;許多人是下班後,大約七點左右過來。」巧妙的是,每個時段剛好間隔兩至三小時左右,所以必須回家煮飯的、要去學校接小孩的……大家就陸續去來並接力,完成當天的回收物整理。

2004年,內湖開始推展夜間環保,志工與社區民眾利用騎樓,在晚上將回收物分類集中,等環保車來載走。(攝影:洪易辰)

志工林正雄,現任職於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部,他回憶起當年參加夜間環保時才二十幾歲,雙親要他退休了再做志工。但是自己親身參與後,每次出車時,都會跟坐在旁邊的志工們聊天,聽到很多濃縮版的人生故事,中間更包括他們走過的一些坎坷與困難,學習到什麼叫做「智慧」。

把握兩、三個小時的短暫時間,內湖志工林正雄下班後參加夜間環保,幫忙資源回收。(攝影:林炎煌)

林正雄的太太李惠雯說起內湖夜間環保,是因為先生發現有個地方,晚上亮亮的,似乎頗熱鬧,才知道有週三夜間環保活動。李惠雯提到每次做環保時,都令她非常開心。因為她不僅認識了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志工,而且做環保非常紓壓。全家人都來參加二十週年感恩會,滿滿的回憶和感動。

內湖週三夜間環保回收持續至今,已有二十個年頭,顛峰時期曾超過三十個據點;歷經疫情暫停回收,現在每週三出動六部環保車,前往社區鄰里共十一個環保點載回收物。雖然志工們出現年齡漸長或凋零……等問題,即使動作變慢了,體力變差了,大家仍為守護環境持續堅持與努力。

因新冠疫情而暫停的每週三夜間環保資源回收,2021年9月1日重啟。志工從各據點載回一車又一車的回收物。(攝影:鐘嘉新)

(文:施金秀、蔡佳芳、林正元 臺北報導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吳明勳編輯 2024/06/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