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付出 台灣之寶

2010-10-12   | 陳秀雲
八十歲的王海泗爺爺是陸軍上校退役,每天從家裡騎著腳踏車到鳳山環保站做環保。爺爺說「摺報紙就像做人一樣,得規規矩矩。摺報紙賣到好價錢,可以讓慈濟拿去做慈善,更是不能馬虎。」(攝影者:傅燄村,2010/10/11)
【上人行腳行程:鳳山旗津小港】
證嚴上人環保感恩之旅,10月11日上午走訪高雄市金山環保站、鳳山實踐環保站、大寮江山環保站、大寮昭明環保站之後,下午繼續馬不停蹄前往鳳山聯絡處等四個環保站,向環保志工表達感恩。

菩薩群集護大地  心寬付出最歡喜

10月11日下午的鳳山聯絡處特別熱鬧,位在聯絡處人文走廊後方的鳳山環保教育站,一走入站內即有「菩薩群集護大地,環保清淨在源頭」的醒目藍字標語。三百坪的回收區共分為書報區、衣物區、3C家電區、分解區……等九個區,分類之仔細,讓人一目了然。

其中,許黃萩娥阿嬤因為收看大愛台聽到上人說:「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時,覺得上人很了不起,2005年鳳山環保教育站成立時,阿嬤就來報到。阿嬤並感恩認為是子女都很孝順,自己才有健康的身體做環保,她說要做到最後一口氣。今天她走路到環保站時氣喘吁吁,為的就是期待已久的上人到來。

當她正忙著保特瓶分類時,一聽說「上人到了」,馬上起身大步走出,準備恭迎上人,身手矯健的樣子,讓人看不出她有九十歲。

而在書報區,一位滿頭白髮的阿伯,手不停地摺報紙。八十歲的王海泗爺爺是陸軍上校退役,每天從家裡騎著腳踏車到鳳山環保站做環保。除了大年初一,他沒有缺席過。

「摺報紙就像做人一樣,得規規矩矩。來這裡做環保什麼煩惱都沒了。摺報紙賣到好價錢,可以讓慈濟拿去做慈善,更是不能馬虎。」王海泗爺爺仔細說著,他今年已參加慈誠培訓。

「透早就來做哦!」上人走到綜合分類區,多半是較年長的環保志工。

高雄市旗津的中洲環保站,有討海人的信守承諾佳話。(攝影者:傅燄村,2010/10/11)
「慢慢拆喔!」來到拆解區,上人向帶著老花眼鏡的管恩英說。上人感恩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也叮嚀資源就是黃金,做環保可以幫助很多人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惜福就要勤儉,大家要回社區呼籲生活教育;開始宣導環保清境在源頭,邀左鄰右舍即將丟棄的東西要保持乾淨。這不只愛地球,也是愛人類,更是為了後代的子子孫孫。」

惺惺相惜愛家鄉  傳承環保與佳話

轉而來到旗津中洲環保站。1994年,人稱「鰻伯」的環保志工莊網壽開始在大榕樹下做環保,除了女兒莊睿禎,他也邀約從小一起長大的葉進發(人稱「發伯仔」)一起投入。2006年底,鰻伯檢查出患有肝癌,他怕自己走後環保工作從此中斷,於是把環保站託付給發伯,發伯信守承諾,每天守著中洲環保教育站,兩人的承諾成為地方上的佳話,也讓愈來愈多感動的人前來做環保。

「發伯對環保那一份誠、那一份心,很令人感動!」上人深深讚歎。「鰻伯雖然已經不在,我祝福他快去快回來接棒!」上人送上最深的祝福。

上人開示,環保已經是天下一大事,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一分子,節能減碳,就要學習清淨在源頭;源頭,就是從心開始。上人說,「如果家裡所用的油、醬油,不要還剩下一點點就丟棄,這就是持家,小富是由勤儉開始,勤儉是美德。家家戶戶把瓶瓶罐罐在家裡洗乾淨,拿出來回收,物資回歸源頭再製利用,就是減少過度浪費,愛護地球。」

颱風平安即是福  勤耕淨土大林蒲

「上人快到了!」高雄小港區「大林蒲環保站」裡人聲鼎沸,大家蠢蠢欲動,想要趕緊見到上人。知道上人要來,站裡已有近百人在等候著。

「上人好!」大太陽底下,志工們大聲喊出期待已久的心情。

高雄市小港區的大林蒲環保站,佔地雖小,卻接引無數環保志工同發心。(攝影者:傅燄村,2010/10/11)
走入環保站,上人一見到志工們即說:「感恩!」隨後勸慰身旁的林順進師兄,「不用煩惱,心要放寬!」原來林師兄在五月份時發現罹患癌症,正在接受化療。

吳秋燕師姊指著一個小倉庫,向上人一一介紹:「這是放衣服、報紙、銅及鐵製品的地方」。十二坪的空地,上面有遮陽黑網,每天都有環保志工在做分類,為防下雨,再把分類好的東西暫放在小倉庫。秋燕師姊掩不住心中的激動,「好感動!做夢都沒想到,上人會到我們這麼小的環保站,來跟大家加油打氣!」

開早餐店的吳秋燕,1998年受邀參加慈濟的環保列車回花蓮靜思精舍,在車上她認識了環保也因此走入慈濟世界。她不僅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也接引了許多社區民眾參與,隨著投入的人越來越多,秋燕於是成立了「大林蒲環保教育站」並在2000年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當時年僅三十一歲的她,是大林蒲第一位且最年輕的委員。

高雄小港區大林蒲的居民多數以討海為生,每天一大早就出門;不習慣帶白開水,常把提神飲料當作是開胃飲品,玻璃瓶便隨處丟棄。每個月回收的玻璃瓶及寶特瓶就有六噸之多,需要更多人來投入做環保。

在得知凡那比颱風,附近社區鄰里一切平安,上人說,「平安就是福!風調雨順,才會國泰民安。」上人叮嚀,現在的人口過多,地球又不斷地開發,一但資源過度消耗,下一代的子孫怎麼辦?救地球唯一的方法就是做環保。離去之前,上人再次鼓勵人人要疼惜物命,做好資源回收,讓物歸源頭再製利用。

晨鐘起身薰法香  造福鄰里增慧命

洗石子的外觀、人字型屋頂加上竹製的圍牆,古色古香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鳳山市慈濟「惜福環保教育站」占地三十坪,專門做塑膠袋分類。

2008年春天,環保志工邱水木眼見各處環保站的塑膠袋,因為種類多且體積蓬鬆、佔空間而無處堆放的問題,加上塑膠袋掩埋後不易腐化,送進焚化爐又無法百分之百燃燒且會產生毒氣,因此邱師兄想找一個專門回收塑膠類製品的場所,並教育民眾少用塑膠袋;他認為,「這裡不只是環保站還是環保教育站!回收塑膠袋不是因為能回收就盡量使用它,更要教育人人少用塑膠袋。」也就因著師兄這一念心,加上張明煌師兄提供土地「惜福環保教育站」於焉成立。

鳳山惜福環保站,每天上午與花蓮本會志工早會連線,同霑法益。上人行腳來訪,吸引街坊鄰居前來。(攝影者:洪如澤,2010/10/11)
環保站每天分早晚兩班進行塑膠袋分類,為了讓環保志工的慧命有所成長,2009年3月,開始與花蓮本會「志工早會連線」。除了吸收上人的法,也讓社區民眾了解慈濟最新脈動。

陳惠英師姊向上人一一介紹,不到十分鐘很快走了一圈環保站。環保站位於馬路邊,有限的空間下,今天卻湧入近五百人,上人關心大家的安危,「大家走進來一點!這裡是很旺的地方,很感恩!」

「師父每天都想給你們看,大家有沒有每天都想看?」上人問。
「有!」大家聲音響亮地回答。
「我說的話有沒有聽進去阿?」
「有!」大家再次回答。

上人開示,節能減碳是天下事,人人有責任;人有輪迴,讓物資也輪迴。「如果沒有環保志工,被丟棄的東西往哪裡去?慈濟人疼惜大地,就算低價的東西也回收再利用。無所求地付出,宣導人人惜福,環保清淨在源頭,把瓶罐在家裡清洗乾淨再拿出就是功德無量。」

臨去前,上人祝福社區大徳和環保志工們,「家家富有、社會祥和;精進是智慧,能做就是福。」會眾們把握分秒緊緊跟隨上人,依依不捨地隔著馬路,向上人揮揮手道再見。

(文:陳秀雲 2010/10/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